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后又去看了一下张一鸣的微博,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2016年3月,但并没有退博,7月底他还点赞了一位用户。而在今日头条的微头条上,8月23日他转发了一条网友质疑秒拍播放量造假的信息,还附言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看来,张一鸣在集中全力“对付”微博,没心思管知乎有没有“想法”。
从知乎的新版本来看,“想法”被放到一级导航的黄金位置,取代了之前的“发现”,而“想法”也的确是一个“微博”,而且是奉行“单层平行结构”的微博,知乎称这种方式使内容不论经过多少次转发,都能始终保持完整的信息呈现。
业界对知乎“想法”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想法”会进一步消耗知乎的“调性”,知乎将沦为一个充满情绪、自拍的“朋友圈”或者微博;另一种则认为“想法”能提升知乎的打开频次、用户活跃度以及流量。
关于第一种,知乎产品孙妍这样回应——关系形态决定了核心创作属性。
“在知乎,知友之间的的关系大多基于共同的兴趣形成,在这样的关系氛围下,形成认真、专业的讨论更加自然。个人的生活分享,反而很难获得传播和互动。所以‘想法’功能才沿用了社区已有的关注关系。”
这就要说到单层平行结构了,在“想法”上无论经过多少次转发,最终呈现的内容都是上一个人的评论和转发,比如A转发评论了B的想法,那么C再转发A的想法时呈现出的只有A的想法,而看不到B的想法。
所以,这种结构设计让一部分譬如自拍、美食等生活内容在传播上出现断层,而如果是专业化的“想法”,每个转发评论其实都是一次高质量的问答,自然更易于传播。
但要注意的是,用户在使用“想法”时发表什么内容,知乎无法强制规定或者限制,并且在社交关系链中,“话题”才是第一动力,只要有“话题”,哪怕是个人的生活分享,我认为一样会获得传播和互动。不过,知乎显然不想任由用户引导内容,“很有想法”这个推荐机制就是知乎对内容走向的一种适当干预。
至此,我们再来看另一种评论,提升知乎的打开频次、用户活跃度以及流量。很明显,“想法”的推出就是为了提升这三个指标,无论是什么内容。
“想法”的价值
知乎为什么做“想法”?这样一个类似微博的产品,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三个指标,频次、活跃度以及流量。但这还不是全部。
一直以来,问答始终是知乎的流量来源。一个问题可以被多次回答,每次回答都是对问题的一次提取,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可以为知乎带来长期、多次流量。
目前来看,知乎规定“想法”不会出现在首页feed流中,只存在单独的一级频道里,显然吸取了之前“分享”的失败经验。这样的做法保证了“想法”和“问答”的各自独立性,但我认为未来这两个产品还要更多的融合。
知乎有太多内容积累,这些内容一旦失去了时效性,就会沉淀下来形成一个内容池。假设知乎是一个池塘,海量内容是鱼,现有的内容调用(观赏)方式有三种,算法、社交和编辑推荐,但是这三种方法无法完全调用所有内容(鱼群),导致很大部分的内容(鱼群)沉在水底。
“想法”的出现,有很大程度可以将这些内容(鱼群)盘活。
现阶段的“想法”注重即刻短内容生产,这是一种创新,降低了内容创作者的门槛。不过,即使是短内容也可以引入“问答”,就我体验“想法”来看,知乎已经在这么做了。通过短内容将用户引流至“问答”,这不就是盘活沉淀的“问答”么?
就像微博后期加入“头条文章”和“微博问答”一样,知乎推出“想法”也是一样的目的,只不过微博是由短入长,而知乎刚好反过来。王高飞说,互联网上半场是各做各的,下半场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还有哪一款产品没有在生产内容么?京东、淘宝的头条、问答,微博问答、企鹅问答,雪球也在吸引自媒体入驻生产长文,这些产品对内容的渴望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归根结底是流量在“作祟”。
“想法”的价值能盘活知乎沉淀的问答,盘活之后仍旧是流量的生意。有了流量,知乎就能够做下一步的动作——商业化变现。
知乎“想法”的价值,现在来看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知乎的调性会让它在商业化上放不开手脚,其二,“想法”的feed流广告会不会出现。
现在很多人都在揣测知乎将在“想法”中插入feed流广告,不是受facebook启发,而是受微博、朋友圈影响。知乎如果要在“想法”中插入广告,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用户体验,之前“分享”在首页feed流收获的负面评价多少会影响“想法”的下一步动作。
不过,feed流广告是眼下内容公司最直接的一种变现方式。我们看百度、陌陌都已经在feed流广告里赚到了钱,更别提微博了。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最近微博与今日头条的战争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恰好”此时知乎上线“想法”,于是业内就将这三家公司划到了一个圈里。
微博与今日头条的恩怨不长,无非是微博退出彻底与头条站在了对立面而已。今日头条上线“微头条”以后,微博对其的“封锁”和提防愈发严厉。所以文章最初王高飞的那个回复,其实也不只是在说知乎,还有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现在的产品除了新闻客户端,还有问答、短视频、直播等等。不久前业内爆出的一个数字显示,今日头条的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2亿,而微博是1.5亿,显然对于微博来说,今日头条的威胁越来越大了。
现在又来了一个知乎,虽然知乎的体量还不大,但是微博不会放任不理。知乎与今日头条不同,后者走的“野路子”,在内容上放的很宽,这样的好处就是用户更多,能够迅速成长。而知乎的威胁短期内还无法预料。
但要注意的是,相对于今日头条来说,知乎是有帐号体系的,“想法”的推出又强化了这一体系,这是今日头条等工具型产品缺失的东西,虽然微头条的推出也是为了增加帐号体系,但从工具进化到社交需要时间。这一点微博看的很清楚,做社交今日头条是从0到1,而知乎却是从1到100。这也是为何王高飞会第一时间出来点评“想法”。
不过显然,周源不想过早的站在微博的对立面。“还是觉得短内容生产是有价值的场景,短内容信息流最重要,就是把发布功能做好,其他功能都不做。”周源的这个表态很像是藏了什么东西,在我看来其潜台词是其他功能已经在路上,发布功能做好之后就会上线了。
今日头条已经在对飙微博了,知乎上线“想法”要暂避锋芒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没有一种可能会让知乎与今日头条达成某种“默契”呢?毕竟现阶段来看,知乎与头条的目标都是微博,微博是一个标杆,200亿美金的市值是一个可参照的标准。
另外,知乎已经6年了,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6年时间不算短了。在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情况下,上市可能就要被提上日程了。在上市之前,知乎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故事可讲,知识付费太超前了,不如参照微博讲社交靠谱。资本市场看重的增值空间,显然社交比知识付费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