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Hub助力全国首个“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禅城发布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召开“区块链+社区矫正”项目建设应用前景及立法建议情况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项目,并借此打造“社矫链”平台。禅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梁梓熙、禅城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罗健华、光载无限副总裁兼IDHub创始人曲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孔繁华出席会议。

“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平台将打破以往监管手段繁杂但效率不高、相关部门联动不强、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等难题,成为IMI数字身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应用的发布不仅是区块链技术在司法服务领域的全新尝试,同时更验证了IDHub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可用性与适用性。

打破职能部门信息壁垒 区块链全面拓展社区矫正场景

作为智信禅城项目的重要分支,“区块链+社区矫正”改变了长期以来司法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司法审批流程繁琐、监管手段效率不高的现状。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社矫对象需要公、检、法、司和监狱共同管理,但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可以让各部门进行联动,也没有专人对接日常矫正工作。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信息不对称和约束行为减弱。“区块链+社区矫正”应用推出后,将通过平台建立社区矫正沟通机制,实现公、检、法、司信息的联动处理,缓解工作人员压力,提高部门联动监管质效。

目前,禅城区已构建起区级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分中心和村工作站三级社区矫正平台网络体系,社区矫正三级监管实现全覆盖。区块链和数字身份则成为保障执法规范、信息完整、取证完善,解决档案管理、信息维护困境的重要技术力量,为社区矫正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降低社区矫正管理风险提供必要的支撑与引导。

在 “区块链+社区矫正”设计中,区块链技术使业务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联通、数据开放透明,在平台的支持和监督下,检察机关对司法行政部门的社矫工作可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监督。数据“上链”后,管理对象信息以及日常行为轨迹将被有关部门实时掌握,确保档案数据真实可靠、不可篡改,有效地排除了工作人员和服刑人员的干扰和误判,预防公职人员职务犯罪。

结合生物识别与信用评价 数字身份让社会治理既有硬度更有温度

在社矫人员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数字身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IDHub创始人曲明表示,“区块链+社区矫正”是数字身份针对特定人群的应用场景,借助区块链数字身份技术,相关部门可以有效获取社矫对象的个人身份、家庭情况、就业状况、社会行为、信用记录等信息,为社矫日常管理提供必要的可信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对社矫人员的个人隐私进行必要的平衡保护,保障矫正对象的人格尊严与正常生活,这是实现社会治理人性化与精细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

在社区矫正场景下,区块链数字身份还可以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系统,以及社会信用评价模型进行对接。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面部、指纹信息采集,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签字方式和手机定位监管,取而代之由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签到。由于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签到时系统会自动显示先前采集的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信息,从而对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和验证。

通过信用评价模型,可以把社矫人员的社矫记录列入个人信用。社矫人员在日常中的各类行为记录会成为信用评价模型的不同信用维度,系统会根据这些行为记录来建立一个信用评价系统,在不同维度上为社矫人员计算出不同评分。银行、保险、电信、交通系统、商业平台、用人单位等授权方,则可以通过信用评价系统来获取社矫人员的信用评价分数,依靠社会各方监管和协作的模式来规范和约束社矫人员的日常行为。这一系列技术手段,都将促使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减少社矫人员重新犯罪。

在谈及未来区块链数字身份与社会治理的融合时,曲明表示,数字身份以人的权益为最高标准,在社会软性治理的过程中,将更加突显人性化和精细化的色彩,让社会治理既有硬度同时也有温度,特别是在保护个人隐私和身份权益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会成为链接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链接器”,也会成为驱动社会治理升级的“催化剂”。

IDHub是建立在开放原则之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身份应用平台,具备良好的技术兼容性与功能拓展性。作为进入数字社会的入口,IDHub通过区块链技术,对个人身份的有效性、真实性、唯一性进行合理验证,并力求将身份控制权由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重新收回到个人手中,为用户塑造完整、可信的“自主身份”,并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数字身份管理和应用平台以及安全、自主、可信的身份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以数字身份链接一切(社会服务、数字资产、数字生活等)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