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林晓斌谈数据库的未来

数据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数据的成本又是什么,如何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数据?对于这些“灵魂”拷问,首度以腾讯云数据库负责人形象亮相的林晓斌,在2019年中国数据库大会现场给出了答案。

腾讯云数据负责人林晓斌

极致开放性,让用户“能上”也“能下”

“数据的价值就是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为了降低决策成本, 上云成为必然选择,而云一定要有开放性”林晓斌强调。

企业将“身家性命”一样的数据放在云上,一旦用户“上”了云,却下不来,对于企业来说,会有被锁定的风险,所以腾讯云所说的开放性意味着可以让用户“能上能下”。

举例来说,这次我们在大会现场获得2019中国数据库年度最佳创新产品大奖的CynosDB,是国内首家兼容MySQL5.7和全球第一个兼容PostgreSQL10的云数据库产品,让企业几乎无需更改代码,就可以轻松实现无缝“上云”。

另外,腾讯云目前提供的Binlog订阅能力竟然可以为用户提供“下云“能力,也可以方便用户构建混合云架构,是不是有些“疯起来连自己都打”的感觉?

腾讯云数据库的开放性不仅包含了对用户更透明,更包括方便用户上云和下云的工具、更开放的技术心态。一个方便‘下’的云,才是真正的云服务。

其实,不仅仅是开放性,在开源领域,腾讯云早已是MariaDB基金会最高级白金会员,深度参与基金会的各项会议与决策,不遗余力地输出腾讯在MariaDB数据库上的经验和技术。

效率与成本的“博弈”

除了开放性要求,企业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还对效率与成本有着的追求,而在数据库发展的几十年里,程序员们一直在存储容量、写入速度、计算速度三方面不断探索。

存储容量上,目前,不论是垂直扩展,还是水平扩展都存在诸多的挑战,计算存储分离方案在兼容性上的优势,会更快地成熟和被公有云用户接受。 计算存储分离和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最终会以一个完整的多层方案呈现,提供给用户灵活选择。

写入速度方面,对于垂直扩展,由于不同的介质之间存在写入速度和价格的差异,分层策略总是需要,另外,随着新硬件的出现,未来还有可能加层,比如,DRAM和SSD之间的硬件已经来了。水平扩展,对于计算存储分离架构,proxy迟早会加上。

计算速度,针对大数据量的实时性场景,有两大方向,第一是在TP系统上加算子。这些算子能够以类似大规模并行处理的方式去各个TP系统里面读数据,然后做计算;另一个方向就是改造AP系统。让整个系统看上去能够很快的处理TP事务。

“未来的数据细节会被越来越弱化,最终到用户面前的就是一个个的服务,这其中AI一定会贯穿其中,帮助用户智能决策。”林晓斌表示。

一个神奇的“S”点

对于数据成本,林晓斌认为,现阶段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公有云,因为公有云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未来,随着企业业务在云上的规模不断扩大,会存在某一个点,企业云服务的成本会超过私有云或者自建服务。

“S”点就是这个神奇的点

对于一般的企业应用,即使是在业务高峰期也没有超过S点。他们能够在业务周期内享受云带来的规模收益。

但当企业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成本的曲线逐渐上移,甚至超过了S线。云服务的弹性能力仍能够帮助用户节约大量的成本。 这时,原本将数据放在公有云上的企业,可能会将部分数据移到私有云或者自建IT基础设施上,形成混合云架构。

目前,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企业还处在S点以前,正在从“基础设施上云”迈向“系统和应用上云”,借助云计算低成本、高效率优势,优化自身企业的软件开发模式和运维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S点什么时候来,腾讯云数据库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迎接,并且已经在数据传输服务和支持混合云的通用SaaS方面增强能力积累。

来源:东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