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在线3月21日北京报道:昨天下午,由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多核时代 共赢未来?2007 多核应用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汇聚当今多核技术亮点和应用实践经验的“多核应用白皮书”也在本次盛会中同时发布。
本次2007 多核应用论坛广泛的吸引了来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行业用户信息主管(CIO)、以及戴尔、惠普、IBM、曙光,浪潮、联想、宝德、SGI、SUN和微软、天健、用友等软硬件合作伙伴、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资深行业分析师和媒体的积极支持与热情参与,各方纷纷谏言献策,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带动应用模式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跨越性发展,为企业的创新前景提供支持。
用户与厂商代表参加四核应用论坛
在2007 多核应用论坛中发布的“多核应用白皮书”也是英特尔公司首次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特点推出的行业应用白皮书,为业界迈向“多核时代”提供全面的参考价值。这份白皮书是英特尔公司基于中国各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和挑战的深入分析,广泛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借鉴了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在全球积累的行业实践经验, 融入前瞻性的思考和洞察,着重针对业界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即从单核处理器应用到多核时代、从32 位到64位计算的趋势,以及虚拟化技术、功耗与性能等企业计算解决方案的热点所撰写而成。 英特尔希望籍此抛砖引玉,以其全新的至强服务器处理器家族为合作平台,联合从操作系统到中间件软件、从虚拟化工具到多线程环境、从全球性的软件合作伙伴到本地系统厂商和ISV,群策群力积极构建完整的新一代商务计算生态环境。
英特尔数字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兼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Kirk B. Skaugen先生
英特尔数字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兼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Kirk B. Skaugen先生介绍了英特尔积极参与中国行业发展的不变承诺,并分享了英特尔对本地市场的洞察和对产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他表示:“英特尔一直注重倾听广大客户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的行业特殊需求与广大的OEM和ISV厂商合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制程工艺和生产能力,为企业和行业用户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性能功耗比的产品,在保持出色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企业IT信息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为企业的信息化主管提供更加出色的解决方案。”
在2007 多核应用论坛中,与会者热烈表达了对多核应用未来的乐观憧憬,戴尔公司中国区企业级产品市场总监卓剑明先生表示:“戴尔公司始终专注于直接倾听客户声音,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具有更强性能,更低功耗的产品。凭借直接模式的优势以及与英特尔公司等业界领先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戴尔能以第一时间将融入业界最新标准技术的产品带给客户。采用四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戴尔服务器在性能上提升高达63%,每瓦特性能提升达40%,进一步降低了客户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同时具有极佳的性价比优势,这些都为客户提供了优异的价值”。
多核引发整个产业的惊喜
从2002 年以前推出超线程技术开始,英特尔就开始了向多核技术转型的步伐。最终,随着此次英特尔公司将四个计算“大脑”装入一枚处理器中,随着至强5300的诞生,计算机行业宣告正式进入了多核时代。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倡议用CMP技术来替代复杂性较高的单线程CPU,但是,要将传统的复杂核心变为成功的产品,功率曲线带来的难度、制程工艺等工程方面的难度、封装成本、冷却技术等都是挑战,要做到规模性的量化生产,对处理器厂商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当英特尔一口气推出了针对台式机、工作站和服务器平台的四款四核处理器后,业界都意识到了这将带动整个产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实际上,英特尔之所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全新四核产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与其在硅半导体的工艺和制造技术、创新和定制的产品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商工具和程序支持等领域的持续投资密不可分。
45纳米技术加速多核普及
今年年初,英特尔宣布将率先在其45纳米处理器中应用创新的晶体管材料,以代替此前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原有技术,再次巩固了其在芯片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英特尔在45纳米晶体管中创造性地采用全新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极材料,极大地减少了晶体管漏电量,同时提高处理器性能。
采用全新45纳米制程技术后,在同样大小的面积内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将达到先前的近两倍,晶体管的切换速度可提升超过20%,或反过来说,可将晶体管的漏电流降低五倍之多。英特尔已向世人展示了这些45纳米处理器的早期版本(代号为“Penryn”)。基于Penryn架构的英特尔® 至强® 服务器处理器将于2007年第四季度推出。客户可在现有的主板之上轻松升级至45纳米至强处理器,并保持相同的散热范围。
万亿级计算创造无限可能
除了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突破创新,今年年初英特尔还率先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具有与超级计算机相似性能的可编程处理器,这一内含80个内核的单芯片,其尺寸并不比一个指甲盖大多少,而耗电量却低于当前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这是英特尔公司创新性的“万亿级计算”研究项目的成果,该研究项目旨在为未来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提供万亿级浮点运算性能,即每秒运算一万亿次。
万亿级计算性能以及传输万亿字节数据的能力,将在今后的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教育和协同工作创造新的应用,同时推动基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掌上设备的高分辨率娱乐内容的创新。
英特尔公司这项万亿级计算研究对创新性地探索单一或特制芯片/处理器的新功能,芯片到芯片、芯片到计算机间高速传输数据的方式,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设计怎样的软件来充分开发利用多个处理器核心有实质性的作用。该万亿次浮点运算研究用芯片对于新的硅设计方法论、高带宽互连以及能耗管理方法,也提供了具体而精确的研究分析。
万亿级计算研究的下一步,会倾力于将3-D存储器堆叠到芯片上,以及用许多基于英特尔®架构的通用内核来开发更加智能的研究用原型。目前英特尔®万亿级计算研究计划(Intel® Tera-scale Computing Research Program)有100多个项目同时开展,去迎接在架构、软件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挑战。
与至强家族携手腾飞
一直以来,英特尔在双路服务器市场的王者地位无人能及,但是这并没有使英特尔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相反,技术上的创新和工艺上的创新步伐从来没有停滞,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巩固至强处理器的市场领先优势。
根据英特尔目前的处理器路线图,研发代号为Clovertown的低电压版(LV)四核服务器处理器已经于2007年3月12日上市,基于英特尔® 酷睿™ 微体系结构的该款处理器为英特尔首款低电压四核处理器,主要面向双路(DP)服务器和工作站,其散热范围仅为50瓦特(50 W)。低压版Clovertown每个内核的散热范围为12.5瓦,同去年此时市场上的英特尔单核处理器相比,该处理器每个内核的功耗仅为前者的九分之一。此外,英特尔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3GHz 65纳米双路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研发代号为“Caneland”的新一代至强® 多路处理器平台同样基于酷睿微体系结构,该平台包括一个研发代号为“Tigerton”的四核处理器。Caneland平台利用一个高速互连接口将各个处理器直接同芯片组相连,从而实现了更为出色的性能。此外,Caneland平台还将采用全缓冲双重内嵌式内存模组(FB-DIMM),并计划将于2007年第三季度上市。
“芯”心相印与中国共成长
无论系统厂商如何创新,处理器厂商的产品推进步伐从根本上决定着服务器市场的竞争节奏。就像一只隐形的大手,方寸之间的小小芯片担当一台台服务器“心脏”的同时,在左右整个服务器市场的较量中显示着技术的力量和底蕴。
只有那些拥有永不停顿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拥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才能引领多核改变全球计算模式的潮流。随着英特尔多达几十款的多核处理器浩浩荡荡地走进越来越多用户的数据中心和机房,一个全新的多核时代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