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容器云平台》联盟标准在数人云PaaS Innovation大会发布

11月16日,由中国开源云联盟WG6容器工作组和数人云联合主办的“PaaS Innovation2017,构建灵动新IT”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中国开源云联盟权威发布了企业级容器云平台标准。这是继去年由中国开源云联盟发布首个国内容器白皮书之后,容器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容器技术进入成熟稳定落地阶段。

近年来,容器技术逐渐成为继虚拟化技术之后对云计算领域影响深远的技术变革。容器技术从2013年传入国内,为各行业应用云计算提供了新思路,逐渐被研发人员和企业客户所接受。不断成熟的容器技术也对云计算的交付、效率和PaaS平台构建产生着深刻影响。容器已经成为企业落地微服务架构,实现DevOps理念的重要支撑技术。

企业级容器云平台标准权威发布

在发布环节,中国开源云联盟秘书长周平、常务副秘书长杨丽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计算标准资深专家陈志峰、CNTV运维总监王雷、Intel高级工程师杜永丰、数人云CTO肖德时作为代表共同进行了发布。容器标准的编制由中国开源云联盟牵头并完成,参与单位包括数人云、Intel、央视网、腾讯云、阿里云、华为、联想、网易云等十数家联盟单位。其中数人云为容器工作组组长单位,Intel和CNTV为副组长单位。

容器云平台是Gartner提出来的云管理平台的衍生,共有两方面功能。第一,功能需求,管理容器运行引擎、容器网络,容器编排。第二是非功能需求,可用性,兼容性,安全和易用性,负载优化。容器云平台最终的目标是,应用在云平台上运行时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该标准草案的制定参考了CNCF的理论框架,对容器所涉及的基础设施、运行时环境、容器编排和管理、中间件及DevOps、云管理平台、监控日志追踪等功能组件都定义了清晰的要求。同时,对容器的非功能特性,如性能、兼容性等,也提供相应的规范条款。

标志容器技术进入成熟落地阶段

云计算和 DevOps 都是 “敏捷 IT” 理念下的技术组合,目的在于快速开发并交付业务,而且大规模稳定运行。敏捷的挑战主要来自“高速度”和“低风险”。面对互联网海量用户和海量数据的挑战,未来速度和风险的矛盾将愈演愈烈。其次,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于传统IT从架构到运维都是“从零到一”的过程,相关经验一直由互联网企业和开源社区掌握。传统 IT 厂商从产品到实践无法提供能落地的支持,企业往往陷入难以起步、一试就错的困境,难以进入通过快速迭代来培养队伍的正向循环。

企业级容器云平台包括三个层面的功能:针对异构资源纳管的容器运行环境,针对微服务和分布式架构支撑的基础架构 PaaS (iPaaS — infrastructure PaaS)和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分布式应用的应用 PaaS (aPaaS — Application PaaS)。

标准草案的发布,旨在顺应国内企业从传统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变的趋势,满足传统企业业务高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开源技术的发展,推动容器技术的成熟稳定和不断落地,敏捷IT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契机。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近几年迎来发展热潮,其轻量化、快速部署、可移植等特性受到追捧。

此次容器云平台标准的推出,标志着容器技术发展日渐成熟,将加速容器云在国内企业的落地。当技术沉淀到标准中,形成容器PaaS的相关标准,企业应用有准可依,技术产业化进程将会大大加速。

关于中国开源云联盟

中国开源云联盟(简称“COSCL”)由Intel、新浪网、中标软件和上海交大于2012年8月共同发起创立,是中国最早专注于OpenStack的专业联盟,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推动OpenStack技术开发、操作系统支持、性能优化、规模部署等工作。

2016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中国开源云联盟正式挂靠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推进联盟后续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工信部直属的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联合产业界推动开源软件技术和开源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探索开源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有机结合,并努力推动开源标准化工作思路和模式的创新。

关于WG6—容器工作组

WG6—容器工作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数人云任工作组组长,CNTV,Intel任副组长,包括国电通、国航、去哪儿网、阿里云、VMware、华三等在内的多个单位参与,主要目的是推动容器开源技术在国内的落地;提升容器开源技术在国际容器社区的贡献比例,推动国内用户落地容器技术规范的标准化(包括网络、存储、安全、测试、扩展性、可用性、应用场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