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雀云:独立PaaS产品提供商的生存之道

随着开源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生代专家,一股新的推动技术变革的力量在中华大地上涌现。

OpenStack的兴起是一个标志性的开始,大约从2011年前后开始,很多国内外企业如Intel、IBM、新浪都在开始做OpenStack私有云方面的尝试和部署,除了这些大公司以外,还有很多热心开发者提交大量的Patch,在这些人群中,有一些人成了OpenStack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核心成员。

从OpenStack开始,国内开始出现围绕突破性技术做研发的创业公司,2013年以来,Docker为主要代表的Container技术的兴起,很多人看到了容器(容器区别于Java开发的容器)的发展前景,有人说容器是一种可取代虚拟化技术的新技术,有人说两者将共存并将长期共存,也有人说两者更应该互相融合,容器先是成了技术媒体八卦的话题,能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虚拟化技术相提并论,可见容器技术不简单。此时,又有一批看到容器发展前景的人开始了创业旅程。

大约是从2014年起,围绕容器技术又涌现出一波新的创业公司,灵雀云正是其中一个,灵雀云的创始团队成员来自微软Azure云平台的核心创始团队,从Azure出来,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等着他们去探索。

2014年成立以来,发布了中国最早的CaaS(容器云)平台之一,先后获得来自高榕资本、宽带资本,腾讯云,英特尔投资,明照资本等的投资。2016年开始转向私有云,为企业客户提供基于容器技术的PaaS平台,在运营商,证券,汽车,制造,银行、能源、政企等领域都有了实践案例。

灵雀云CTO陈恺

灵雀云旗下的Alauda EE企业级PaaS平台是基于容器技术,以DevOps为理念,面向微服务应用的新一代PaaS平台,服务能力涵盖容器,DevOps和微服务三个方面,在2018年首届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上,Alauda EE企业级PaaS平台进化到了2.0,CTO陈恺发布了企业级容器PaaS平台Alauda Cloud Enterprise(ACE)。

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这是因为容器技术靠谱才成功的,就像人们常说的风口上的猪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机会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的,充分的准备包括要承担开源技术的风险。无论是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开源项目都是如此。

创业公司的技术选型关乎生死。首先开源并不简单,将开源的项目变成可交付给用户的产品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的模型也非常重要,当一项技术成为趋势,有时候需要前瞻性判断,有时候也需要一点运气,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流行的,但在包括谷歌、CNCF在内的多个权威机构的推动下,容器,以及与容器紧密相关的技术和理念(包括K8S、DevOps、微服务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推动和发展。

开源项目不仅给了创业公司技术实现的一个参考方向,更是给了他们一个生态,一个载有行业技术标准,只要懂技术就可以参与的平台。更可贵的是,作为用户来说,你能看到别人是怎么用同样的平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获得来自同行的最佳实践经验,而封闭和闭门造车都是无法享受到这些价值的。用户能享受到价值,创业公司才有发展的动力。

灵雀云有清楚的定位,上不碰应用下不碰硬件,只提供PaaS服务,做独立的PasS产品提供商。全球范围内,公有云服务的发展势头迅猛,是同时兼有IaaS,PaaS和SaaS服务的不差钱云服务商,有技术,有生态,有渠道,有充足的资金能把产品推向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的PaaS平台如何生存呢?

首先,因为企业用户对公有云的态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国内各行各业的头部客户对公有云的接受程度还非常低,因为有各种顾虑和合规性要求,所以,企业私有云以企业的特有需求而特别存在,尽管做容器,开源的K8S本身质量很高,但是因为不能大面积的落地到企业环境中,所以,也就给灵雀云这样的独立PaaS产品提供商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PaaS的技术构建比较难,往下需要对接资源层,往上需要提供各种平台服务能力。公有云既有IaaS又有PaaS还有SaaS,三个层次的服务相互融合,而在私有云领域,层与层之间的分割更为明显,企业不会因为想拥有PaaS的能力就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改动,能够在任何的基础设施上建设PaaS平台是一种能力,这也是灵雀云的独特价值之一。

在灵雀云CTO陈恺看来,企业不仅需要软件,而且需要软件交付能力,企业要有能力自给自足开发所需要的软件。在与许多用户的接触中了解到,企业用户迫切需要云原生、DevOps、微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理念,以此来应对不断调整业务,适应飞速变化的市场竞争,而建设PaaS平台可以为企业用户带来这种能力。

以微服务为例,微服务为企业带来的价值非常明显,它可以省去以往构建一个应用时做大量的架构设计工作,微服务的思想是简简单单把一个应用快速开发出来,当有新的变化或者需求的时候,再进行小范围的改动,它强调高度解耦,改动的时候无需牵扯太多别的组件。但过度的微服务同样会有问题,这时需要一些微服务的治理框架来提高改动的效率。

DevOps的核心思想和能力是CI/CD(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将开发和运维结合起来。在2018首届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上,CNCF执行总裁Dan Kohn发表了题为“How good is your code”的主题演讲指出,要实现代码部署不带来任何破坏,只有持续集成(CI)。当无法确定要部署的应用的代码有没有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持续集成的帮助。

建设PaaS平台需要做的事儿很多,包括得有很高的适应能力,往下会去管理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既可以是各种公有云,也可能是客户自己的数据中心资源,灵雀云最新升级的企业级PaaS平台也在继续强化这一能力,灵雀云ACE相对重量级,面向大型企业提供,它能纳管别人的平台,灵雀云ACP产品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较高,它能被别人纳管。

在部署的过程中,各个平台可以相互独立,留给用户很高的灵活性。而且,因为K8S本身的轻量级特性,用户完全不用担心被K8S构建的系统所绑定。这样一来,建设基于K8S的PaaS平台能极大地降低对原有企业数据中心的改造工程,同时为用户赋予新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将一套大而全的系统完整的落地到企业云环境注定会碰到重重阻力,即使突破阻力将云落地了,但是不能渗透到企业的业务运营过程,最后也不算真正落地,对企业来说,本来就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灵雀云从PaaS入手,针对的人群也非常明确,就是要让企业的开发者受益,更容易接受这套体系,灵雀云提供的无论是容器环境,DevOps还是微服务,都是能让开发者直接受益。笔者非常认可这一点的价值。

随着产品的逐步成熟,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创业公司,灵雀云接下来最应该做的是打造生态,灵雀云平台的集成和被集成的双重性为其生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在生态构建方面,灵雀云保留了充分的开放性。

比如,灵雀云在向用户提供基于k8s的平台服务时,会提供网络和存储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完全可以用别人的方案来替代。更甚者,只要客户愿意,灵雀云可以将k8s替换成OpenShift,甚至其DevOps也可以让用户选择一些其他的商业的产品。

陈恺介绍说,以灵雀云的平台为依托,有些用户要求灵雀云与一些合作伙伴合作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客户倒逼其打造生态。灵雀云的PaaS生态已初具规模,其中包括多家业内知名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