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晴
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这块“高产田”中,软件业表现抢眼。今年上半年,全市软件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21.6%;软件出口30.75亿美元,同比增长52.2%。更令人惊喜的是,从2004年起,软件产业对深圳GDP的贡献率就一直超过10%。在华为、中兴等大型软件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一大批成长性好、行业领先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已经成为深圳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生力军,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深圳软件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如何为这些“瞪羚”类企业营造更好的服务机制与成长空间?深圳已经“出招”。据市高新办有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从去年起,深圳高新区已开始关注并系统研究如何增强软件企业发展后劲的长效机制与创新机制。他们与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深圳高新区软件企业加速器建设和营运模式研究》课题,提出以服务高成长企业为核心,有机集合相关服务提供者、中介连接者、资源组织者及环境管理者等相关资源,服务于企业快速成长环节。通过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创新,建立起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建设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加速器项目。
8月12日,市政府有关会议决定,政府投资软件产业园选址高新区填海六区,将市政府原定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加速器两期并为一期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一次性建设,建设规模45万平方米。在这个专业园区内,入驻企业可享受管理、融资、人力资源等全方位服务。
“加速器”助软件企业腾飞
在深圳软件产业中,“瞪羚”企业为数众多。这类企业跟瞪羚一样,个头不大,却跑得快、跳得高。专家表示,在经历三五年的初创期后,“瞪羚”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需要大量资金,大规模生产需要厂房设备,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式。这些问题成为很多“瞪羚”企业继续高速发展的“拦路虎”。
在此形势下,我市在高新区内兴建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加速器,为软件企业提供快速成长的新机制。拟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加速器占地1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据市高新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加速器将通过国际招标进行统一规划,使其成为专为支持快速成长的科技中小企业而设计、运作的产业空间和综合服务体系,建成后可为200家左右具成长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提供进驻空间,解决约4万人的从业需求。“加速器的放大效应是惊人的,初步估算,建成启动后一年约可创造数百亿元工业总产值。”这位负责人说。
对入驻的软件企业而言,它们在园区里享受全方位服务,各种问题都可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园区有实验室租赁、中试服务、加工服务、测试服务、标准及专利等服务,这些公共平台可帮企业省去大笔技术开销。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加速器还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等金融服务。此外,加速器还提供多种延伸服务,如针对不同企业的知识产权、贷款融资、产品或技术代理经营、市场流通渠道,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商务服务;或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不同规格的展会,为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引进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财务(审计)、法律、管理咨询等服务。
全面启动软件外包公共支撑平台
如果说加速器是深圳软件业的一个中远景规划,那正在启动的软件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则让软件企业切实尝到了“甜头”。这个总投资5745万元的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服务外包信息、人才培训、技术等多方面的援助。
据深圳软件园主任徐绍禹介绍,软件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包含了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平台、培训平台、深圳软件园公共技术平台。多年来,深圳软件园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但是在面向全市软件产业服务方面还缺乏资源和手段。而正在建设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平台,将为政府与软件企业的沟通、信息服务、信息采集和挖掘等多方面搭建互动桥梁。该平台形成的一系列数据库资源,将成为深圳市软件企业资格认定、年检、项目申报、政府资助等各种政策优惠的基础数据源,为软件企业提供全面、综合的专业信息服务。
软件及服务外包培训平台则是投资最大的一个平台,它将整合全国35家软件学院及其它重点软件院系资源,面向深圳软件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进行人才实训为主要内容,以向企业提供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和面授环境、由企业自训和平台代训为主要方式,免费或者低价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正在建设的公共技术平台将于10月启用,它根据深圳软件企业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需要,主要提供测试和开放实验室两种服务。徐绍禹说:“开放实验室由IBM、惠普、英特尔、微软等国际主流厂商和中兴、傲冠等国内大型主流技术企业提供,所有技术平台对中小型软件企业完全开放。”由于测试工具价格昂贵,一般的企业无法配备,公共技术平台则可以完成软件开发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各种测试,最大程度减少中小型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