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手机上突然弹出一则新闻:微信支付提高民生银行卡提现手续费。什么意思,即:从微信钱包将资金转账到民生银行卡(俗称提现),超出免费额度后,微信要收取0.15%的手续费,提高了0.05%,其他银行卡都是1%。
疑问油然而生:为何仅仅提高民生银行卡提现手续费呢?微信给出了六个字的理由:基于成本压力。这个压力来自哪里?明眼人一看就一目了然,单单提高民生银行卡提现手续费,肯定是来自民生银行呗。而民生银行以打马虎眼的形式即刻做了回应。
民生银行在其官方APP回应称,自与财付通合作快捷支付业务以来,未向该机构及其客户收取任何提现或者转账手续费,微信支付宣称的费用调整与其无关。民生银行如此一说,貌似微信的“基于成本压力”子虚乌有?其实是高超的民生银行打了一个马虎眼子,糊弄一下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钱包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卡转账关系是:客户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钱包支付转账或支付购物时,在选择银行卡支付时,资金就从银行卡转到了微信支付零钱或支付宝钱包里,反过来从零钱或支付宝钱包转到银行卡,即通常说的提现。现在,从银行卡转到零钱或支付宝钱包的快捷支付,银行要收取大概0.1%的手续费。过去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承担了,后来实在承担不起就对客户提现即从零钱或支付宝钱包利用快捷支付转到银行卡收取手续费了。而事实是,像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给予的包括消费优惠免手续费等,即使如今收费也寥寥无几,根本覆盖不了从银行卡转入第三方支付机构时银行收取的费用成本。
支付机构成本增大不得已转嫁给客户,其普惠性受到巨大伤害
当然,源头是民生银行提高了从银行卡利用快捷方式转入微信支付零钱的手续费,才有了微信支付提高民生银行提现手续费事件。
微信支付与民生银行之争谁受伤最大?作为一个老银行老金融我认为,民生银行因小失大,受伤最重。民生卡客户在微信支付总用户中占比很小,因而覆盖面小,对微信支付影响十分有限。而民生银行因为提高一点手续费或可能彻底失去微信支付这个同业机构与大量银行卡用户。毕竟微信支付客户量太大了。
如果我是银行当家者,我会采取降低收取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钱包的所谓通道费甚至取消收费,而不是相反提高收费。试想银行主要依靠的是什么?主要依靠经营信贷资金来盈利发展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是银行最喜欢的,而支付宝与微信关联的银行卡资金都是低成本的活期存款。这种活期存款必须依靠客户量与规模的无限扩张。假如免除第三方支付机构所谓的通道费,第三方支付机构就会向客户公告免收提现手续费。大量的资金就会进入银行活期存款里,银行利用这些活期存款发放贷款利差在4个点左右,是贷款利息收入中存贷款利差最高的。远远比收取那点手续费划算,而且还增加了流动性。
银行向任何存款账户存取款、转账收取费用都是不懂银行本质是干什么的自残行为。
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中国第三方支付如此方便,令全球艳羡,而且带动了共享经济等业态的大发展,极大地方便高效促进了中国市场交易与经济发展。
目前,普惠金融在全球都是最奇缺,13亿人口的中国普惠金融需求最大,缺口最大,最急迫。而第三方支付特别是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就是最普惠的金融业态,就是市场交易最高效方便的支付工具,就是老百姓普通民众最喜欢的支付方式。就连乞丐都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乞讨,在全世界还有比这更加普惠的金融吗?
我以一个老金融者来预测判断。这轮铺天盖地金融特别是传统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终结果或如几十年来一样效果不会好。因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都有自己的客户细分群体与定位。在这些大多数银行的客户定位里没有中小微企业的位置。拉郎配的结果是一哄而上,最终弄一大堆坏账。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属于普惠金融,需要与其贴身、接地气的草根普惠金融来承担。类似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等这些机构是天然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身边金融。大型银行最头痛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记录问题,这些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其大数据优势可以分分秒秒获取,融资可以分分秒秒到达中小微企业账面上。最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还是要依靠蚂蚁金服等普惠金融机构。
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标志以及实力体现。不过,必须清醒地看到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奋起直追。今年的感恩节、黑五、网络消费星期一,美国线上零售爆棚,线下零售趋冷。美国仅仅几年时间,线上零售已经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接近10%(中国多少年了才17.5%)。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与经济如影随形。线上零售的爆棚已经带动美国移动支付开始大发展。就在黑五,亚马逊宣布加大力度推进移动支付。全球移动支付竞争格局即将到来。
中国移动支付虽然走在前列,但面对全球亚马逊、苹果公司、谷歌等巨头磨刀霍霍进入移动支付市场,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因此,政府特别是监管部门包括财大气粗商业银行等都应该爱护好、保护好、引导好新金融行业的发展。支持发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了金融工作主旋律,国际竞争对手扑面而来,已经到了调整或者松绑新金融政策的火候与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