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永微电园:欲在七年内造出一个“西部硅谷”

 

 2007年5月31日,惠普软件重庆分中心落户西永微电园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 周凡力 摄

  

 7月29日,印度山澜集团正式落户西永微电园  

园区是行之有效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既能集约利用土地、能源和基础设施,又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完整的工业链条。要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等7大产业集群,大幅提高重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薄熙来 

3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农田。而现在,惠普、IBM、茂德、日月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落地生根。“西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西部的‘硅谷’。”西永微电园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要求,到2012年,西永微电园要迈入“千亿级”园区行列。这意味着,2005年奠基、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西永微电园,将用7年时间,完成从“0”到1000亿的飞跃,实现一个神话般的崛起。 

国际巨头成产业“吸铁石” 

园区模式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充分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完整的工业链条。国际巨头企业的到来,势必成为吸引其他企业入驻的“吸铁石”。 

2006年,惠普全球软件开发中心重庆分中心落户西永微电园。当其全面建成时,将形成每年20亿元的产业规模,从业人员将达5000人,势必形成以惠普为核心的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效应。 

而继台湾茂德科技8英寸集成电路项目正式落户西永后,又有3家6英寸芯片签约西永微电园,据介绍,这至少能带来20亿美元投资的12英寸芯片项目的招商工作。 

龙头企业成“金字招牌” 

今年4月底,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来渝访问时,提出了在西永园区建设“渝台合作区”的想法。7月25日,借机“聚焦台商——重庆IT特别行动”,渝台合作投资团队来到西永,包括茂德掌门陈民良在内的100余位嘉宾亲自来渝考察。 

众多业界大腕来渝考察,台湾茂德、日月光等龙头企业率先入驻园区,无疑是招徕业界大亨们的“金字招牌”。就在本次活动中,西永微电园与信顶科技签订了合作协议,将联合在重庆建设LED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入园企业主动“穿针引线” 

除了大企业在不经意间起到的“号召”作用以外,不少已经入园的企业,甚至还主动为园区“穿针引线”,当起了“红娘”。 

7月29日,印度软件外包巨头山澜集团正式入驻西永微电园,“香港ZISA集团的大力推荐功不可没。”山澜集团明确表示,将在3年内配合园区引进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家左右从事外包服务的公司入驻西永园区。 

相关链接

“西部硅谷”初见雏形 

2005年8月,西永微电园奠基,园区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10平方公里。规划参考了美国“硅谷”产业园、爱尔兰国家软件园等国际一流电子产业园的发展、建设布局,并将重庆的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了厂区内,形成总面积达600公顷的绿化区域。 

现在的西永微电园,已经拥有AP气体、亚翔科技、联诚光电、NTT DATA、中天国际、中科方德、IBM等一批项目陆续入驻园区。此外,茂德8英寸集成电路项目已于今年5月试生产。NTT DATA重庆软件研发基地项目、IBM重庆外包基地项目、中科院软件所重庆分所及国家基础软件中心重庆分中心项目等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香港乐庭集团电线电缆项目已开业投产。 

行业巨头齐聚,产业链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西部硅谷”已经初见雏形。 

工业园·人才 

大学城将像斯坦福一样, 

为“西部硅谷”培养人才 

美国硅谷之所以创造了世界科技的神话,丰富的人才储备是重要原因之一。几十年来,斯坦福大学成了培养硅谷创业人才的摇篮,该校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补充硅谷的智力库。 

基于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将微电子园区放在了在紧靠着重庆大学城的西永。聚集了重大、重医、后工等十五所高校的大学城,是中国西部高校人才最集中的区域,到2010年,就读学生将达15万人。同时,园区组建了专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高校和企业搭桥,让学生在校时就开始有针对地学习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课程,并成为学生和企业就业沟通的桥梁,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尽快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建设中。“大学城也一定可以像斯坦福那样,为‘硅谷’提供高素质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撑。” 微电园相关负责人称。 

落户企业积极培养人才 

除了高校,落户西永的企业,也在积极培养人才。 

2007年6月,惠普软件研发中心落户西永,表示将在重庆本土招聘近千人的软件技术人员,还将为我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培养5000名紧缺的高级软件外包服务人才。 

今年7月来西永考察台商团,也表示渝台双方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将联手开展人才培养,培养数量将达到6万人。此外,西永园区也积极为千亿产值的目标储备人才,引进了市人才交流中心、市外商服务中心等在园区共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引入东方标准、韦氏英语等培训机构,全面为入驻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源服务。 

更多人才愿意留在重庆 

正在重庆邮电大学微电子系读研的小陈明年就要毕业了,根据师兄师姐们的经验,深圳、上海、北京是工作地点的首选,即使在西部,远赴西安、成都,也比留在重庆的多得多。 

但小陈和他的同学们,却开始有了不同的看法,在重庆发展特色园区之前,业内的许多大项目都放在了同在西部的西安和成都。西永微电园出现后,园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IT企业来渝扎根。众多IT巨头的到来让重庆IT业突飞猛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留在重庆。小陈告诉记者,他们系90个同学,就有10多个和西永的茂德8英寸芯片厂签了就业协议。 

工业园·展望 

到2012年 造出6个千亿园区 

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我市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到2012年,把北部新区打造成产值3000亿的工业园区,而包括西永微电园、长寿化工园在内的其他5个园区,要达到1000亿元的产值。逐渐形成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等7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 

工业园·动态 

今年上半年近300企业入驻园区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都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在4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团前往珠三角、长三角招商,吸引了一批沿海发达地区的大集团、大企业落户重庆。截至6月末,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3404户,仅仅今年上半年新增入驻的企业就达到293户,合同投资金额795.7亿元。 

规模:园区工业用地逾千公顷 

根据日前市经委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市各特色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用地达1064.7公顷,完工道路60公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9.2亿元。 

效益:园区半年产值过千亿 

上半年,园区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79.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24.7亿元,实现利润76.5亿元;到6月末,累计从业人员42.3万人。 

专家建议

利用沿海产业转移高峰 大力打造园区工业 

“集约式发展的力量不可小觑。”昨日,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园区这一发展模式。易小光称,园区体系不仅能节约利用土地,大大提高单位产出,同时还能实现园区内各企业人才资源要素的共享。 

易小光建议,我市大力打造园区工业,要充分利用目前沿海产业转移的高峰,首先要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必须建立起开放型制度和服务型政府,“政府服好务,打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