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双汇集团实施"五个一"信息化平台的时候,还未有绿色IT一说,今天,当绿色IT成为业界共识的时候,双汇集团的"五个一"却成了"绿色"的典范。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双汇集团先知先行,更不是迎合潮流刻意为之。 我的经验告诉我,"绿色"其实就是IT的本能,每一个洞悉IT规律的CIO,他所做的IT规划,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绿色IT"。
双汇集团 "五个一"信息化平台指的是一个数据库、一套程序、一个机房、一个网络平台、一班人马。对于一个拥有80多个法人企业,40多个工厂,120多个销售分公司,600多个办事处,8个区域配送中心,700多家连锁店的超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本应是遍地开花的机房被缩减到唯一的200平米的机房,实际上是把服务器、存储等IT硬件设施缩减到了极限,双汇的"五个一"信息化工程成为"绿色IT"的典范因此而来。
"绿色"是IT的本能
其实,双汇当初缩减为一个机房并不完全是为了节能减排,实时大集中的企业管理才是主要目的。如今市场,瞬息万变,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因此,企业做信息化就是为了实时大集中,以便对市场作出最快的反应,随需应变。具体地说,就是公司要做到统一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贯通,于是,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是每一个CIO必须解决的问题。
双汇集团在消除"信息孤岛"的过程中抛弃了貌似正统的集成路线,选择了基于互联网的大集中技术方案,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暗合了IT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精简快速"这4个字。今天的绿色IT,虽是应保护环境强调节能减排,实际上是在要求无论厂商的产品技术还是用户的系统规划,都要更加"精简快速",这其实与IT的一贯发展道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口号喊出来。因此可以说,"绿色"是IT的本能。
IT产品的"精简快速"的发展历程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计算机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但另一方面,IT系统规划的"精简快速"就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了,直至今天,业界还有很多过去的误区没有走出来。很多人还以为机房越多,系统越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就越高,以致在一段时期内,业界一味地追求集成,忘了集中,这其实是偏离了IT发展的根本规律。双汇集团的信息化过程能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
"五个一"信息化平台的本能绿色
双汇在1998年全面升级信息化系统,最初选择了流行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路线,即在子公司层面,把所有应用系统都更换成统一的一种ERP系统,然后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通过数据库同步的方式把数据收集到中心数据库,再在中心数据库上补充进行集团层面的有关应用开发。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套系统的数据库同步有问题,而且IT投资随企业扩张没完没了。
2000年夏天我回国接手双汇集团的信息化时,紧急中止了项目的继续进行。面对双汇的信息化困境,我把问题进行了重新定位,即从"如何集成"改变为 "集成还是集中"。经过和项目组共同研究讨论,我们最终坚定地选择了实时大集中技术路线。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实施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实时集中式"架构,这就是后来的"五个一"信息化平台。它唯一的数据库保证了企业财务、业务、销售、物流、生产等的所有数据变化都实时发生在一个数据库里,这样做数据挖掘非常容易。再加上财务、业务、销售、物流、生产等所有环节采用的是一套程序,业务流程高度集成,在集团公司的产业链上实时贯通,因此整个集团的业务处理效率非常高。比如,在连锁店,双汇集团采用的是"24小时内如果连锁店的鲜肉销售不出去,就退回集团"的销售办法。
由于全局只有一个数据库和一套应用程序,所以,"实时集中式"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复杂度降到了最低(只需一个维护小组);系统的配套硬件投资降到了最低 (只需购买一套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建一个机房);系统的配套软件投资降到了最低(只需购买一套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应用服务器软件)。集团在整个中心机房上的总投入只有600多万。管理人员也只有两个人,一名网管,一名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年综合运行成本还不到60万元。
可见,"五个一"信息化平台自降生那一日起,就本能地是一个绿色IT。
推动绿色IT要回到企业的本能
企业的本能无非就是两点:赚钱与省钱,相应的,企业的信息化也要"精简快速"。系统集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一旦技术环境允许了,如互联网相关技术、计算机集群技术、企业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就应该毫不迟疑的"精简快速",走实时大集中路线。
鉴于双汇集团信息化的发展经验,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一个CIO能从企业全局入手,紧抓IT发展"精简快速"的规律,则他的IT规划在促进企业成长的同时,也一定是一个天然的绿色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