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内杀毒软件市场进入网络战国时代

      奥运后的360终于发飙了,周鸿?决定扛起法律的大棒教训一下所有的造谣者,而且要直捣龙潭虎穴,他认为近几天辱骂诋毁360的声音是由幕后的黑手,来自国内另一家杀毒软件公司瑞星所推动的,因此将瑞星和另一家IT网站告上了法庭。

  不过这也是事实,自从周鸿?宣布推出自己的免费杀毒软件之后,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动了别人盘子里的蛋糕。不过周鸿?认为"杀毒软件现在早已经是基础服务了。"所以执行免费策略是回馈网民和用户的措施。于是一场由新加入的"冒犯制造者"搅动的口水与法律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随后,国内杀毒软件市场一时间涟漪四起,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攻击360,当然也有攻击那些收费杀毒软件的。从看客到枪手这场论战吵得不可开交,互相指责 对方发动软文攻势与卑劣手段,从揭短、互相误杀到谩骂,将杀毒厂商所有的面目都直接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不过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几乎从360到瑞 星,所有的杀毒企业的形象都因为这场争论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损伤,没有一方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赢家。

  杀毒新枭雄

  8月底的最后几天,奇虎360突然宣布状告瑞星和中关村在线,这一举动激起了网民对于杀毒软件是否真的可以免费的新讨论。各方的言论从企业行文上升到企业领导者的人品评断,但其实争论的核心依就是杀毒软件该不该收费的这个问题。

  在早期,周鸿?推出360时,仅仅只是一个流氓插件卸载工具,可以说对目前杀毒圈里的任何大佬们都不构成任何威胁,不是对手自然没有人发动各种攻击。不过,随着国内打击流氓软件的声音越来越强,软件中的流氓软件开始逐渐减少,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将口碑作为了发展的优先因素。

  正因为查杀流氓插件的空间太小,而且在不断的萎靡,周鸿?开始让360求变,查杀木马成为他最早寻求突变的领域,之所以选择木马,我猜想主要原因还是360当时没有自己的技术梯队,原有人手做查杀流氓插件还勉勉强强,但是做真正的病毒查杀就需要人才的积累了。所以周鸿?选择了木马这个模糊而宽泛的领域。

  不过即便是做木马的查杀,360仍然暴露出了技术不足的问题,早期被网民讥讽的按照文件名查杀病毒,估计原因就是因为自身技术实力不足暴露出的短板。但周鸿?对市场的分析和把握能力相对较好,加之自己本身就是程序员出身,相对于其他只重视商业手腕的企业高层来说,周鸿?对技术与人才还是相当重视的,也就在技术缺陷暴露之后,周鸿?就开始加强了关于360技术梯队的建设,也是在此之后,360安全卫士的性能才开始被公众认可。

  其次,周鸿?在发掘合作伙伴方面很成功,在360暴露技术缺陷后,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默默无闻,仅仅在欧洲些名气的国内老牌杀毒团队–安天。安天是国内较早的研究病毒的公司,在业内拥有比较好的口碑,但是由于他们一直关注于企业和大型网络的全网终端保护产品,因此在软件方面一直没有去着重宣传。而且安天研发的木马查杀软件"Antiy Ghostbusters"在欧美共享软件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病毒库。

  但是安天似乎并不重视Ghostbusters的国内市场,因此这款已经在欧美有相当数量的用户使用的木马查杀软件一直没有中文版,以至于国内很多汉化作者制作这款木马查杀软件的汉化版,并名为"捉鬼队"。当然后来安天也推出了中文官方版的Ghostbusters"安天防线",但是似乎在宣传方面一直没有太多的更近,只是用它默默的发展用户。于是,安天就这样成为了纳入周鸿?视线内的第一个备选合作伙伴。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战略,依靠安天在病毒特别是木马查杀方面的成熟经验,360迅速改变了自己的形象,逐渐开始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特别是在木马病毒成为病毒主流的互联网时代,在木马查杀上的新优势,也让360改变了以前杀毒能力差的形象,网民开始逐渐接受了这款软件,周鸿?完成了从"流氓软件制造者"到"反流氓软件先锋"的蜕变。

  利益的导火索

  在360和瑞星的这场升级到法律的口水战中,360方面一直大呼杀毒作为基础服务应该收费,而杀毒厂商认为杀毒是一种商业行为,想用户收取服务费用,显然是理所应当的。双长吵来吵去最关键的词汇最紧密围绕的依然是利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360展开文攻武斗的只有瑞星一家,国内包括江民和金山在内似乎都无意去评判360的免费杀毒软件,也没有对360的免费措施作出任何行动上的回应,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瑞星成为了360唯一的反对者呢?

  从目前各方透露出的信息显示,让瑞星与360结下深仇大恨的诱因似乎是因为今年七月份360误杀瑞星杀毒软件,这次时间之后,瑞星就一直在批判360耍流氓。但是仅仅以一次误杀,让两个之前有合作往来的伙伴变成仇家,似乎太过于勉强,况且在此之前,无论是卡巴斯基还是赛门铁克都发生过误杀事件,卡巴斯基也成误杀过瑞星,但是各方最后不了了之做了收场,唯独瑞星和360的事件让双方似乎都撕破了脸。

  目前网络中网友对于360状告瑞星事件的猜测或多或少有些恶搞的色彩,根据某IT网站的调查显示,对此次事件原因猜测最多的竟是怀疑这是一次瑞星联手360一起搞的公关行动。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因为虽然通过这次事件,让公众将视线转移到了两家公司之上,但是对于这场已经上升到公堂对簿的口水仗而言,双方的形象都会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对于成熟的公司而言,该事件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因此怀疑两家公司依靠口水仗吸引眼球的猜测基本不成立。

  其实此次事件之所以愈演愈烈,导致双方最终闹到法庭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对于国内杀毒软件市场利益的争夺。360依靠和卡巴斯基的配合宣传,让卡巴斯基短时间内成为了目前国内使用量最高的杀毒软件之一,360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瑞星萌生了和360进行合作的念头。但是由于瑞星的卡卡和360这两款产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导致了合作的双方可能一直存有戒心,因此瑞星和360之间的合作并没有像卡巴斯基那样推进的神速。

  在与瑞星谈合作的过程中,周鸿?又再一次高明的为自己挑选了一位出色的合作伙伴,BitDefender。BitDefender一直是全球最优秀的杀毒软件公司之一,虽然它一直没有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但是由于前几年它被评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杀毒软件,所以在中国市场中口碑相对较好。周鸿?选择BitDefender显然是在延续自己在安天那里获得成功的另一次演绎。但是和BitDefender的合作也让360彻底和瑞星走向了决裂。

  本来产品之间的冲突让360和瑞星天生就存在隔阂,在一定程度上,瑞星卡卡就是360的直接竞争对手,两款软件无论从功能还是面向的用户群基本完全一致。瑞星卡卡所走的免费策略在争夺360安全卫士的占有率,而360免费杀毒又让瑞星杀毒不得不让出自己的市场。而在瑞星与360合作结束后,360的误杀动作更是激化了这种矛盾,瑞星随后对360展开了文化批斗。不知道是瑞星有意为之,还是瑞星公关的枪手文感太差,总之瑞星批判360的部分文章到最后成为了对周鸿?的人身攻击,而将360痛骂的一无是处的言论让许多网民对360安全卫士的性能开始有所猜疑,利益与恩怨成为彻底激怒周鸿?走向法庭的导火索。

  杀毒软件的暖冬?

  360和瑞星的口水仗虽然打得昏天黑地,但是这两家公司似乎在一个问题上还是存在一致性的,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虽然IT行业面临新的冬天,但是在反病毒领域,目前还没有冬天,即便是冬天,也是一个幸福的暖冬。然而,事实或许并不像这两个已经反目的仇家所言的那样。

  众所周之,奇虎360目前完全依靠免费来吸引用户,包括他们推出的所有产品,全部都是免费让用户使用的软件。作为完全免费的软件,360依靠广告和帮助卡巴斯基推广这样的活动换取微薄的费用。称其收入微薄,主要是因为计算机安全产品的研发和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虽然360安全卫士的核心组件采用的是安天公司的木马防线,省去了很多维护的成本,但是360仍然需要添加部分自己的病毒数据,况且作为360的远期目标,它仍然希望壮大自己的研发力量,开发出自己独立的产品。因此相对于庞大的技术研发投入,360的广告费实在略显微薄。

  目前,360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免费策略,主要还是有背后强大的风险投资所奠定的基础。不过任何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能够上市,获取到丰厚的回报。因此,虽然360目前在大力推动免费软件,并依靠广告等业务增加收入,但是在今后360仍然面对盈利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BitDefender上花费的金钱,以何种方式能够让360获取到现实的利益也许是所有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360目前的免费策略是如同当年金山推行的短期免费还是终身免费仍然有待观察。曾有传言预测360在今后会变成一个绿色杀毒平台,将中国市场上所有的杀毒软件与病毒库整合到自己的软件中,这样用户想付费用哪个,就可以在360中选择响应的杀毒软件。

  相比360,瑞星的日子或许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近几年国内杀毒市场由于出现卡巴斯基和Nod32这样有实力的外来军团,在相当程度上大大的积压了原来由国产杀毒软件三分天下的格局,卡巴斯基更是直接威胁到了瑞星的江湖地位。自从卡巴斯基进入中国后,从免费试用半年到目前在央视等媒体大作广告,都显示了卡巴斯基在中国丰厚的收获与对市场更大的野心,做全球市场的杀毒大佬们显然没有瑞星和360这般资金压力,而此次瑞星为了对抗360免费杀毒,也宣布自己免费一年,这无疑会延长瑞星的资金链循环期,特别是对于每年都依靠杀毒软件收费挣得许多真金白银的杀毒软件厂商,向用户割肉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最终效果,是否真的能够为瑞星新增许多用户数量,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目前好像指责的双方都笑成杀毒软件没有冬天,然而事实上,进入免费厮杀的中国杀毒战场,此刻已经寒风凛凛,而赤膊上阵的国内厂商想要在这个惨烈的冬天生存下去,除了需要底气十足的"火力"外,在技术上完善自己的产品,让产品更加贴近用户仍然是最关键的过冬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