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海澜集团仍保持了稳健发展,营业收入从2016年850亿元,到2017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无锡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2018年海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0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4位,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服装企业第一名 。
历经31年创业,位于江阴市新桥镇的海澜集团成功走出了一条“一产的人,做二产的事,挣三产的钱”的转型之路。近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海澜集团仍保持了稳健发展,营业收入从2016年850亿元,到2017年突破1000亿元,成为无锡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2018年海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0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4位,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服装企业第一名。
海澜秉承着“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十年,以毛纺为主业,完成原始积累,突出产品技术的转型升级,营业收入过十亿大关,企业进入行业前十名;第二个十年,以毛纺为基础,以服装为支柱,向品牌经营的方向转型升级,营业收入过百亿大关,企业进入行业前三名;第三个十年,以实体经济为依托,以连锁经营与互联网相融合,品牌领航,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营业收入突破千亿。
“海澜之家”是海澜集团旗下男装品牌,也是中国服装界商业连锁平台新模式的代表。2018年底,海澜之家在全国已有近5000家门店,遍布全国各地。海澜之家总部已经没有一家生产工厂,没有一套生产设备和一名生产工人,而是把产能全部转移出去,着重打造服装产业链战略联盟。总部专注于企划研发、统筹管理、标准制定和业务培训,全力经营品牌,牢牢地把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采购合作”的形式,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分散的服装制造企业整合起来,并协同参与供应商的信息化建设、产品研发、面辅料采购、产品生产、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推进供应商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目前,海澜已整合了国内数百家服装生产商的产能资源,带活了一大批产业链前端的生产制造商,解决了全国10多万人的就业,海澜之家已从生产者成功转型为连锁经营的平台企业。
运用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是海澜之家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是进行物流仓储升级,实现从“人找货”到“货找人”。在总部建有近1000亩的物流园,14座智能化仓库,在仓库内根本不用“人找货”,而是每件衣服都沿着分拣台自己“走”到对应地区和门店号的包装箱中,实现自动化的“货找人”。海澜之家在每件衣服吊牌里都植入了一颗RFID智能芯片,通过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快速完成全国供应商货品的核验入库、智能化存储,再由SAP信息中心自动分析并生成配货数据,实现自动拣选和发货。物流园存储能力高达1.3亿件,年周转量近5亿件。每天可完成1000多门家店的配送,可保证5000家门店每周自动化配送货品两次。同时海澜之家SAP信息中心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带动产业链的高效运营。
二是采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从“我买了”到“我来了”。海澜之家门店已近5000家,SAP信息中心要对数以亿计货品的关联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已实现从仓储、货品调配再到门店销售等信息的全覆盖,根据消费者偏好,及时进行店铺货品精准地配置,让门店的货品安排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2017年,海澜之家进入东南亚地区,开启了国际化进程,为此专门开发了适用海外门店的智能信息系统,可实现货品报关、库存管理、POS收银、成本核算与总部的无缝对接,在信息智能化的支持下,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开设的五十多个门店开业运营顺利。
三是谋划战略布局,实现从“传统业态”到“新兴业态”。海澜之家抓住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机遇,聚焦个性化需求,将品牌的优势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实现了主要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及自媒体的多平台运营,为消费者提供了多触点、便捷化的多场景购物方式;借助微商城、抖音商城、美团外卖等新兴业态扩展新顾客;针对性推出“刺激战场系列”、“大闹天宫系列”等主题IP产品,吸引更多、更广的消费群体;开发会员服务系统,增强1384万会员的用户粘性。有效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优势互补、相互加持的全渠道发展。
三十载峥嵘岁月,海澜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始终坚守做大做强民族品牌的初心,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持续推动智能化平台的改造升级。未来,海澜将继续坚守主业,立足本土,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不竭动力,续写中国服装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