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华科技18年自主创新经验谈(上篇)

主动发力还是借力打力?

十八载执着创新
云计算一马当先
自主可控心中念
未来征途尤可期

“自主可控”这个话题由来已久,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客户和市场需求,自主可控的内涵,以及每个人对自主可控的理解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今天自主可控再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它将推动中国的云计算乃至整个IT产业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主可控的理解逐步加深,自主可控并不是停留在嘴上的一句口号或一阵风,而是一项必须长抓不懈、切切实实落地在企业行动中的艰巨任务。
盛大游戏曾经是无数游戏爱好者心中的一种“信仰”!而为了满足广大玩家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云计算发展的大势,盛大游戏决定将原有的G云1.0全面升级至2.0,从而构建一朵“弹性云”。G云2.0不仅满足了盛大游戏业务弹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自主可控”的云平台。对于这一点,全程参与G云2.0平台搭建,为盛大游戏提供XOS混合云管理平台、ExpressVM超融合云平台、MegaBric分布式存储,以及ExpressNET软件定义网络的思华科技深有体会。
成立于2000年的思华科技,今年刚刚度过它的18岁成人礼,完成了成长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从创立时一家专注于为通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和新媒体运营商提供互动媒体业务运营管理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成功转变为领先的云计算产品和大视频解决方案专家。从最初为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到今天提供端到端的云堆栈,思华科技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始终没有改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思华科技的自主创新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也有过“拿来主义”与全部自主开发的纠结,以及哪些自己做、哪些可以借力打力的权衡,不过所有这些挣扎、磨砺和蜕变,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用户的应用需求。
在网络领域浸润多年的思华科技云计算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张琳对于十多年前中外网络厂商之间的碰撞还记忆犹新,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网络厂商走上了品牌提升之路。“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投资大,技术创新难,而且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张琳表示,“不过,与十多年前相比,今天越来越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厂商是有能力实现自主可控的。我们可以引入开源技术,消化吸收并进行转化,将其技术精髓真正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从而实现安全、可靠的交付。自主可控的创新并一定要全部从零开始,只要抓住‘可控’这一本质,在产品交付时对用户负责,就达到了自主可控创新的目的。”
如今,有些人将开源与自主可控对立起来,认为自主可控就是100%都要自己做。而从思华科技的实践来看,开源与自主可控并不矛盾。公司刚成立时,思华科技也有一种单纯的想法,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开始全部由自己一力承担,于是从外面购买协议和规范,抽丝剥茧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建立架构、开发、交付,最终建立自己的产品体系。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结合思华科技当时的规模、财力、技术积累等综合情况看,压力和挑战非常大,并不适合一个创业企业。
随着开源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思华科技也慢慢认识到,从一个好的想法诞生到一个新技术框架的出现,开源这种模式有其优势,大大提升了开发的效率,完全可以借鉴。当然,不可否认,开源技术的应用和交付也会有一定风险。
开源本身是个好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使用和对待开源。有些厂商急功近利,不对开源代码做任何改造和优化,而是直接披上一件“马甲”就开始销售,导致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思华科技利用开源的基本原则是,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针对开源代码的不足,进行二次开发,弥补漏洞,丰富功能,简化其部署与应用,在开源的基础上,打造一个既符合客户需求,同时又是思华科技可控的产品。
张琳回忆说,多年前思华科技刚开始做媒资库时,也转卖过国外品牌的存储产品,后来发现国外的存储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集中式的存储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怎么办?思华科技借鉴并参考了国外的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开发了自己的分布式存储,从最初连一个完整的操作界面也没有到后来逐步完善优化,其性能和功能完全可以胜任视频、媒体、IPTV等应用的需求。
简言之,所谓自主可控,就是在客户提出新的需求时,厂商能够在自己现有的产品、平台上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即自主研发的能力。这是当前衡量是否自主可控的一个重要标准。
经历了18年的发展,思华科技在自主可控创新方面有不少心得,其创新理念和实践借得借鉴。欲知详情,请见明日中国云报头条文章——《厉害了,我的中国造@拼耐力,还要有加速度——思华科技18年自主创新经验谈(下篇)》。

【中国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