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深度|于伟:从职场新人到微软全球合伙人,是什么驱动他步步登顶?

于伟,中国科大计算机系本科,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专家,曾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全球合伙人,是微软升职最快的员工之一,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有逾18年的专业经验。

——《环球大佬-原力》《环球大佬-智慧》嘉宾于伟

《环球大佬》海报:于伟

一、专注目标,破解手写输入困境
2006年8月,于伟从马里兰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微软。当时微软刚发布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手写识别功能,也随之发布。

进入微软后,于伟选择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项目——手写识别。

什么是手写识别?你可能看到过身边有不少老人家在使用手机时,不用拼音和五笔输入法,只用手写——手写识别项目的主要用户就是他们。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们可能都无法正常上网。

于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将微软中文手写识别的准确率,从75%提高到90%以上。

中文手写识别项目准确率的提高,很不容易。此前,该项目团队耗时近3年,才将准确率做到75%。于伟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写这一成绩,其难度可以想象。

75%的准确率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用户每写4个字,就会有一个字识别错误,效率低下。如果提高手写识别的准确率,就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一个现实的好处是,可以方便他们与子女随时在线聊天 。

于伟长期在美国工作、生活,如何通过在线工具自由方便地和他沟通,在他年迈的双亲那里,也是个痛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于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还找到世界各地的教授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他把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全部试了一遍。发现任何一个新算法,任何一个可以尝试去做的新实验,他都会马上进行测试,并在拿到结果后再次召集团队成员分析结果。

天道酬勤,用这种方法,于伟团队迅速将手写识别的准确率,从75%做到了78%,80%。接着是85%,88%!随着准确率提高,越往上走,难度越高。但是紧接着,他们做到了90%,92%,94%,96%—

历经数百轮周而复始的实验和论证分析后,他们竟然将手写识别的准确率提高到了98%!这是从来没有人创造过的历史。

时隔多年,在接受《环球大佬》项目总制片人、主持人武卿采访时,于伟依然难掩兴奋。他说,“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工作可能需要3到5年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我们成功地,把它压缩到了3个月。”

为在手写识别项目上的突出表现,于伟获得了微软“金星奖”,并收到了比尔·盖茨的表扬信。不过,最让他觉得幸福、踏实的是,自己的工作切切实实改变了千万人的生活。

于伟: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就不会用拼音输入,没有办法使用搜索。别的事情可以用鼠标,但是搜索没法用鼠标完成。自从有了手写输入,他们也可以上网搜索了,生活一下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始搜各种菜谱、各种好玩的东西给我看,我觉得非常满足和骄傲。

武卿:不可思议。我在分析手写识别这个项目后,发现你的性格当中有一点特别好,用我的大白话讲,就是特别地“耐磨耐造”。

于伟:抗造、抗踹型的。

武卿:你觉得自己能在3个月内,将手写识别的准确率提高到98%这个程度,主要靠的是什么。是厚积薄发?极为专注?还是有其它的东西?

《环球大佬》剧照:武卿

于伟: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

武卿:反映在哪几点上?

于伟:第一是目标,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给自己设一个目标,然后才会去做。第二,我做事的时候不拘一格,会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有的文章上写得好的东西,我都会拿过来试一遍。

武卿:我觉得这也是个功夫问题,在投入度上,简直是不遗余力。

于伟:最后,在试的过程中,我会很快分辨发现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哪些需要改进。换句话说,就是我当时把所有资料里说的、能够学到的东西都用了,是可以做到92%。但是,在92%的基础上,我又加了很多个人的创新,最后才做到96%、98%。

武卿:对于这个项目的成功,你有没有什么总结,可以对别人分享?

于伟:我觉得从这个项目上学了几点:

第一做事要有passion,要有激情。

那段时间我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以上,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我觉得能够支撑我的所有力量就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有意义,我有激情在里面。有时做梦我都在想着怎么提高识别准确率。“热爱”,就是我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做事一定要集思广益,有时你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自己闭门造车。在做这件事之前,我先读了很多文章,看看在这个问题上,别人都是怎么做的,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不是主流方法?最好的方法能做到什么程度?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尝试。

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我就会直接找文章作者讨论,问对方:为什么我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有时作者会告诉我一些新的东西,因为有些细节文章中没写。果不其然,我把那些细节填补进去之后,效果就出来了。

第三一定要相信自己做的事,并且给自己设一个比较高的目标。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比尔·盖茨曾说,人会高估自己一年能做成的事,但是会低估十年能做成的事。我当时就给自己设了98%,因为业界能做到95%,我就设98%。如果你能把目标设得高一些,可能就会激发你做得更好一些。此外,在工作中要认可自己,鼓励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别人的鼓励。

《环球大佬》海报

二、逆境翻盘,挽救持续亏损的必应广告


2009年,Windows 7发布之后,热爱挑战自我、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于伟,从Windows项目团队转到了必应团队。

起初一年多的时间,于伟主要负责必应商品搜索的分类和排序算法,并因卓越表现再次获得微软金星奖。2011年初,于伟因家庭原因调回北京,并于2011年下半年自告奋勇地加入亏损已久的必应广告团队。

必应广告,是依托于必应搜索的微软全球化网络营销服务,目前已覆盖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必应广告从2005年诞生到2011年,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2011年,亏损达到顶点,亏损额高达25亿美元。

必应广告团队的很多人,都觉得看不到任何希望:努力了这么久,必应广告没有一点起死回生的迹象。当时有人这么说丧气话:“谷歌实在太强大了,必应应该会一直亏下去吧!”

哀鸿遍野。

可是于伟却在其中看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他在采访中对武卿说:“手写识别项目之后,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件更有影响力的事情,而必应广告,就是我想要的那个机会。”

必应广告究竟为何会连年亏损?经过研究,于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首先,当用户在搜索一个东西时,广告主会通过匹配用户输入的信息来展示自己的广告,但问题就在于,用户输入的信息与广告主提供的广告词非常不一样,广告主并不知道用户会输入什么东西;

第二,即便用户的输入跟广告主提供广告词是一样的,出现的广告也良莠不齐,用户在无法甄别广告质量的前提下,购买欲也不高。

简单来说,必应广告数年来在广告市场接连惨遭滑铁卢,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用户搜索意图与广告的匹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于伟认为,用户搜索和广告都需要建立在深度理解上才能去做精准匹配,这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用户每搜索一个东西,系统都需要将与他意图最匹配的广告給找出来。

拿中国来说:泱泱大国,十多亿人,每个人的输入习惯都不一样;你还需要把上百亿的请求放在上千亿的广告里面检索一遍,找到最合适的广告,给用户展示出来。如此巨大的搜索量,光凭人工是根本不可能完成。

于伟想到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于伟:“尽管用户输入千变万化,但是每个广告的内容和意图是明确的,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来表达。在搜索过程中,系统会先把用户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然后系统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就可以大大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匹配度。”

基于这个方法,于伟利用必应强大的数据库里的各种“知识”,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对知识进行抽取理解,并建立了一个端到端的大数据系统。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个系统能够让任何原始数据进来以后,经过多轮的处理后变成“成品”,可以直接在线上使用并帮助系统做各种优化,包括用户意图理解,广告匹配,以及智能推荐等。

从知识抽取,到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于伟和团队创造的这一套流程,可以使每个广告、每个搜索都能在短短的几毫秒内实现精准匹配、获得实时反馈,并且开始真正将数据转化为生产价值,做到在深度理解用户意图的基础上,解决他们的切实痛点。

武卿:必应的情况非常复杂,你解决这个问题,中间用了多少年?
于伟:总共不到两年时间。其实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找到解决方法并且开始去做 了。这个过程中,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整个系统、整个平台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平台从非人工智能驱动变成由人工智能驱动。

必应广告也从2011年亏损25亿美元,熬到了2015年首次实现盈利。十年的时间翻了个番,呈现出一个“倒三角”模式的增长。

武卿:这个问题解决就是靠人工智能?

于伟:人工智能跟大数据。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只有几条路可以走出去,其它很多别的路都是沼泽。你知道自己必须快速走出去,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可能狼就会来,你会怎么办?

我们当时就处在这个状态,非常焦虑,非常急,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以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去探索去趟路,趟路的过程中你既不能跑得太快,也不能跑得太慢。

为什么我说人工智能帮助了我们呢?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去试,一步一步往前趟,很快便把适合我们的路找出来了。

武卿:在解决这个大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感悟都有哪些?

于伟:第一,你要坚信,你要相信你能做到。我经常告诉自己的一个话就是if you   don’t try,you don’t know,试试就知道了。

你要坚持,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很多情况下,一件事一旦你做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有灵感,就会形成一个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搜索广告其实就是知识积累,就是看谁积累知识更快,更高效,以及知识运用更高效。

《环球大佬》剧照:于伟

第2在做的过程中要不拘一格,真的敢于创新。不要别人说这个东西不行你就觉得不行,一定要做一些创新性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过去很多年都在用传统的机器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深度学习技术,并于2014年第一次把深度学习成功用于广告意图理解与匹配,带来巨大的商用价值以及对业界的长期影响。

第3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的强大不在于人数多少,而是内心强大,敢去斗争,敢去创新。

从2011年的“亏损25亿美元”,再到2015年的扭亏为盈,于伟带领团队仅用2年多的时间,就成功助力必应广告起死回生。当时,于伟参加工作还不到10年。因着于伟在手写识别和必应广告上的卓越贡献,2016年,于伟成为微软公司全球合伙人。

三、拥抱AI,示范如何正确吃“大闸蟹”

在做手写识别项目时,于伟用的就是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只是那时人工智能的概念还没火起来。

十几年后,人工智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在全球范围内,也迅速火了起来,许多国家跟风而上。但是在中国国内,AI的发展依旧面临诸多痛点。

第1如果将AI比作“大闸蟹”,都知道“大闸蟹”好吃,但很多人确实不知道怎么吃;第二,知道如何吃的人,很多不愿意分享;此外,AI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导致失业率提高,一大批失业人群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伟应邀到中国移动的客服部门参观。期间,他仔细观察了客服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量。他发现客服人员在两个小时内,竟然要接50通电话,挂完电话,客服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喝水。

于伟认为,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应该由机器承担,人类应该更多专注于去做创新性的、需要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工作。可能有人会认为,如果AI能代替诸如客服这类工作,那中国社会必将有大批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

对此,于伟持反对意见。“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这份工作没有了,他们会找到更重要的事去做,这些事情是社会更需要他们去做的。中国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享受人口的低成本红利,但如果再不变革,我们的竞争力可能就会变成软肋。

现在,东南亚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1/3-1/4,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的竞争力正逐步丧失。中国移动有10万客服,人工智能要做的不是将这些客服全部替代,而是如何为客服人员在工作中提供更好的工具,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工作,更好地与客户沟通。

如果有了AI的帮助,可以让他们从一小时接听20个电话,变成一小时接听10个电话,这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大大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于伟说道。

同时,于伟指出,客服其实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领域,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把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运用到他们的很多业务中才是关键。

于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甚是看好,他说:“人工智能将给这个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多个行业都将面临颠覆:不管是纵向的金融、医疗、制造,还是横向的营销、客服、人事等都会被颠覆掉。这真的是一个大时代,这对我们这些做人工智能的来说,可能是最好的时候了。”

可是于伟在走访国内外众多企业后发现,中国乃至全球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享受到人工智能的红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人工智能,且人工智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使用的门槛过高。

武卿: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对于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于伟:如果我们积极拥抱并采纳人工智能,我们会在接下来十年到二十年赶超美国。

武卿:具体来说呢?

于伟: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赶超美国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因为中国有强大的政府,巨大的投入,以及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跟数据,而投入、场景、数据是人工智能必须的养分。

关于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上面的应用或者是商业化,从目前来看,头部企业的实力很强,比如说BAT,但绝大部分企业还是处在非常早期或者说还没有开始的状态,对他们来讲这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会。挑战是说如果他们不能够去拥抱人工智能,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难过。如果他们能够拥抱人工智能,接下来他们就有可能弯道超车。

武卿:那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我们知道AI但是我们自己没有做AI,或者没有拥抱AI,我们的日子会很难过吗,为什么会这样?

于伟:如果企业不能积极地拥抱AI,接下来日子会很难过。想想AI是干什么的?AI是用来赋能的,提高效率并帮助你创新的。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极拥抱AI,他们的效率比你高很多,如果你做一件事需要十个人,他们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人,你可以想想你的成本跟人家的成本如何比?你的竞争力哪里来?

再比如我们的制造业,以前我们制造业的优势是我们拥有大量低成本劳动力,现在这些活大部分都是机器人来做了,不需要人了,所以很多企业都搬回了美国,比如富士康也在美国开厂了,这对我们的制造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所以说,如果我们自己的企业不能够积极地拥抱人工智能,这会导致在效率上和生产力上会一直落后于对手,竞争力会越来越差,慢慢地就会死掉。

我再举一个例子,此前有权威机构做过一个调研,他们调研了几百个CEO,其中超过80%的CEO认为数字化转型迫于眉睫,但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是相辅相成的;还有超过50%的CEO认为他们现在的商业模式在2020年将不复存在,如此短的时间如何帮助他们转型呢?答案还是人工智能。

采访中,于伟笑言曾经的自己一直活得比较像唐吉柯德,总是生活在理想化的层面中,但自从接触了人工智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后,他突然间就对生活拥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

他说:“对我来说,我当下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授人以渔——把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降低,让人工智能的使用变得更简单、更容易,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场景和业务可以被人工智能赋能,让那些想创新的企业借力人工智能去做创新,想变革的企业借力人工智能去变革。同时,我还要希望培养和帮助更多的人,或者启发更多的人开始拥抱人工智能,让每个企业,或者说每个想变革的企业,都能够拥抱人工智能、享受人工智能的红利。”

人说四十不惑,于伟起初是不太相信的。真的站在了四十岁的门槛前,于伟突然间感觉一切都清晰了。对他来说,他要肩负让人工智能在中国更快、更好落地这一伟大使命,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他说,日复一日做一件事可能真的很乏味,但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灵感、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厚积薄发。

目前于伟已经离开微软,找到使命的他,将永远行在逐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