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档贺岁片,流浪地球以票房口碑双丰收开启中国国产科幻片元年,可喜可贺,一个合格的故事,一套极具想象力的设定,一套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特效效果,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作为一名影迷,笔者认为,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场景是本片获得认可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看到,短短几秒钟,其背后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远超普通人的想象,类似于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其渲染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耗力耗资金。
电影流浪地球营造的国贸桥风景
作为IT技术观察者,我看到,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会为电影后期制作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云渲染的出现能在影视作品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制作的便利性等方面来很大变化,许多特效公司的积极态度,让我们看到,云渲染正在成为电影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简评流浪地球: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灾难科幻商业类型片
可喜可贺的是,刘慈欣作为原作者,看到脑海中的奇妙想象,纸上的质朴语言描述,现在第一次成功搬上大银幕,他可能是创作团队中,比吴京还高兴的那一个。
可喜可贺的是,中国观众终于从单一的都市喜剧中跳离出来,感受中国元素背景下的一次科幻之旅,恭喜许多跟我一样喜欢这部电影的中国观众。
可喜可贺的还有中国影视行业从业者,相信他们在看到这样新的类型片后,这一现象级电影或许开启一系列的跟风创作,至少可以帮助电影走出创作困境,电影市场迎来新的活力。
作为科幻类型片,观众的观影需求也很明显,这样一个科幻故事,就是要有看似合理,但现代科技望尘莫及的科学幻想,加上颇具冲击力的视觉奇观,这就够了。
从电影本身来看,流浪地球没有模仿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而讲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平民英雄拯救地球的故事,其中,中国标志性建筑符号的加入,中国元素的加入让中国观众非常亲切,冲淡了末世危机感和无助,让中国观众在中国农历新年也欣然接受科幻灾难片。
影片故事、人物、情感、场面等娱乐元素面面俱到,截取原著中的一段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但因为刘慈欣本人的原著的铺垫细节太多,整体看来本片的情节推动上过于紧凑有点仓促,情感线欠深入,一些情节设定有点强行煽情的意思,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这并太重要。
另外,在视觉特效方面,许多笔者殷切期待的画面或是根本没有出现,或是出现了,但是效果还不够震撼,展示的不够充分,不够扣人心弦,本片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实景,而且,能感受到导演在有意避开大场景中使用特效制作技术,而这一切都有合情合理的解释:
制作成本限制,以致于不能熟练运用到情节和场景的刻画当中,3亿的制作成本刨除各种费用,还能做出这样的电影效果,真的是业界良心了,如果有充足的资金,而且多出来的资金不花在所谓流量明星上,我觉得他会做得更好。
电影特效费时费力费钱
在电影特效方面,西方国家涌现出了像工业光魔(电影特效行业开创者)这样的特效公司,其电影工业体系成熟度无人能及,他们的视觉特效从几年前单纯的炫技已经进化到熟练运用肆意挥洒的阶段,而中国开始学着使用这些电影技术,与自己的电影相结合后成为重要的叙事工具,流浪地球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好在结果显而易见,观众已经用手中的电影票投了票。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电影就应该是电影本身,技术都应该服从于情节发展,场景刻画,电影不应该是奢侈的消费,电影制作好铁要用在刀刃上,云计算的出现为电影后期制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云计算的能力能为电影制作带来全新的体验。
除了拍摄以外,最费钱费时费力的就是特效制作,特别是需要大量后期制作的科幻片来说,最费时间的就是渲染,分辨率越高时间越长,据说,变形金刚渲染一帧要三个多小时,全片下来,制作周期和成本在单纯作为观众的人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
于是,在电影制作行业有许多电影特效公司,一年下来只能产出几分钟片长,于是就出现了把特效分包给几个不同公司的做法,分包的时候有的按时间分,有的按场景,按镜头算,每个公司负责一部分。
以上描述充分说明了特效制作是项工作量庞大的工程,承担计算任务的服务器表示亚历山大,大的特效公司一般都有渲染农场的概念,一般都是至少几百台上千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越多,产出越快,当然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在这方面,云计算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云计算与上影视渲染制作
如今,大型公有云服务商的一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数量通常以几十万台为单位来计量,公有云数据中心的海量资源完全能让电影制作者在短时间内产出内容,流浪地球据说也是用了云服务来做了渲染工作。
工业光魔一手打开了数字电影市场,电脑特技已经从最初省钱的工具变成视觉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阿凡达两亿的特效成本开了头后,此后又有许多影片后期制作成本动辄几亿,这样的市场下足以引起云服务商的注意。
说起来也巧,当年乔治卢卡斯为了拍摄大名鼎鼎的星球大战而创办了工业光魔,后来发现工业光魔不光自己能用,而且这些技术和经验能给别的电影使用,一不小心开辟了新的行业。零售巨头Amazon当年做数据中心也是为了自己用,后来发现空闲的服务器可以给别人用,于是又有了全球头号云服务商AWS,一不小心开辟了新的行业。
云渲染让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行业走在了一起。
在AWS看来,显然只提供计算资源是不够的,2017年更是直接收购了一家提供管理渲染云农场的服务的公司——Thinkbox,他所提供的创意工具和管道技术被用在许多中国影迷也耳熟能详的电影中,比如:《变形金刚:月之黑面》,《雷神》,《绿灯侠》,《哈利波特》,《阿凡达》等数百部电影中,还用在MTV、商业广告制作,CAD、CAM,工程以及非临床医疗可视化行业当中,当然,还少不了Maya,3DS MAX之类专业软件。
对电影行业来说,Thinkbox这样的管理系统很重要。对于AWS来说,Thinkbox存在的最直接作用就是让特效公司创作者们(或者说艺术家们)更好的使用计算资源,Thinkbox旗下有一款叫Deadline的软件,他可以管理渲染服务器集群,这些集群包括本地原有的服务器,也包括云端的服务器,比如EC2,它可以对计算资源统一纳管,提高效率。
许多影视特效公司都开始与云结合,据了解,HBO高分喜剧《硅谷》的特效公司Barnstorm VFX、《闪电侠》的特效公司Encore、科幻惊悚《湮灭》的特效公司Milk等等等,一大批影视制作公司都在使用云渲染,云渲染已经成了这些影视公司重要的生产工具。
举个栗子:云渲染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怎样变化?
Mikros Animation(Mikros动画)是总部位于法国的一家有三十年电影、电视、广告制作经验的特效公司,是各种奖项拿到手抽筋的那种顶级制作公司,国内观众熟知的《小王子》就是它的特效作品。
在帕拉蒙动画电影《淘气大侦探》的制作过程中,因为有了AWS Thinkbox的帮助,Mikros Animation能分分钟启用2000个AWS实例,使用最高达17万个核,最终为本片进行了460万小时的云渲染,占到全片渲染工作的70%。
这位淘气大侦探其实是福尔摩斯
最开始,为了延迟体验Mikros只是就近用了法兰克福数据中心节点,因为他们的制作时间仅为20个月,通常这样的电影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迫于压力不得不扩展节点规模,此前的做法一般都是租用更多本地的计算资源,但这次,然而本地的扩展规模也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在AWS Direct Connect Gateway的帮助下,Mikros动画将渲染负载无缝接入到了都柏林、爱尔兰以及德国的数据中心,最终如期完成了渲染工作。
AWS Thinkbox提供了计算资源的同时,还提供了渲染协作的平台,在AWS Thinkbox团队帮助他们设置好了渲染的pipeline,为了有更好的带宽吞吐性能还特别增加了本地NAS。最终,有超过290多位艺术家(因为这些专家掌握的技术知识非常多,所以通常被称为艺术家)在不同地理位置,在同一时间参与这部电影的制作当中,云技术成为工业化生产创作的绝佳帮手。
我们都知道AWS的EC2有三种实例(instance)。常见的就是按需实例,按启动实例的时间计费。另一种是预约实例,就是国内常见的模式,先选择使用时长然后付费使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计时。还有一种是竞价实例,竞价实例Mikros动画的使用能大大缩减云渲染的使用成本。
所谓竞价实例是说用户使用AWS闲置的计算资源,用户出一个限定价格,如果实际价格低于限定价格,那么这台机器就可以使用,一般价格都低于按需类型的主机(据说最低能达到按需模式主机的10%,省90%),如果有人比你出价高,那么你这台服务器很快就关机了,这种实例用在邮件或者网站服务器就不太合适了,但是用在渲染场景中就非常非常合适了,大规模集群作业时,这些Job交给别的机器来继续做就好了。
“向云过渡不在是问题,而是过渡的有多快”,Mikros动画主管Simon Vanesse说。 “为了向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淘气大侦探》提供基于云的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云,特别是AWS对按时交付的重要性。”
云端计算能力带来的不只是速度,还有因为速度带来的创作迭代性,不难想象,如果一个渲染了几天几十天的镜头如果导演说不满意,那创作的时间成本就太高了,在AWS Thinkbox的帮助下,Mikros动画的迭代速度提升了三倍。
从Simon Vanesse的描述中笔者似乎已经看到,云的出现,已经在改变影视后期制作的面貌,能将影迷们从漫长的等待中拯救出来,在Simon Vanesse看来,云技术的使用对于电影行业的竞争和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这对中国电影有什么启发呢?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我们要欣然接受和吸收先进的技术,我们需要更多掌握电影制作技术的艺术家们,流浪地球的成功让我作为普通观众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个里程碑,未来,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富有想象力,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走进大银幕,相信也让许多投资人眼前一亮,也对中国的电影市场多一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