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InCloud Sphere 5.5助力山东农信稳步上云

利用浪潮InCloud Sphere 5,5,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山东农信)以开源虚拟化技术构建了高效的计算资源池,成功支撑测试环境及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等金融生产系统,将IT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300%,成本降低50%,从而更好的面向全省客户提供快速、便捷、高品质的各类金融服务。

山东农信作为山东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实力最强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已在13个市设办事处,在枣庄设审计中心,内设18个部(室、中心),全系统共有110家市、县法人机构,营业网点5126个,在岗员工6.8万人。

多重需求:安全、敏捷与保护投资

伴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山东农信面临着越来越高运营成本与服务压力。为配合“稳健经营,稳步发展,争创一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山东农信信息化建设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提供快速,可靠,持续的IT服务支持,并更加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让信息化技术成为业务达成的助推力。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促发山东农信不断思考如何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兴IT技术,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实现传统金融转型。

为此,山东农信计划对原有的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希望将现有的个人业务(个人存款/贷款/银行卡办理)、公司业务(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内部管理系统和呼叫中心等核心生产系统进行整合,借助虚拟化技术完成金融云平台的建设,为该行业务提供强大的云平台支撑。

众所周知,安全绝对是所有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一项指标,这不仅关乎到金融机构及客户的资金安全,同时也是关系到机构信誉的“生死线”。山东农信同样也对系统安全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要求系统的可靠性要达到99.999%。同时,山东农信业务量巨大,业务种类繁多,但由于机房空间有限,并且购买的服务器资源没有满载利用,新业务或者扩容业务再继续用传统服务器的话成本巨大,要求整套方案不仅能够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要能够将存储网络和计算资源全都覆盖,达到即用即拿并且实现所有资源的统一管理,运维成本也要有所降低。

浪潮InCloud Sphere 5.5——系统稳定运行核心动力

结合当下数字化转型需求,山东农信聚焦如何利用云计算加速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综合考量弹性架构保证业务连续性、云环境下的应用敏捷部署、加速新业务测试及快速上线以及高效支撑业务扩容需求等,最终选择以浪潮InCloud Sphere 5.5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数据中心的云化改造。

InCloud Sphere V5企业版虚拟化平台架构图

浪潮通过部署10台NF8460M4+浪潮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 5.5,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系统的弹性伸缩。通过InCloud Spshere 5.5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同时,浪潮云计算解决方案采用了“All in one”的部署模式,即将InCloud Sphere 5.5的管理节点与计算节点同时部署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无需单独拿出一台物理服务器部署管理节点,可以有效利用客户的计算资源。

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    方案部署实施时,将10台计算节点划入一个集群中,并同时挂载共享存储,开启HA策略后,构建高可用集群;

–    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弹性配置,如对管理网络、业务网络的链路配置负载均衡或者链路冗余;增加备份存储,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备份;增加主机端的FC光纤口,在主机端通过多路径策略实现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

–    方案采用了三网分离的部署方案,即将管理网络、业务网络以及数据网络分开部署,有效解决三网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大大增加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山东农信InCloud Sphere方案拓扑图

山东农信实现领先金融云

在浪潮领先的金融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山东农信成功实现了资源整合共享,将原有的服务器设备和存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了统一、动态、按需交付的IT资源池,并对整套资源智能化的监控和运维,有效整合客户现有资源,成本降低40%,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300%,不仅为山东农信搭建了诸多测试环境,并逐步完成金融生产系统的迁移上云,解决了业务种类多、扩容难的问题,提高了IT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而IT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也使得山东农信可以借助大规模的测试环境,快速完成新业务系统的开发、测试和上线,从而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并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山东农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浪潮金融云计算解决方案从部署、测试到运行的整个环节非常严谨,系统上线数月以来运行稳定,无一例生产事故。同时,浪潮的软件研发团队对开源KVM软件的二次开发非常成熟,并且对我们的IT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支持,我们在日常运维管理中整体感觉操作非常简单、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