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Linux有势 硬伤犹存

近日,Ubuntu Linux创始人Mark Shuttleworth在世界开源大会(OSCON 2008)上称,Linux的真正对手不是微软,而是苹果。众所周知的事实是,Linux一直将微软作为自己的头号对手,但随着微软互操作战略的实施,其与Linux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有所缓解。于是Linux又将枪口对准了风头正劲的苹果。这里,Linux给笔者的感觉是,在软件领域,谁火,谁能挣到钱,都有可能成为Linux攻击的对象和敌人。分析Linux攻击苹果的原因,按照Mark的解释是,苹果软件多数采用开源软件开发的,也有开源社区人士表示,苹果90%的软件基于开源软件开发,可能不到10%是属于私有设计,自主开发。现在流行的iPhone手机,其上运行的软件大多数都是开源软件。不过焦点就在于,苹果90%的软件是拿了开源社区的代码开发的软件,但迄今未听说苹果开源了某款软件(违背了开源的精神)。笔者通过这些到认为,这恰恰反映了Linux发展到今天依然存在着影响其发展壮大的硬伤。

首先,Linux总是认为自己具有庞大的社区,社区之中聚集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所以是最具创新性的。但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何谓创新?创新应该首先以创造商业价值为前提,如果技术再先进,但不能为企业或团体带来商业价值(也说明有市场)的话,这种创新无异于摆设,没有任何的意义。既然Linux是开源的,当然可以允许其他的企业或团体来使用,这里还是拿苹果举例,如果按照Ubuntu Linux创始人Mark所言,苹果软件的90%是基于开源的(应该其他的公司或团体也可以得到的),但为何苹果凭借着剩下的10%(苹果自己开发的私有的软件程序)获取商业价值,笔者认为,恰是这10%才是真正属于一个企业创新的核心所在,人家苹果当然不会随便贡献了。同样的道理,微软的互操作(与开源进行互通),但并不会开放关键的源代码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这关键的源代码才是微软的创新和商业价值所在。其实,一贯主张和大力支持开源的Google和IBM也不会开放其关键的源代码,尽管他们也声称自己的软件是开源的。因为这些成功的商业性公司都清楚,开放核心源代码,就意味着不可能获利。反过来,正是由于获利的驱使,才使得这些商业性的公司能够开发出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商业价值或者使得开源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所以说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是商业化的动力,使得开源社区总是充当着为别人做嫁衣的角色,并且始终与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能够带来商业价值的那10%)无缘。对此,微软董事长盖茨曾表示,GPL许可证导致的结果是,没人愿意(或能够)提高既有软件性能,如此一来,开源产业白白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错过了大量商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其次还是由于上述商业模式的缺乏,使得开源社区也日趋浮躁,反映到技术和产品上则是模仿,甚至是抄袭成风。近日,作为最大开源支持和投资者(自2000年12月,IBM就力挺Linux操作系统,2001年,IBM承诺给Linux操作系统投资10亿美元)的IBM在旧金山召开的“Linux World大会”上就声称,如果想看到Linux成为桌面系统,就应该使Linux操作系统更加“绿色”、并终止对Windows的拷贝。IBM同时指出,开源社区在如何提高Linux效率上并没有开动脑筋,它们需要做的是推出一些真正好用的设计。

从开源支持者IBM的言论中,可以感受到开源确实在走模仿Windows的道路,而且创新乏力的趋势。其实从目前走俏的Ubuntu(Linux的代表之一)操作系统看,其无论从界面还是系统文件结构,都越来越Windows化,而且开始像Windows那样随心所欲的安装软件。例如Ubuntu就集成了很多的应用软件,从而使系统变得较之前的Linux臃肿起来,这也就难怪IBM希望Linux能够更加“绿色”。与此同时,微软在近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0-K年度管理文件中称,目前越来越多的开源公司正加入到抄袭微软产品创意行列,这些公司无需承担巨额研发资金,因此能够以更快速度推出新产品。该报告还称,对于不少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公司来说(这里指的恐怕是类似于IBM、苹果和Google这样的公司),他们采用了开源软件模式来同微软争抢市场。他们首先对开源产品进行修改,然后再以低价销售给终端用户,并通过收取服务费用方式来达到盈利目的。这些企业不但无需承担大量研发资金,而且一些公司的产品是建立在微软产品创意之上。这些公司把基于微软创意的产品以低价或免费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由此可见,开源对于Windows的模仿非但不会在支持开源的商业公司面前买好,还有面临侵犯微软知识产权指责和诉讼的危险。

第三就是开源的应用仍旧匮乏。对此,微软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年度报告对开源软件的产品范围进行了评述,即微软产品所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高于开源软件,而开源公司的产品线范围相对较窄。IBM也认为,开源社区在创建运行Linux的专业应用上也有机会,在谈到这类软件的匮乏时,IBM称已经等得花儿已谢了。

最后就是开源的高调也会引起业内对于开源的不满。例如开源之前对于微软的攻击和近期对于苹果的指责,都会有意或无意间加深其与商业公司或企业间的矛盾,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带来威胁。因为这些商业公司或企业一旦进一步开源,加之它们自身的创新能力,会让开源最初攻击的目的(让商业公司开源,为其所用)适得其反。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看,尽管Ubuntu在桌面系统较以往的Linux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多合作伙伴和用户的认可,但放眼到整个操作系统市场,其还是处在有势无市(有发展势头而无实际市场份额)的阶段,而其存在的硬伤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的话,开源(例如Linux)的普及之路仍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