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幕。作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论坛还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界600余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主题,共同感受数字活力,共襄智慧发展动力。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显示,浙江省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居全国第三。截至2018年9月,杭州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全球第12位。近年来,浙大产业在校地、校企、校友之间形成资本黏合和互惠交流,撬动各类社会资本200多亿元。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陶国胜表示,浙江具备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重点骨干企业与落地应用和创新平台。浙江将进一步强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并不断优化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表示,杭州市率先孵化,进行产业布局、优先发展,在区块链、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杭州市将继续加强与的合作,发挥名校名城的人才优势、项目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
潘云鹤院士:长三角是AI和数字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在主题演讲时指出,长三角是人工智能(AI)和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很多人说,浙江既要抓数字经济又要抓人工智能,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在题为《人工智能2.0及数字经济》的演讲一开始,潘云鹤就给出了他的界定,“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园的关键时刻,敢于突破、勇闯该领域的“无人区”,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我国AI发展因地制宜。其中京津冀以基础理论、前沿共性技术为主,长三角区域在创新产业和服务上占优势,东三省则聚焦机器人和终端等智能制造,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智能运载工具、智慧水利等。
“长三角是一个各要素很平衡的地区,学者学术能力很强,企业发展速度快,所以我十分看好长三角。”潘云鹤说。
此外,潘云鹤表示,基于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社会新需求的爆发,互联网、移动计算、物联网等信息环境的巨变,以及大数据、传感器网、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目标巨变,人工智能正迈向2.0时代。
他指出,人工智能2.0技术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且已显现五点端倪:大数据上的深度学习与自我博弈进化技术相结合、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已经萌芽、人机融合增强智能发展迅速、跨媒体智能兴起、自主智能装备涌现。
“在人工智能产业化过程中,技术开发与商业模式研究同样重要,这样人工智能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赵春江院士:农业认知计算技术,是与绿色革命一样强大的颠覆力量
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振兴,也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
根据国际基金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目前人工智能在农业的应用是800亿美元左右。2017-2021期间,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2.68%。应用最活跃的是农业机器人,他们预计到2020年是111亿美元。主要包括农用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智能收获机等。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农业的应用展望。
“农业认知计算技术,是与绿色革命一样强大的颠覆力量。”赵春江院士说。
他举了几个例子。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大量有关天气、土壤等数据转化为知识,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将监测图像分析、物联网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联合,优化农场生产管理决策,节省时间,减少潜在人为错误。通过智能控制远程操作和无人操作,可以减少对劳力依赖,提高农民专业化生产能力。另外,农民聊天机器人还可以以个性化的方式与农民交流,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我国农业机器人在自动驾驶农机、植保无人机、挤奶机器人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化局面。”赵春江院士介绍,比如农机导航,通过控制算法,生成农田最优作业路径,有效降低田间作业重叠遗漏率。
他认为,根据现代农业特点,农业机器人不仅要帮农民下地干活,还要帮他们不断更新农业知识。
“我们要把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特点融合起来进行创新,这是我们的任务。”赵春江院士说,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农业作为一个板块,提出了三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解决人工智能智能化的装备,二是解决数据的问题,三是解决集成应用的问题。
“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集成应用,这种全案服务很有市场。现在很多大公司提供解决方案,以服务的形式,把产品和技术融进去,也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模式。”赵春江院士说道。
主题报告之后的分论坛上,让人工智能辅助监测运动健康状况、实现医疗可视问答,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等成为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的话题。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表示,面向未来,浙江大学将更注重发挥人工智能领域优质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不断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农业、智慧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司法、智慧教育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综合浙大报道网、杭州网、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