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CCTV4晚19点播出的《中国新闻》栏目再度聚焦高质量发展,节目通过企业事例展示及专家解读的方式展现了我国在打造科技创新引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变表面是增速的换挡,其内核是动力的转换。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银河水滴作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虽然刚成立两年多,但术业有专攻,在步态识别技术领域,银河水滴创始人兼CEO黄永祯和他的团队经历了18年的研发和积累,做到了全球最高的识别率,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数据库,申请相关专利50多项,授权30多项。
黄永祯表示,步态识别相对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有诸多优势,首先,因为步态识别用的是全身的特征,可以达到更远的识别距离,在普通高清2K分辨率的摄像机下面,可以达到50米以外的识别;其次,因为用的不是人的正面特征,可以实现360度的识别,正面、侧面、背面都可以识别;然后,由于它用的是全身特征,所以它可以做到非配合式识别。
他们的努力,让中国成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步态识技术商业化、实用化的国家,让这种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高科技服务于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得益于极高的识别准确度和速度,目前,银河水滴公司已经将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刑侦、反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很多领域。
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才能让新动能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这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找准市场的定位。同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科技也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磊表示,前沿的技术到应用落地,它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在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一个领先的地位,然后找到应用土壤之后,才能进行成果转化。现在提科技引领生产力,我认为国家不仅仅强调的是高科技,应该是比高科技更高的硬科技,硬科技它是具有一定的核心的技术要素在里面,它是在某一个领域,它是具有引领性的基础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诸如航天探索、量子通信、高铁技术等核心科技领域,中国取得了很多领先世界的成果,并且得到实际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创新供给。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国家对科研的巨大投入:根据中国科技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2%,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这些进步让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