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发布。
规划提出, 到2025年,湖南数字经济规模将进入全国前10强,突破2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15.8%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5%,其中数字产业化总量突破7500亿元,产业数字化总量突破17500亿元。
为此,未来五年,湖南将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开放共享、保障安全的发展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个坚持、四个着力”总体思路,紧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这一主线,依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着力打造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力量。
据介绍,2018年,湖南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8970亿元,占GDP比重24.6%,全国排名第十二、中部地区第三;同比增长14.6%,高于同期GDP增速6.8个百分点。拥有“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高压高功率密度IGBT芯片及其模块等自主创新重大成果。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3家、“全国软件百强”1家、“全国电子百强”1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市企业达20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87家。
2018年,湖南省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为227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达到2169.9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751.2亿元。移动互联网较2013年增长14倍,营收达到1060亿元。
全省产业数字化规模为6700亿元。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16个企业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家企业纳入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全省“上云”中小企业达20万余户。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迅速,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优势突出,打造了“湖南品牌”。
政策体系也初步形成。2018年,湖南出台了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发布了工业互联网APP、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创新、超高清视频等产业行动计划,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截至2019年底,湖南建成移动通信基站36.1万个,省内所有城区、县、乡、行政村以及92%自然村实现4G全覆盖。5G部署步伐加快,省内已完成2613座5G基站建设。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及40多个大数据中心相继投入运营。
为实现上述目标,湖南将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创新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强化数字经济信息安全、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作为主要任务,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创新数字经济治理模式、强化数字经济信息安全、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重点建设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产业提升工程、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壮大工程、集成电路产业成长工程、超高清视频产业培育工程、移动互联网产业提质工程、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物联网产业强基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工程、大数据产业促进工程、区块链集成应用工程,并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资金支持、建设人才队伍、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信息消费、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方面采取措施予以保障目标的落实。
其中在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业方面,将力争在CPU、GPU、DSP、SSD、4K/8K、5G等高端芯片产业化上实现突破,壮大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发展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设备技术,提升集成电路国产化装备和成套建设能力和水平。同时,布局新一代半导体产业。推动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重大项目,构建完善产品链,促进氮化镓和碳化硅器件制造技术开发,发展器件级、晶圆级封装和系统级测试技术,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加快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推进功率半导体器件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探索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路径,形成以设计业为龙头、特色制造业为核心、装备及材料等配套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功率器件中心、第三代半导体重要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和装备特色集聚区。
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工程将重点围绕信息通信、工业电子等应用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语音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智能装备和智能终端等嵌入式系统,同时发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带动汽车电子、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等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无人驾驶、远程智能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