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六届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颁奖典礼在无锡举行,在近百位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历届获奖者在内的业界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陆春松、马艳、闵敏、吴波、俞乐等五位青年科学家荣获新一届计算地球科学奖。
据悉,这是国内计算地球科学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才奖励计划,该奖项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浪潮集团于2012年联合设立,旨在促进国内地球系统科学与高性能计算交叉领域的研究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评选过程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推荐候选人,经过专家评审团的审核之后,最终确定奖项得主,浪潮投入500万元作为基金以每年20万利息作为奖金。
奖项发起人、清华大学教授、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表示,清华大学和浪潮集团共同设立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基金,希望通过对这一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激励他们在超级计算机、大规模并行应用软件与地球科学结合上做出更多创新,持续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帮助人类更好生存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陆春松专攻于云物理及其参数化方面的前沿研究,研建了积云参数化方案中夹卷率计算的新方法和模式分辨率自适应的夹卷率参数化方案,为量化夹卷率对云微物理量的影响,进而改进模式中的积云参数化方案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陆春松的研究揭示了积云和层积云中占主导的混合蒸发机制及其尺度依赖性,进一步构建了混合蒸发机制的新参数化方案,该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模式对云-气候之间反馈过程的模拟,促进气溶胶间接效应的评估。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马艳作为国产卫星”北京一号”、”天宫一号”高性能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完成人,主要从事多源遥感大数据高性能处理技术与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她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制的 “星机地综合观测定量遥感融合处理与共性产品生产系统”,有效连接资源、海洋、遥感地面站等6个国内主要卫星数据中心,集成处理PB级遥感大数据,实现了40种遥感共性产品的业务化生产与服务,为我国遥感信息服务达到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闵敏专注于气象卫星观测数据处理算法研究与技术开发,主导开发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科学数据算法软件和数据处理系统平台。该平台在国际上率先投入使用并成功应用于葵花8号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数据的实时处理,生产超过30种科学数据产品,服务于天气预报、环境气象监测、预测和预警等关键领域,对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研究,数值模式的研制与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吴波主要从事气候模拟研究,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年代季气候预测两个方向上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吴波提出了El Nino影响东亚气候的新机制,对完善热带暖池区海气相互作用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影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率的遥相关机制,构建了国内首个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年代际预测系统,该系统的试验结果参加了国际上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清华大学的俞乐主要从事多源遥感数据的制图方法、技术与应用的全过程研究。在制图方法与技术探索方面,他首次实现了多源、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有效集成,完成了世界上首个30米分辨率的全球农地分布图,将该类数据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升一个数量级;研制了全球首套多分辨率的土地覆盖数据集,成功应用于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BCC_AVIM陆面模式。在制图应用方面,量化分析了全球农地变化及其驱动力,为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关注的议题提供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