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云”转型已成为当下多数企业实现IT部署升级的选择。但当前云计算产业始终面临着一种矛盾:大量产业机会与云服务商对于产业的理解及实际交付能力之间的差距。这种gap(鸿沟)的存在,让用户在面对云市场中大而美的概念或是折上折的优惠价格时,越来越倾向于云服务的“贴身性”,而“定制化”也成为火热市场中,云服务商该有的冷静思考。
在TIC 2018大会上,拥有20余年互联网&IT运维管理经验的UCloud副总裁贺祥龙,带来了当下云用户的象限画像,探知用户痛点,走进真实的云计算世界。
“这些年,从云到VR,再到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演进太快了,让人有些跟不上;但同时这个世界也是变化很慢的,我们看到很多基础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IT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尚且有很多用户在抱怨云计算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去做。”贺祥龙说。
“客户为先”是TIC 2018大会主办方UCloud始终奉行的价值观。自创立以来的六年时间里,UCloud凭借对用户痛点的敏锐洞察和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中立云计算服务商,并在2018年以15亿美元的估值入选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UCloud 副总裁贺祥龙带来“用户定义云计算”演讲
医学上讲究“对症下药”,UCloud则讲究“对症上云”。贺祥龙按照用户规模体量、上云需求、技术能力,将云服务用户归结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类。经实践验证,每一类用户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都不同,用“千篇一律”的方案进行套用无法妥善解决所有人的“病症”。
“有一次去拜访一个客户的CTO,他跟我谈话的一个小时之内出去了三次,居然是去开主机。公司没有运维,CTO从上到下一肩挑。”贺祥龙表示,这是“缺人”的第一类用户,这类用户多为典型的初创公司,技术能力弱,用云量小,最缺的就是“人”和“工具”。这类用户对于云服务商的最大需求,通常是能提供极强的运维能力,极其便捷的工具化产品。面向这类用户,UCloud不仅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运维工具,让“变更、部署、故障处理、发布”轻松完成,更尝试提供运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通过协作降低用户自身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第二类用户技术能力和用云量均有所提升,多为一些中型互联网企业。这类用户通常拥有百人体量的研发团队,其中有专职运维,云上的消费一个月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这类用户,不会为难于基础性的云产品使用,更不用为IT运维问题而焦虑。他们更需要的,是利用PaaS层的产品来优化当前的IT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简单举例,为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UCloud针对性地研发出三款产品:第一款叫“海象”,物如其名,虽然笨重但灵活,通过SSD硬盘替代内存存储,有效降低用户大容量内存存储的成本问题;第二款产品叫做虚拟DBA,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用户数据库性能分析、故障诊断、故障修复等DBA能力;第三款产品是即将推出的“灯塔”,用户级的运维监控平台,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业务监控能力,快速定位故障。
第三类客户的共同点是月消费在千万级别以上,技术能力强,用云量大,典型代表是大型互联网企业或传统企业。看似是非常豪爽的金主,痛点偏偏集中在费用上。客户心里有这样一笔账:从整体支出上考虑,自行购买服务器,即便中间产生折旧损耗,平摊到每个月的IT成本也比直接购买公有云更为便宜。在IT云化转型日益被提倡的今天,云服务的弹性、按需付费竟无法比拟传统模式么?当然不是。实际上,当客户月销在千万级别以上时,其业务中一部分固定用量可以无需按弹性计费,用弹性的钱去买固定的支出,自然是不划算的。
针对此,UCloud早期推出托管即机柜服务,连接一条Gateway到公有云,就可以实现用户原来的业务不动,弹性业务去公有云。这一点解决了复杂的灾备、数据中心建设工作。UCloud遍布全球的24个数据中心,均能为用户提供无限的弹性可控空间。
最后一类用户则是技术力量最弱,但云需求巨大,通常为国企类用户,但这类用户却基于数据保密、服务等原因,不愿意采用公有云。在这里,贺祥龙提到了UCloud早在2015年所服务的某一大型国企,该国企有非常强的营销渠道,希望通过拓展云计算业务丰富自身业务版图,但研发能力薄弱,先天基因不足。UCloud基于自身公有云平台8万用户的运营能力,衍生出适用该大型国企的UStack专有云解决方案,可实现6-6000节点的弹性伸缩。 2017年,依托UStack专有云方案搭建的云计算业务,这家国企实现收入增长近10倍。因此,UStack专有云也是UCloud洞悉用户痛点,且早于行业研发、经过市场检验而来的一款解决方案。
事实上,用户痛点的不断出现,说明当下云计算技术仍存在不足,而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成为推动技术进步、赋能企业的核心要素。“对UCloud来说,我们的希望是永远站在用户的后面,为其提供服务。”贺祥龙在演讲最后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