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 中小企业对刀片服务器不感冒

以前经常说国外的企业来到中国会水土不服,市场策略和推出的产品不被用户认可,最终铩羽而归。在服务器领域,这一幕似乎正在上演,市场与厂商最初设想的情况相差很大。

刀片服务器成为市场明星

众所周知,这几年服务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全球机架式服务器已经成为了主流,而且多核已经取代了原来的单核系统,成为了所有机器的配置,单核已经不存在了。在中国,服务器的厂商也紧随国际大厂和上游处理器厂商的步伐,推出了相应的多核产品。整体的产业格局调整和变化,让国内的厂商和经销商很是疲惫,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有的平台产品不能互相兼容,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投资也很难得到保障,整个服务器产业已经出现了难以经营的局面。

也就是在这时,服务器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焕发了让多数人羡慕的光彩,那就是刀片服务器。关于刀片服务器的概念,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说一说这几年刀片服务器的发展情况吧。

刀片服务器从2000年底在市场出现后,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最初是厂商做出样品然后向用户做宣传,市场上面声音很大,但是并没有真正铺开。原因是产品的价格很难让用户接受,而且很多实际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产品的兼容性问题,如何有效处理散热和降低噪声等等。这样,就从大肆宣传到了一个沉寂的阶段。厂商开始反馈用户的实际需求,研发更适合用户的产品,而不把重点放在市场宣传方面。到了2005年后,刀片服务器的市场再一次启动。销量逐渐上升,用户越来越多,市场的反馈也不错,更多的厂商介入到这个产品中去。到2007年,Intel也宣布要研发新的刀片架构服务器产品,使得原有的由惠普和IBM主宰的市场格局产生新变化。而Intel介入的,恰恰就是他们成为中小企业刀片服务器,这个策略真的会让刀片服务器普及到中小企业的手中吗?

中小企业市场的复杂性

将一个产品投入市场,那就要研究这个市场中用户的需求。当我们仔细分析中小企业市场时,发现其非常复杂。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

显然,这其中既包括了几十到数千人的正规公司,也包括了两到三人的个体工商户。分布地域呢,当然是整个神州大地。行业和服务类型更是样样齐全,从农业生产到加工工业、从传统服务到高科技以及外贸出口。这么大的群体,不可能就用一个简单的中小企业来概括。因为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策划产品更不能一刀切。在我们的厂商宣传的中小企业市场时,我们就发现与用户的理解就产生了分歧。甚至国内的厂商和国际厂商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经销商和厂商的理解也不一样。比如,在IBM的眼中,国内的银行业只有不足七八个大银行,其它都算中小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就不能这么认为,比如用友或者瑞星,不会简单的将一些大家熟知的银行称为小企业,当然经销商就更不可能这么划分了。这真有点小时候学小马过河的味道,河水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是观察者的角度不同,松鼠认为的很深在老牛眼里刚刚没过脚面。因此,深处市场中的参与者不能简单用自己的概念来理解IBM等厂商所说的中小企业。比如那些数千人的钢铁厂,炼油厂或者超市,在他们认为就是小企业,但是我们常规的想法他们年产值都过亿,怎么会是中小企业。

所以,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讨论中小企业的产品或者需求,要不,说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有点鸡同鸭讲的味道。我们这里讨论的既不从国家的条文规定,也不采取美国公司的方法。而是看三项指标:第一,企业雇佣人数,雇佣人数在150以下,都认为是小企业;雇佣人数在150~500之间,认为是中型企业,500人以上是大企业;第二,企业的年产值,年产值在1000万以下的都归为小企业,年产值在10000万以下的都归为中型企业,年产值在1亿以上的都归为大型企业;第三,IT建设规模投入,企业拥有30台主机(指运行主业务的服务器)以下算小企业,30~100台主机算中小企业,100台以上算大企业。三个指标不是必须完全满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因在于,我们的第三个指标是跟信息化建设有关系的。比如,东北某大型农场,前两条都满足了大型企业的标准,但是拥有的主机非常少,不能认为是大型企业。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就是这样,所以这三条还要再权衡。

如果我们像上面这样对概念做了定义,就会发现,IBM说的中小企业与我们的理解偏差太大,在他们的眼里,大型电子集团康佳海尔都是中小企业,而这些公司在我国都可以进100强!而我们经常理解的soho办公啊,几十人的小公司啊,都不适合用刀片服务器。至少,笔者没见过这样规模的公司有采购刀片服务器的意愿,甚至他们对刀片服务器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中小企业刀片的问题

说到卖给中小企业的刀片服务器,就要知道中小企业刀片服务器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众所周知,刀片服务器是服务器中计算密度比较高的机型。他们在8~10U的机架空间中,可以放置10~16片的服务器计算刀片,算下来是传统机架服务器的一倍。而这其中还包括了交换设备和简单的网络存储设备。现在针对中小企业的刀片服务器则在机箱中放置6~8个计算刀片,可能是考虑到中小企业能够一下子用满10片以上的用户不多的缘故吧。但是,这样的设计马上就让刀片服务器的优势大打折扣,它的计算密度的优势就不存在了。原来想采购3~5台服务器的用户,今天如果采购了刀片服务器,还为此买了个机箱,恐怕他们一时不会把这个钱先这么算计的。这样平均下来,还没有买机架服务器来得省心。

当然,除了这些,用户还有针对产品的担心。有家中小企业的网管跟我讲,由于业务的发展和成本需求,他们一直在关注刀片服务器。前几年是IBM和惠普的产品更多一些,今年推出了Intel系列的产品,但是各家的产品都不兼容,大都也不太适合中小企业用户,首先是电力供应问题,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大都在写字楼里办公,没有专门的机房,墙面电力系统无法为服务器提供标准的电能。因为没有专用的机房,刀片只能放在办公环境里,产生的噪音也令人无法接受。他表示,如果厂商想抓住中小企业用户,就必须对产品进行改进。

关于刀片服务器的技术设计和标准问题,曙光服务器的技术支持部总经理邵宗有表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刀片厂商在I/O、存储和能效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这些性能的提升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各种业务的需要。因此,从机架服务器转移到刀片服务器更容易配置和管理。“现在,每个刀片都可以与以太网端口相连。这使得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服务器的虚拟化成为可能,过去没有那么多的端口可以使用” 。他说,大体上,机架服务器与刀片服务器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实际上两者是非常接近的,刀片比较容易增减和单独进行修理,因此对业务中断引起的影响也最小。”

业界对刀片服务器的技术总是把刀片互插作为刀片的标准衡量依据,甚至认为是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其实,这个问题有些牵强,想想打印机或者手机,墨盒或者电池不也是不互相兼容吗,为什么我们不呼吁厂家统一呢。所以标准的统一并不是最重要的产品问题,毕竟,用户不会没事将IBM的刀片想插到惠普的机箱中去。因为服务器本身是一个系统,割裂去看内部部件的厂商通用性意义不大。

应该说,刀片服务器出现仅仅八年,可以说怎么成熟也还是新生事物。它不可能非常完美,而中小企业对新事物的追捧本身就热情不高,这不光是因为资金有限,技术储备也是一个问题。他们更加喜欢自己司空见惯的事物,刀片服务器,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太冒险了,万一被它刮伤了怎么办,毕竟,国内的厂商对这方面的经验也不是很多。

难怪深圳市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竹茂说:“关键还是看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宝德服务器在南方地区服务了众多的中小企业用户,他们深知用户的心声。马总表示,从塔式到机架,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机架和塔式服务器相比,为用户带来了性能、功能以及能效方面的极大提升,彻底改变了数据中心的格局。而刀片较之机架,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虽然刀片最大的特点是节省空间,但是同1U机架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很多用户都意识到这一点,例如Google,在采购服务器时还是主要选择机架服务器,这也可以看出用户对于刀片的态度。

让时间去告诉我们答案

不管中小企业刀片服务器发展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中国的中小企业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折,信息化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我们相信,好产品,用户就会帮忙宣传的,而能够生存下来的产品,肯定是善于倾听用户的意见而不断完善功能的产品。

毕竟,刀片服务器还是新生事物,它本身也在发展完善,只能用时间来检验了,毕竟,不能指望一个产品同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