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2007年度的软件收入达到801亿,其中出口创汇11.9亿,国家规划内重点软件企业23家,列全国第二。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背后,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北京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有100多家,收入超10亿元的有10家以上,而上海软件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83家,超10亿的企业仅1家。
缺少软件业的"巨头",缺少软件业的知名品牌,上海软件行业发展的软肋究竟在哪里?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表示,人才与环境,是制约上海软件业"巨头"诞生的两大因素。
"橄榄型"人才队伍令人担忧
两头小、中间大,上海软件业橄榄型的人才结构令人担忧。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专家认为,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及上海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专家介绍,一方面,软件业高端人才的缺失,往往容易导致软件产业规模偏小,外包项目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上,对于涉及应用需求分析、体系架构设计的高价值开发项目,软件企业往往没有能力来完成;另一方面,"软件蓝领"–基础开发人员数量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稳定运营。
改变"重学历、轻经验"的人才培育与引进模式,是破解人才瓶颈的根本之道。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表示,为产业建立"造血"机制,完善人才的合理结构和供应体系,是当务之急。协会正积极按照"上海市软件质量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暂行规定"的要求,在行业内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试,迄今,已为150余家企业和多所学校的1000余名软件测试人员提供了免费培训,其中800多人通过了各级资格考试,并获得各级任职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协会还通过帮助"海归"申请市人事局的留学生创业资金资助,让更多"海归"创办的软件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上海目前已有留学生创办的软件企业100多家。此外,协会还呼吁,尽快为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上海打开大门,"引进人才,不能固守学历标准"。
产业资源配置需集中
现下,北京仍然稳居全国软件业发展的榜首。借鉴兄弟省市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呼吁,进一步集中产业资源配置,为上海软件产业发展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
据介绍,推进软件业发展,北京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区实行"一区多园多基地"空间布局,政策协调一致、同步跟进。以海淀园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辐射到丰台、昌平、德胜、大兴、通州等地,以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的专业园、产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而在上海,国家级、市级、区级软件园区和多媒体产业园区虽然遍布全市各区,但资源配置上比较集中,尚未形成相互呼应的态势。
软件企业中上市公司较少,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据了解,上海上市公司中真正属于软件企业的只有6家,即使加上一些信息服务业和被外地控股的上市企业,数量也不过19家。
针对上述问题,协会建议,上海应提出显亮的发展目标,将资源配置聚焦在做大做强方面,鼓励企业按市场规则兼并扩容,并给予相关的政策引导,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为打造明星企业创造条件
除了缺少"大企业"之外,上海软件业还面临着缺少知名品牌的问题。上海软件行业协会表示,协会从2004年起力推业内"明星",积极为上海本土知名软件品牌的诞生创造条件。
据了解,从2004年起,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已评选出60多家明星软件企业,其中海隆软件公司等已从当年明星软件企业发展为今天的上市公司。协会介绍,明星软件企业分为明星软件企业(经营型),明星软件企业(出口型),明星软件企业(创新型)和明星软件企业(成长型),要求参评企业2007年度企业总收入在1亿人民币以上,企业出口收入在200万美元以上,2005-2007年间每年总收入增长率高于50%。
今年,协会还将开展优秀软件产品和优秀软件企业家的评选,并举办"上海软件创新论坛",充分宣传和展示上海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努力使其成为上海的品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