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看来,目前在第三方应用软件商与运营商的竞争博弈中,双方似乎逐渐走向了势均力敌的状态。这种势均力敌并不是指双方在抗衡能力上的一致性,而是彼此都具有对方无法取代的优势,当然也具有自己无法立即弥补的劣势,这一态势使得在一段时期内,在手机应用领域,运营商与第三方开发者无法互相压制或取代。
第三方的热情与专业Frost&Sullivan(中国)公司总裁王煜全对手机应用领域似乎有着更感性的认识,他认为做业务和内容需要一种极大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就决定了在业务开发上,第三方开发商依然较强。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第三方开发商的CEO整天泡在这些应用上,自己去试、去参与,他们自身就是高手。而且他们是要依靠自己开发出的产品去赚钱的。这种全员积极主动参与所形成的结果,与运营商内部只是任务下达、部分人员进行开发的结果自然是不同的。"
百纳电信咨询分析师许政补充说明了"第三方"的专业性,他认为信息服务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软件商在战略和战术上更灵活,其专业性可以满足不断细分的市场用户的需求。此外,移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定互联网的移动化,而传统互联网中已培育出大量能与运营商分庭抗礼的第三方软件商,并且他们有着更成熟的产品、更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更多的客户群基础。
"第三方软件商专注于自身运营的领域,而对运营商来说,现阶段信息业务只是收入来源的一小部分,从企业投入比例和企业重视程度来说,第三方应用软件商明显更具有成功的可能。"
不管是出于热情或是专业性灵活性,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第三方的技术优势。一位北京移动人士表示:"我们一直专注于移动网络的投入,在手机软件的开发上并没有优势可言。第三方软件厂商则能够依靠其在手机软件开发上的经验,形成相对的技术优势。"
这一点从某运营商开发其IM的过程中就能看出。该IM软件是由微软MSN等协助该运营商开发的,而据了解,为防与MSN合作出现问题影响该软件运营,该运营商还请了另一家第三方软件商开发了一套备份软件。中国运营商的应用软件开发力不强由此可见。此外,内容依然是限制移动运营商发展的关键因素,移动运营商依然缺乏属于自己的内容。
不过第三方软件商的劣势似乎也十分明显。首先就是移动运营商占据强势地位。就目前来看,移动运营商不仅掌控网络渠道,而且对终端的控制力度也日渐上升。前述北京移动人士表示,第三方软件在无相关利益冲突下还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展,但一旦出现业务冲突,恐怕就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其次,据中国移动相关产品经理表示,第三方软件商还受着开发平台的限制。目前多数第三方应用软件商基本都是选择Java平台或者CDMA的Brew平台。Java由于自身技术的限制,在页面的展示和技术的实现上存在一定瓶颈;Brew平台则是支持手机较少,国内发展空间小。虽然第三方软件也可以直接基于手机系统进行开发,但是成本比较高,每个手机都需要进行独立适配。而这也是目前限制移动飞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与运营商相比,第三方软件商在终端掌控、渠道掌控以及终端用户营销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