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云栖大会收官之作的北京峰会之上,阿里云正式推出了整合城市管理、工业优化、辅助医疗、环境治理、航空调度等全局能力为一体的ET大脑,全面布局产业AI(人工智能)。
这是继一年前,阿里云在北京发布全面整合了阿里巴巴的语音、图像、人脸、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力的人工智能ET之后,将ET从单点的技能升级为具备全局智能的ET大脑。
所谓全局智能,就是阿里云ET大脑将AI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能力与垂直领域行业知识相结合,基于类脑神经元网络物理架构及模糊认知反演理论,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多体智能的技术跨越,打造出具备多维感知、全局洞察、实时决策、持续进化等类脑认知能力的超级智能体。
听起来真的很深奥。那么,阿里云ET大脑到底能干什么?
功能强悍的阿里云ET行业大脑
实际上,ET大脑已经以模块化形式在各个行业发挥价值。
在车间,ET工业大脑突破了良品率提升、故障率预测等制造业核心难题。目前已经在光伏、橡胶、能源等五个行业落地,帮助协鑫光伏、中策橡胶、天合光能、盾安新能源等大型制造企业创造利润数十亿元。如在天合光能,ET工业大脑帮助其提升了电池片A品率达7%,成为国内首个按效果付费的IT服务案例;在全球最大的面料生产企业恒逸集团,人工智能提升燃煤的利用效率,总体能耗降低了3%以上。
在管理最为复杂的城市交通运行方面,ET城市大脑接管了128个路口的红绿灯,杭州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通行时间节省4.6分钟,还可为救护车自动生成绿色通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自动判别事故严重程度并智能通知警员、自动调度警力,将拥堵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苏州,公交车客流最高提升17%;在上海,只需要说一声去哪儿,即可实现人脸刷票,无论现场环境是多么嘈杂。
因为卓越的表现,11月15日,在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上,ET城市大脑入选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
从被拒之门外到成为座上宾
别看阿里云ET大脑今天如此风光,仅仅是在两年前,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对阿里云还很抵触。
“阿里云在苏州曾接触了几十家工厂,试图找到合作点,但毫无例外地都遭到了拒绝。没有一家工厂相信互联网公司跨界能干成事情,甚至怀疑对方觊觎企业的数据。”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山景博士,这位长着一张娃娃脸的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仍然是一脸委屈。
但山景博士并没有泄气。他如此鼓励团队同事:“这正好证明了阿里云在做一件创新的事情,因为有价值的事情早就被别人做过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阿里云陆续走进了光伏切片车间,橡胶轮胎的配方与合成车间,顶级半导体芯片工艺加工车间……通过对流程制造业不同的点、线进行垂直纵深抽象,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能力释放出来,形成初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再经过反复验证,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过去后,情况大为改观。那些曾经持怀疑态度的人逐渐被工业大脑带来的价值所折服,越来越多的企业带着对自身生产管理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疑问,希望能尽快连接上ET工业大脑,去解这些问题。山景和他的同事们,也成为众多企业用户的座上宾。
不必怀疑ET工业大脑的价值。
每一次云栖大会,都有众多用户的切身体验与现身说法,这些价值并非阿里云凭空捏造出来的。
让山景博士感动的是那些跟阿里云一起吃螃蟹的人。一年前,当广州交警不知道互联网数据更谈不上如何利用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信任、尝试和合作,充实了ET城市大脑的内容。
新技术的普及总是有一定的过程,总会有一些人在质疑,毕竟每一次创新都未必能成功、也并非完美的。
AI正从概念、实验室和升级成“产业AI”
这是阿里云的一大创新。
在工业大脑、医疗大脑、城市大脑之外,阿里云的ET金融大脑和航空大脑也于云栖北京峰会上一同问世。
ET金融大脑具备智能风控、千人千面、关系网络、智能客服等能力,可辅助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实现对贷款、征信、保险等业务的智能决策及风控监管,大幅降低资损率,促进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普惠金融方面的探索。在南京银行,申请贷款审批和验证过程整体减少了54%,浙商银行对信用卡的激活预测效率提升5倍,每天流失预测准确率提升7倍。ET金融大脑也不仅可以部署在云端,可以部署在本地,搭建可分布式协同的混合云。
借助于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ET航空大脑可以在50秒内刷新首都机场1700架次航班的停机位安排,最大限度提升飞机的中转效率,降低因停机位不合理安排造成的延误率。同时,廊桥停机位利用率提高10%,相当于每天有20000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总计节省约5000小时。未来,ET航空大脑将继续为航班智能恢复、机场地勤人员调度、航空公司航线规划等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打造智慧航空。
除此之外,阿里云正在同隆平高科、中信云合作,将ET用于筛选育种、基建数据化、农事管理、基地选址及农作物生产预测。ET将会被赋予强大的基因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海量基因数据特征维度和离散值建模,同时能深度挖掘作物基因组-土壤-环境-表型的关系,选择理想表型对应的模拟基因组,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山景举例说,阿里云正深入田间,从拖拉机耕地时遇到的阻力,计算出土壤的板结度,从而判断出土壤的水份、施肥量是否符合要求,并采取针对措施,确保农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ET的价值不在于某一块农田,当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平原粮食产量普遍提升,意味着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价值。
——ET农业大脑,呼之欲出;而更多面向各行业的大脑,将陆续问世。
ET大脑很能干,但它会取代一切吗?
不少用户会有这样的疑虑:ET是如此聪明的一个大脑,那么它会不会包揽一切呢?
山景博士对此断然否认:传统的厂商依然有自己的位置,阿里云只做自己关心的事情。
例如,在智能城市数据采集方面,地感线圈或者信号灯都有相应的供应商,他们根据阿里云提出的需求,配合采集并传输数据。
“二者完全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不是取代的关系。”山景博士强调。
不仅如此,传统厂商还可以借助ET城市大脑这样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从一个纯硬件厂商升级成一个数据采集的智能服务商,并按照服务来定价——采集的数据被城市大脑用了多少次,救护车多救助了多少人,消防车少走了多少弯路,百姓上下班耗费的时间降低了多少。
流动的数据才是价值的释放过程。数据采集过程有成本,数据的使用效率高低也有成本。城市大脑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各种公共资源数据,哪些经常得到利用,哪些很少被利用,哪些还被二次开发再利用,产生更多价值以及衍生价值,都可以量化出来……在上述厂商将产品的定价模式变成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城市资产也变成可量化的数据。
山景指出,未来城市之间的比拼,将不再是谁的楼最高,而是从物理世界转变到管理环境,到虚拟电子世界的比拼——谁的采集成本低,谁的数据资源丰富,谁的数据资源流转率最高。
今天,城市大脑正在对数字世界的城市进行重新定义,用数据去描述每一座城市变成了现实。不论城市规模大小,城市资源富裕还是贫穷,都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通过享受到这样一个普惠的技术——无需购置超级计算机,都能享受到超级计算机提供的服务。
这就是阿里云ET城市大脑带来的机遇。
“谁最先拥抱这样一个变化,谁就将是胜利者。”山景博士说。
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探索场景
高度智能化ET的背后,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威力,是阿里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强大到什么程度?
12月20日凌晨刚刚结束的一次Bigbench测试数据显示,对100T的数据来进行全量测试,阿里云的整体结果是8200 QPM,未来三年将消费354.7美元。而今年10月杭州云栖大会期间参加这个比赛时的结果是7800 QPM,也就是说,仅两个月的时间,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就提升了400Q PM,提升幅度将近20%。
这些红利,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除了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之外,ET大脑还将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巨大的探索场景。
在阿里云公布的架构图中,ET大脑被设定成一个开放的AI生态。山景博士现场宣布启动围绕ET大脑的“千里马计划”,通过赛事的形式公开招募全球AI领域的顶级合作伙伴共建ET大脑,并落地更多产业;全球最大的众智平台天池上的超过11万开发者也将加入到ET大脑,此前这些开发者已经帮助ET工业大脑破解了多项行业难题。
对于社会上关注的数据安全,阿里云也早有应对。
“ET在服务于任何企业、任何用户的过程中,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数据源于用户,所有权归用户,分析加工之后的结果也属于客户。”山景强调说。阿里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徐敏也表示,阿里云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数据保护倡议书》,承诺绝不会触碰用户数据,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客户保障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此前,阿里金融云通过了全球最严最权威的金融数据安全认证 PCI-DSS、等保四级认证等,可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谈及ET大脑未来的目标,山景博士解释说, ET大脑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探索场景,如上世纪60年代的登月计划一样意义重大。今天,ET大脑会让每一个人、每一城市、每一家企业共享机器智能技术红利,加速全球智能时代的到来。
不得不承认,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产业AI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