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多年来,建筑企业一直在探索数字化建设,同时我们也服务了大量的企业,帮助他们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在“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0”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袁正刚这样告诉记者。
尽管从事建筑行业信息化工作超过20年,以提供BIM、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服务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已超过十年,与北京建工、北京城建、中航建设等大量合作伙伴参与了雁栖湖国家会议中心、国家速滑馆、长春工人体育馆、天坛医院、郑州市美术馆、敦煌大剧院、万达地产等著名项目的建设,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袁正刚面对的是,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成熟度,甚至不如传统制造业,在18个行业中的排名依然垫底的现实。
“数字化转型”概念提出来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数字技术发展非常迅猛的时代,企业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数字化的成败关键是什么?袁正刚一直在反思、在探索。
建筑行业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与步骤
建筑行业数字化成熟度之所以垫底,与行业的认知程度有紧密的关系。
虽然业界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且认同其为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未来的重要战略,但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人们看到的,往往都是那些成功的典型企业,大量尚未成功甚至失败的企业却鲜为人知。
“开展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来说,要有清晰的数字化战略,要有数字化转型战略,要具备较高的管理层技能。数字化转型不是某个软件,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的整体战略。”袁正刚说。
因此,袁正刚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三步曲:
首先是要有充分的认识,除了IT部门在推动,决策层在战略层面也要投入足够的精力,鼓励最优秀的人才参与;
其次是大胆尝试,如打造样板工程,或从分子公司着手推进。不论是数千亿规模的大型国企,还是数十亿规模的小型民企,全方位采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这样的标杆和成功案例,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参考;
三是高度重视人才,要放手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才干的空间,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数字化三大方向及对策
有了认识基础,重要的就是落实了。
在袁正刚看来,项目管理精细化、企业管理集约化、BIM应用深入化是建筑行业数字化的三大方向,他逐个进行了分析并推出了广联达的对策。
1. 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在多年前就被认识到能够做好项目管理,但实际应用情况并非如此——虽然每个项目都有清晰的项目手册,每个员工都经过了专业培训、有岗位标准并且遵照执行,但最终差距仍然很大。原因在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特性,管理标准化难以统一、难以推广;人员的成长速度和培训进度不成比例,精细化管理难以持续;现场管理情况复杂,参与方众多,业务活动难以协调。
广联达的对策是,对实现现场每一个要素,包括每一个人、每一件材料、每一台机械设备等的状况数字化。
例如,在安全帽上安放一个简单的芯片,就可以感知员工进场时间,什么时候在哪个工作面工作了多长时间,以此进行考勤和项目调配,已经成为现实;而通过传感器,可知晓每个设备开关机的时间、能耗等情况,掌握进出场材料的数量、尺寸、重量等关键数据。
当所有这些信息被收集、汇总之后,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被彻底改观。
这就是广联达将过去数十款针对工地现场的软件进行整合革新,依靠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以及业务中台,融合成统一的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项目精细化管理也因此成为可能。
2. 加速企业管理集约化
虽然很多企业建成了ERP、CRM等各种管理系统,汇聚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的准确度、及时性并不如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导致财务和业务不能打通,数据不能流动和共享,业务活动分析处理难以实现,据此形成的决策难免会出很多问题,即使是决策正确,其执行效果是否真的落地、监督是否到位,也难有保证。
广联达的对策是数据驱动的管理和协作。这种模式,让数据共享,资源互通,让任何相关人员随时获取所需信息,作业层、项目部、公司之间的相互工作随时都无缝连接,进而实现人员的科学调配,物料的高效调配。项目和企业的一体化,让企业的管理达到最优的境界。
统计表明,采用广联达数据驱动的管理和协作解决方案,在作业层面,沟通效率可以提升30%,资源使用效率提升20%,工作量降低30%,个人能力提升50%,人员培养的成本会降低;在企业层面,资源使用效率提升1-3倍,沟通降低20%-50%,项目风险降低40%,成本降低1%-2%。随着深入应用,价值会越来越大。
3. 深入推进BIM应用
BIM应用为何难以成功?袁正刚认为,一是BIM模型建立难度大,设计院、总包分包、商务和技术各自组建模型,但所有模型无法通用,导致正向设计无法实现;二是BIM信息缺乏,一键算量达不到,不同工作部位、不同分包想做精确的量,但在BIM模型上做不到;三是BIM难以指导施工,施工模型看不到,比如钢筋这个重要的信息,在BIM模型里面就不能体现。
广联达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成本方案,方案和决策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实现了设计、算量和施工的一体化。施工业务算法加上完整的模型以及功效参数,可以指导材料成本、措施成本、劳务成本测算与精细化策划,动态进行控制。
在“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0”上发布的BIMMAKE,就是基于广联达自主知识产权图形技术的施工设计软件。作为施工阶段快速建模和应用的轻量化软件,BIMMAKE提供快速低成本模型获取、标准化云端构件服务、施工BIM应用连接、施工BIM深化应用四个核心功能,填补了设计和施工之间的鸿沟。
当天,广联达还为其“数字建筑平台”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作为未来建筑产业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全参与方、全过程的实时互联和在线,同时,以项目为核心、多边网络协同,提供基于数据+算法驱动的智能服务,在工厂和现场之间进行生产、物流和施工的实时调度,形成一体化管理,赋能企业“多快好省”,让企业提质增效、降本降耗,最终构建数字化转型新的基建,以新基建助力行业新发展,以新发展筑就产业新的辉煌。
坚信数字化转型必定会成功
数字化时代充满挑战与机遇,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今年,人们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建筑行业与制造业是数字化成熟度排名靠后的两个“难兄难弟”,二者之间关联度也很高。建筑行业的消防设备、空调、水泥、门窗等大量产品需要以大规模方式进行生产或组装,制造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建筑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幸运的是,“工业互联”已经成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从行业协会、厂商到传统制造企业和个人都在尽力推进的领域,被纳入“新基建”范畴之后,“工业互联”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加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建筑行业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如果不再加以拼搏,与制造业的数字化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但袁正刚坚信,这正是广联达的新机遇。
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是数字建筑描绘的未来蓝图,也是广联达的梦想。广联达在数字化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与合作伙伴共行共进。
“当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时,只要有着坚强的思想理念,有正确的方向,有好的武器,人们躬身入局,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快速迭代,数字化转型必定会成功。”这就是袁正刚和广联达坚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