世纪交替之际的2000年,IBM、Cisco、Sun等硬件厂商大行其道,但很快他们就开始走下巅峰。到今天,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已经是软件厂商,而且这个变化还在持续继续——即使是著名的硬件供应商,例如苹果,真正让大家喜欢上的,更多的是它丰富的应用软件。过去十几年来,Facebook、亚马逊从无到有,并且引领风骚。
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它的历程,就是在用软件去定义世界的过程。
参与软件定义世界的,除了知名的巨头企业,还有众多规模不大但成长迅速的厂商,Dynatrace就是其中之一。
Dynatrace是一家提供应用性能管理(APM)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过去四年间,Dynatrace在大中华区的业绩翻了五倍,年均增长率达到76%。
尽管如此,Gartner认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与层出不穷的业务类型与应用下,只有5%的应用程序得到了监管。也就是说,IT运维的市场空间巨大。
主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运维”的第四届Dynatrace Perform用户大会会场
8月2日,Dynatrace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在上海举行的、主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运维”的第四届Dynatrace Perform用户大会上形象地比喻,目前IT运维市场还只是“用手电筒照着黑暗的天空时能照亮的地方”,更多的市场商机是那些亮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Perform是Dynatrace全球会议的品牌,最近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会议吸引了全球数以万计的用户和合作伙伴。
面对近400位与会代表,琚伟回顾了国内举办得历届Dynatrace Perform用户大会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比如用户之一的12306上线以后在一天之内,其流量就进入世界前十;比如一家有300个用户的客户,化解竞争压力的药方就是Dynatrace。
在今天人工智能驱动的运维的时代,如何照亮更多的业务运维系统,照亮生态?
“传统业务流程交易链路太长,应用数量不断增加,运维复杂程度太多,需要更好的打通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客户的不断要求下,Dynatrace重新定义了监控——以全新的以AI驱动的业务形态去解决面对未来,实现每个企业的数字化的转型。”琚伟说。
进化
在云计算的下半场,业务形态越来越复杂,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交易就涉及到80多项不同的技术;物联网的加入,更是加速了这个复杂的过程,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有数据显示,当企业业务规模每增加5%,那么IT运维的需求将增加25%,这对企业IT成本提出了新的挑战。借用一套合理的运维解决方案,能确保成本的可控,无论论服务器和节点的数量和规模。Dynatrace就是这样一套优秀的解决方案。”Dynatrace亚太区销售副总裁Steve Jobson介绍说。
要带领企业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自己就要先做好转型拥有转型的能力。
Dynatrace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强调“通过创新和研发来给用户带来价值”。Dynatrace的产品已经历经三代升级:第一代产品是迄今仍在使用的监测技术,不足之处在于监控是被动的行为,第二代技术是对流量信息复制后分析、发现故障并进行隔离,然后定位用户的行为,不足之处是非实时的。第三代技术则是类似“探针”一样的技术实时掌握运维状态,虽然已经可以基于Oracle的数据库或者外挂一个开源数据库,但还不足以能精准定位并发现问题。
Dynatrace是APM领域的领导者,已经连续7年进入Gartner的应用性能监测套件魔力象限;如今,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AI这个全新的领域。
当天会上Dynatrace推出的AI 1.0概念和相关产品,标志着Dynatrace产品已经进入进入了第四代。
其实早在四年前,Dynatrace就开始探讨人工智能在运维的应用。Dynatrace的人工智能有如下特征。
一是通过强化交易流程的数据采集能力,这是发现问题、精准定位问题以及提供对策的基础,Dynatrace先后在产品中加入了强大的搜索引擎,嵌入了大数据平台。Dynatrace创新主管兼战略联盟副总裁Alois特别强调,Dynatrace在采集不同数据的同时把对应用的影响变得最低方面更具优势。
二是采用PurePath和SmartScape两个专利技术,构成其人工智能分析的基石。它们清晰地描述了当下应用的环境状况,包括应用之间的相互调用及逻辑关系,从而帮助用户判断哪些地方需要优化什么地方有问题。这种关系的描述也是Dynatrace人工智能分析的核心的算法。
三是将日常运维的专家知识和模型固化在Dynatrace平台中,并通过机器学习自动确定事态的基线(BaseLine),帮助用户提升判断能力。随着Dynatrace越来越智能化,它还能自动处理更多的开发运维场景,让团队专注于创造商业价值。
Dynatrace依托内置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全新的使用场景,最直观的协作形式。目前,Dynatrace监控的对象覆盖了从手机端、浏览器、应用端、代码、容器技术等所有交易元素;值得一提的是,Dynatrace AI 1.0概念和相关产品更新迭代的方式跟SaaS模式一样——快速、易用。
谈到Dynatrace解决方案的优势,Dynatrace创新主管兼战略联盟副总裁Alois表示,Dynatrace紧跟时代潮流,在云计算、IOT、大数据以及AI领域不断创新,解决方案的质量、性能和以用户为中心等多个维度,Dynatrace几乎还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三大变化 重新定义监控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Dynatrace带来了新的机遇。琚伟认为,有三大变化,让Dynatrace得以重新定义监控,并继续成为IT运维领域的领导者。
一是提供全新的自动化的运维解决方案。对一个单一的交易链路进行监控管理,无疑也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但要提供更多的价值,就需要把用户和所有的系统平台打通。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Dynatrace不再是一个拿着手电筒照亮一束星空的一个孤单的奔跑者,而是从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变成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聚集了AWS、Google、RedHat、Ixia等越来越多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形成“利他”形式的合力,照亮整个IT运维的天空。
在公有云领域,除了与AWS合作以外,Dynatrace与微软Azure和阿里云的业务合作还在紧张进行中。
二是人工智能驱动的运维从原先传统的开发、测试、运维的模式正在慢慢向DevOps方式革新,未来将进入AI Ops方向。此举带给用户的最大好处是,迁移和部署的时间更短,维护成本也大大下降。APM工具从安装、配置到部署完毕,从以前一个月的时间普遍缩短到一两个小时之内,一家有200个服务、700个进程的客户,整个部署过程只花了15分钟。
三是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Dynatrace通过打通物联网和互联网,“包容万物”,坚守智能运维,做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的厂商,实现在物联网时代对运维的新的要求。
传统的企业业务有很多不同的团队,大部分职能都是割裂和分割开的。作为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工具,Dynatrace将他们聚在一起,通过提供一个完整的、可视化的环境,让每个团队里面都可以实时共享数据,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与用户同成长
Dynatrace目前在全球有8000多家用户;其年均76%的增长率,在当今的IT环境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新的业务形体下,没有一个产品比我们更适合去把用户作为IT运维的外延。只有把用户的体验,用户的数据,加入到IT运维的环境里,IT运维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Dynatrace亚太区市场总监Harris Loefti是这样理解解决方案带给用户的价值的。
著名的ERP公司SAP所有云化产品的监控就是由Dynatrace来做,中国的用户也会从中受益。
Dynatrace在中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金融、能源、汽车、快消、零售、制造等众多行业广泛应用了Dynatrace的解决方案。
在当天的会上,Dynatrace为典型用户里颁发了获奖证书——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与Qnet分别获得了最佳数字化管理奖、中国银行软件中心获得最佳性能管理奖、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获得了最佳性能管理奖、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获得卓越企业运维奖;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安利(中国)、上汽通用、江苏核电、QNET等公司的代表也在现场分享了成功经验。
看上去,Dynatrace的客户都是颇具规模的大中型企业。但琚伟补充说,Dynatrace既可以满足超过2万台主机用户的部署需求,也适合十来个服务器用户的应用。之所以将十台服务器作为门槛,是因为这样的应用规模具有理想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
尽管Dynatrace推出了基于云的性能监控解决方案,但由于国内的应用现状,部署在私有云上的解决方案仍然占营收的八成以上。这在某些程度上将影响Dynatrace的营销策略——私有云仍然是Dynatrace近期的发力点。
但是,向云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我们销售的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决方案,而是帮助用户解决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问题,是一种价值体现。这种价值给客户带来的是一种由衷的喜悦,也是对我和我们的团队最大的回馈。”琚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