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王晓阳发表演讲
5月16日,由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主办的“工业互联赋能‘上海制造’”论坛在上海临港拉开帷幕。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受邀承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指导,旨在进一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上海制造在质量、标准、研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陈杰、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经贸办公室副主任李甲、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叶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晓阳、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以及来自树根互联、艾睿电子、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中新控股等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代表出席。
在此次论坛上,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王晓阳围绕“工业互联网赋能上海制造”的主题,针对大数据技术发表了观点。他表示,从数据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分了很多层次:产品的生产线到价值链以及整个行业都可以作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范围。他把所有层次分类为综合性和和实力性,前者指的是整体的综合实力,后者则为举例的功能性,比如找到设备最佳的维修时间点。
王晓阳进一步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流程,主要为三个阶段,又从每个阶段分出不同的步骤,第一阶段即要通过数据的获取、清洗、标注等阶段后,才能到第二阶段——根据数据进行整合表达后,进行分析和建模,最后才是应用以及检视应用。
首先,在工业互联网中,第一阶段意味着要采集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设备数据,因此需要通过一个行业和通用平台来采集数据,让硬件连接驱动的复杂流程简单化。再通过边缘计算、压缩感知、数据压缩等使得收集的离散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存储和时间标记,已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
接下来是对数据的表达与整合,当中有大量的静态和动态的数据需要整合。当前也有专用引擎的设计、数据无缝连接工作涉及,以及统一的接口高效的检索等研究和实践,以完成此工作以进行下一步分析、建模,进行多平台和多分析的整合。
王晓阳进一步指出,整个过程并非从收集到结果即技术,要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进行细化调整,不断地进行这个工作。他表示,要完成这样复杂的流程和定制化的需求,则要做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完成数据收集、清洗、标注、整合、表达、分析、建模和应用等功能。其中如树根互联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根云,接入42万台高价值的设备。“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创新平台在做的,把畅想变成现实,而这里牵扯到大量的大数据技术。”
工业大数据的应用需要依托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王晓阳的这一核心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可,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树根互联已经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落户,打造工业互联网的生态,助力上海乃至整个周边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对其他城市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于树根互联
树根互联是三一集团孵化的中国成立最早、连接工业装备最多、服务行业最广泛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公司。创始团队融合了深厚的工业基因和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中国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根云,致力于给各工业细分行业进行赋能、创新和转型。
截止2018年初,树根互联已经接入各类高价值设备超42万台,赋能42个行业,连接数千亿资产,为客户开拓超百亿元收入的新业务,并能支持45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接入。
树根互联成立于2016年6月,并于2017年完成A轮数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经纬创投、中移创新产业基金和海捷投资,汇聚了著名风险投资基金、国家及产业基金、工业互联网专业基金等各类优秀投资者。目前树根互联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苏州等城市分设多家子公司,并在持续扩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