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跨界处理器更新,延续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战略

2018年6月下旬,恩智浦在媒体沟通会上介绍了一些i.MX RT处理器在过去一年时间以来的新动态,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方案是恩智浦产品家族的最大特点,除了跨界处理器以外,恩智浦在新兴的应用场景,比如大热的人工时能领域也有截然不同的产品方案战略。

i.MX RT处理器融合了低功耗应用处理器和高性能微控制器的优势,是业界首款跨界处理器,所谓跨界是指可同时具备MCU和MPU的特性,以往的做法是开发者必须在MPU和MCU之间二选一,需要在高计算性能和经济灵活性中做取舍。i.MX RT具有MPU应用处理器般的性能,同时有MCU的开发工具链,在部署时能做到快速灵活,而且,价格和功耗表现接近于常见的MCU。

一年后,i.MX RT处理器产品线上有了一些更新,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当今物联网(IoT)中数百万连接边缘设备对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的需求,以及在边缘节点实现机器学习功能的需求。

i.MX RT1050是业界第一款跨界处理器,i.MX RT1050 基于Arm Cortex-M7 内核,运行频率 600 MHz。i.MX RT1050系列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了封装,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性价比。

i.MX RT1020也是基于Arm Cortex-M7 内核,运行频率500 MHz。通过低成本LQFP封装提供高性能功能集,进一步为客户简化电路板设计与布局,i.MX RT1020是已经量产的性价比最高的跨界处理器。

今年,除了以往的i.MX RT1050,i.MX RT1020以外,今年新发布了i.MX RT1060系列,i.MX RT1060 基于 Arm Cortex-M7 内核,运行频率 600 MHz,与 i.MX RT1050 之间的引脚兼容性,所以说,i.MX RT1060系列是i.MX RT1050系列的增强版,在配置和性能方面均有很大提升,i.MX RT1060 将片上 On Chip SRAM 的容量翻倍,达到了 1MB,是市场上同类产品中内存最大的。

曾劲涛表示,跨界处理器系列中除了这三个系列以外,未来陆续还将有许多新品推出。其中有一个DSP跨界处理器芯片,可以用于语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硬件加速等场景。另外还会加强Connectivity,加上Wifi、蓝牙这样的芯片。另外还会推出一款i.MX RT1010,比现在的1050要便宜将近一半以上1050。针对中国市场还恩智浦还将推出一款Linux处理器,曾劲涛表示这款产品转为中国市场服务的,而且很快就会正式推出,看重的是中国对Linux处理器的强烈需求。

恩智浦微控制器业务线全球资深产品经理曾劲涛表示,i.MX RT瞄准的是一个五亿美金的市场。2017年6月i.MX RT处理器跨界处理器正式发布,10月份正式量产在中国,有四个大的客户对i.MX RT处理器进行了量产,恩智浦中国的团队与2500个客户一起做项目开发。

只有有竞争力的硬件是不行的,还需要生态环境,恩智浦在中国有很多第三方软件公司,有的生意非常知名的国际组织,也有许多本地的企业。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微控制器产品市场总监金宇杰介绍说,当AI需求开始出现的时候,恩智浦和本地的算法公司合作做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开发团队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服务。

恩智浦全球资深副总裁以及MCU事业部的总经理Geoff介绍说,恩智浦在中国有很多系统工程师,一方面,中国的工程师有很强的研发实力,许多非常重要的产品都是中国的团队研发出来的,比如i.MX 8M,比如i.MX 7ULP。另一方面,中国的团队不仅非常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而且能快速把需求转化成产品,中国团队不仅做中国项目而且越来越多地服务于全球用户。

Geoff非常看好中国在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前景,他将恩智浦未来在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中国的语音端的公司合作,将相关的操作系统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都移植到恩智浦的硬件体系中。第二阶段是要与中国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做一些机器学习相关的优化工作。第三阶段是要把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移植到非常低端的产品当中,而不是依靠价格昂贵的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