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成就媒资系统 推动贵州电视台“历史重现”

      存储在线 9月4日消息:7-8万个小时,历经贵州近40年历史的珍贵镜头,正在以每年5000个小时以上的进度被抢救、恢复。贵州电视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谢家谊称,这是贵州电视台“历史重现”的重大工程。
  
      不久以后,贵州电视台的观众们将能够看到更丰富的,早期拍摄的珍贵历史资料;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也只需在电脑中输入几个关键字,就立刻可以浏览或者下载某段重要的历史素材,而不必在磁带库里埋头苦寻或者担心资料损坏。这就是贵州电视台目前正在与IBM合作建设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带来的重要改变。
  
      提到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意义,贵州电视台副台长谢家谊评价道,就像考古发掘一样,这是一项使贵州电视台近40年拍摄镜头记录下的历史片段得以重现的工作。这项工作什么最重要?除了对软件系统有极高的要求之外,硬件系统更要求稳定快捷、方便易用。如果系统经常出现故障,不但影响使用,其中保存的宝贵素材和节目文件也容易被损坏,反而起不到保护珍贵历史素材的作用。谢家谊介绍,现在系统选用的是IBM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一方面IBM是个国际品牌,在国外有过与CNN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又帮助中央电视台成功建设了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的磁带库,而且IBM在磁带库、磁带机、网络存储、存储软件等方面都有十分成熟的产品和方案;另一方面,IBM的产品在稳定性、扩展性和性能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用起来让人放心。谢家谊说,虽然是第一次接触IBM,但发现IBM团队业务精通,也很敬业。
  
      谢家谊1983年进入贵州台工作。从最初的电缆传输和微波发射到后来的卫星电视,从模拟磁带到数字磁带,24年来亲眼目睹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进步和贵州台的技术更新。他介绍说,以前贵州台条件比较差的时候,几十万盘大小不同、制式各异的胶片、磁带都装在大铁柜子里,占用了七、八个大房间,寻找素材要先检索卡片、然后再找到对应的磁带或胶片,这项工作常常需要花费半天、或更长的时间。更大的难题是资料保存,温度、湿度不合适容易导致潮湿、发霉,反复使用也容易造成磨损,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画面的质量和资料的寿命。“资料损坏给台里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有一些珍贵的资料片是拿钱买不回来的。”谢家谊说。媒资系统建成以后,像几十年前的黄果树瀑布这样特别难得的资料镜头都会得到抢救,并且可以多次浏览和下载,而不必担心对磁带和画面的磨损。
  
      在IBM的支持下,贵州台重现珍贵历史的梦想得以顺利实现。据谢家谊介绍,今年计划往媒资系统里存储的5000个小时节目已经完成了一半,以后还要争取每年递增5000个小时。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按照谢家谊的思路,整个媒资系统项目完成后,贵州电视台就可以将播出网、编辑网甚至是办公网融合在一起操作,使前台的播出和后台的编辑均可实现网络化运转。不仅如此,媒资系统今后还可以扩展支持最新的IPTV等技术。而各种网络系统的搭建和接口,还需要与IBM继续合作。
  
      在未来的电视行业中,一个电视台最大的竞争力可能不仅仅是它拥有多么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制播手段,更在于它是否拥有丰富的、不可复现的音视频节目和素材资料。因此,IBM的产品在资料保存和再利用方面的保驾护航就显得特别重要。谢家谊表示,作为集音像资料收集整理、存储编目、检索使用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媒资系统,建成后将在贵州台的节目制作、社会有偿使用、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更广泛的作用,那些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的珍贵的历史瞬间将会得到更大的用武之地。
  
      谢家谊介绍说,媒资系统是全台受益的大方案、大系统。台里的态度是只要有资金,就会在这上面投入。“贵州电视台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台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明年7月1日就是贵州电视台40年的大庆,谢家谊希望,贵州台的未来,能够比那些精彩的历史镜头焕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