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愈渐成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部署其混合云/多云战略,支撑多云多活架构、容灾备份等业务的落地。但是,混合云/多云服务需要基于连接不同云服务商、IDC服务商及企业的高速网络传输通道,而这一通道的建立过程复杂缓慢,且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资金成本,因此,云交换这一领域日益兴起。犀思云作为国内云交换行业的领跑者,与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一下在这方面的理念和见解。
交换中心的演进历程
云交换毫无疑问是基于“云”的需求而产生的,但交换中心在云计算起步之前已经发展起来了。其发展主要经历了语音交换、IX、CX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交换技术发展进程
首先,交换中心始于语音交换阶段。所有广域网,包括电话网、因特网、公路网、电网等,都具备节点、连接边和载荷三个基本要素。电话网作为最早的通信网之一,其连接边是铜缆,载荷是语音,而节点则起到中继、接入、汇聚等多种功能。因此,需要通过中立的节点来实现不同国家、地区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也就形成了最早的交换中心雏形。
随后,互联网蓬勃发展,欧洲率先实现了多运营商网络互联,标志着交换中心进入互联网交换(IX)阶段。这一时期,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用以交换内容流量的互联网交换中心——AMS-IX,其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内容交换中心。继而,除原有玩家运营商外,互联网内容服务商(CP)和CDN服务商也纷纷加入进来,在香港、美国等发达地区建立了数十个交换中心。Google甚至在全球推出Espresso对等互联边缘网络架构,将内容节点下沉到多个城市,提升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对等连接质量与可用性。
近来,随着更多云服务商的加入,催生了用户接入多个云服务的需求,交换技术也顺势进入云交换(CX)阶段。全球数据中心领导者Equinix推出了一项在单个节点聚合多家云服务商的本地数据中心接入服务,即海外CX (Cloud Exchange)服务,用户只需申请一个Equinix机房的网络端口,即可接入Equinix在本地所连接的所有云服务商,这方便了有多云接入需求的用户。
云交换是否可复制?
内容交换中心IX在全球能发展起来,那在中国是否可以同样复制呢?包括世纪互联在内的一些公司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尝试,但目前仍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出现。这主要源于中国的社会体制和历史因素,三大国有运营商都是全网全业务,其竞争远大于合作,因此终端用户接入市场,基本上留给了生存空间较小的第三方服务商。在国内ISP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数量与合作,因此中立、开放的IX也很难在中国发展起来。
那么没有IX这个基础,CX能像国外一样的形态存在吗?国内知名的某数据中心复制了Equinix CX产品的中国版,目前看还不够成功,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 国内的互联网及云计算公司基础设施能力都很强,这些云服务短期内很难把自身的业务都放在同一数据中心内,即使大量的需求驱动他们下沉接入节点也需要时间。
- 国内这款复制品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发生了偏差,CX原则上可一次接入多个云服务商,但也支持双方直连,是对接入与被接入方都有利的一种方案。而国内的复制产品只支持用户接入CX,剥夺了其它的选择,相当于设槛收费,这样既不利于云服务商发展业务,又阻碍了用户接入,这样的产品设计理念自然很难被大家接受。
由此看来,国内外交换业务在开放程度、模式和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表1所示。因此,国内云交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照搬照抄国外的成功案例。
表1 国内外交换业务对比
国际 | 国内 | |
开放程度 | 开放 | 封闭 |
IX产业链 | 成熟 | 起步 |
CX模式 | 集中的地主模式(资源聚合于DC) | 分布式(通过网络连接分散的资源) |
国内云交换的未来
云交换最初的原型只是解决企业与多个云的底层网络互联的问题,然而,云交换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将国内市场情况与新技术、新场景有机结合,打造一种和云业务本身结合更紧密的广域网网络连接服务。目前,国内涉入云交换领域的公司主要有三类,见表2所示。
表2 国内云交换企业分类
类型 | 模式 | 典型代表 |
原数据中心类 | 学习和模仿Equinix的模式 | 万国、世纪互联 |
原中小运营商/网络运营商 | 借助原有广域网运营经验与积累,提供新场景下的网络服务 | 鹏博士、中企通信、南凌科技、游驰网络、PCCW |
SDN创业公司 | 通过新的SDN技术来切入这个市场 | 大河云联、壹步宏景 |
犀思云则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凭借多年的“云+网”经验,深入理解业务场景,并娴熟应用云与网络技术,通过深度的产品与业务合作,为企业提供中立、开放、高效的云交换服务,帮助用户实现边缘与云的互联、应用加速、边缘计算等价值的交换。目前,已与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主流云服务商完成互联,并积极开拓与海外云服务商AWS、Azure、SoftLayer等建立互联节点。从2016年转型到这个领域,到目前犀思云已成功在全球服务上千家优质企业客户。
笔者认为,网络交换的背后是数据交换和价值交换,在这个市场上只有有能力抓住价值交换,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做好云网深度融合才有可能领跑市场。后续云交换除了网络互联外,还会提供更多满足客户及合作伙伴需求的中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