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从业界传出消息,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迷你电脑首批1000台日前已经开始推广,目前,已经收到了数千份预购申请。显然,这枚凝聚着无数国人梦想的中国之“心”已经走上产业化发展的正途。同时,龙芯产业化发展凸现出的三点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龙芯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机制问题。
龙芯的研发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是龙芯CPU的核心开发团队,起着主导作用,但其中多数人多年从事的是科研工作,对于市场规律并不熟悉。另一部分,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的地位却有些尴尬,它本应该扮演“英特尔”的角色,专门从事CPU的开发销售等产业化工作。但是按照目前CPU设计与开发惯例,期间不但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也要有巨额资金投入。像英特尔公司为例,每年都要投入将近40亿美元用于研发工作。而神州龙芯四年的研发费用不足5000万人民币。虽然计算所有国家科研资金的支持,可钱并不能直接投入到神州龙芯公司身上,用于龙芯芯片的产业化推广。所以,神州龙芯只能以目前拥有的龙芯一号的专利权,围绕其开发一些软硬件产品,而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后续CPU的开发以及产业化推广工作。
因此,作为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研发项目,体制上必须找到最合理的组织形式,让各组成部分之间平滑衔接,形成核心团队。当然,要实现这一点,还要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的发展状况,只有当经济体制的大环境成熟了,科研领域里的体制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相关技术支持人员不足的问题。
一颗CPU真正为人所用,必须得到主板、各种外设设备、软件各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都要由下游软硬件厂商来完成。像英特尔、AMD在推出一种新的CPU时,大都在产品上市半年前将有关新CPU的技术参数、技术开发白皮书提供各下游的各个厂家,让它们来测试或编写各种驱动。具体到龙芯一号,提供技术白皮书以及公版主板的工作,都应该由神州龙芯来完成。但是,计算所李国杰所长也曾在公开场合说,目前神州龙芯缺少这样一支队伍,还没有能力在计算所开发出CPU产品后,根据需求将龙芯CPU向市场推广。而负责开发龙芯CPU相关产品的江苏中科梦兰公司和重庆神州龙芯公司的研发人员其实都是中科院计算所派往那里的,平时原本就担负着沉重的科研任务,还要抽出一部份精力从事一个应该由企业普通技术开发人员来做的工作,效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龙芯产业化联盟秘书长田大庆就曾向媒体抱怨:“本来计划去年年底向各类开发商提供一万套包括了龙芯的开发技术白皮书、开发工具等内容的龙芯开发包,但是一拖再拖,明年5月可能才能全部完成。”没有开发包,下游众多的厂家只能干着急。
由此可见,充足的人才资源是自主研发的基本保障,要想让我们自己研发的技术真正形成产业化,必须在酝酿该项目之前就将必要的技术支持队伍组织到位。
第三,研发与市场推广脱节的问题。
就中国的技术研发现状来讲,顶尖的研发力量大都集中在国立研究机构之中,而科研机构又缺乏市场敏感度和推广能力,技术研发出来之后不能很快应用,与市场脱节,龙芯的产业化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虽然在CPU的设计方面,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摸索,计算所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自己的研发方向,但是,与其他芯片企业相比,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业化方面,计算所及以其为大股东的神州龙芯公司都有着相当大的劣势。
笔者在媒体上曾经看到这样的报道:北京康吉森燃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05年上半年曾与龙芯产业联盟联系过多次,希望能在公司的产品中用上龙芯处理器,但是过了将近半年时间后才得到回复。贻误了时机,该公司的产品最终没有能用上龙芯CPU,而采用了其他公司的CPU。业界人士分析,这种在市场上的劣势是由于计算所自身体制的特殊性,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扭转。
从国际上的发展经验来看,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不应以研究机构为龙头,拿美国的半导体芯片业来说,领军的就是Intel、德州仪器这样的行业顶尖企业,因此,我们的IT企业也该在民族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龙芯迷你电脑的上市,以及龙芯三号和后继产品的开发,我们更期待采用龙新CPU的服务器、小型机等产品的出现,虽然前路茫茫,但不管将来命运如何,最重要的,它的发展不仅为民族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更能够通过其凸现的问题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