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钢铁还是稀有资源,主要用来做一些小物件,而一位野心家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想用钢铁在北美密西西比河建造一座超级大桥。
当时没人相信一座钢铁打造的超级大桥是安全的。为了证明这座桥是坚固的,这位野心家让大象从桥上走了过去。
这一公关创举证明了坚固的钢铁可以作为建造大型建筑的材料,而这位野心家就是后来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这座大桥就是密西西比河上最古老的桥梁——伊兹桥。
如同大象无法从不稳定的结构上走过一样,企业也绝不允许将核心业务系统放在不稳定的存储上。
然而,云计算行业有一个名叫青云QingCloud的“野心家”,同样以事实证明了其全闪分布式存储,完全能够替代传统高端存储,承担企业的核心业务。
在做到这点后,青云QingCloud旗下企业级分布式存储产品QingStor迎来了市场爆发。
IDC最新报告显示,青云QingCloud旗下企业级分布式块存储——QingStor NeonSAN跻身软件定义块存储市场前四,带动QingStor 产品线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600%。
很多人难免好奇,QingStor NeonSAN为何市场表现如此迅猛,从众多同类厂商中脱颖而出呢?
三年增速超600% 青云QingCloud跻身主流存储界
软件定义存储的概念,大约起自2013年前后,现在算起来已经差不多7年了。
从几十年的老牌企业级存储巨头,到新锐的存储势力,都在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软件定义存储如何吊打传统存储。
2017年,软件定义存储概念已经尽人皆知,市场上有数不清的软件定义存储方案。
在那个时候正式进入软件定义SAN存储战场的青云QingCloud,抬头能看见的都是大如IBM、EMC、VMware、NetApp等一众巨头,青云QingCloud凭什么有了如今的高速增长?
这就要从青云QingCloud的分布式存储自研路线说起。
2015年,青云QingCloud将核心技术从公有云服务产品中解耦并产品化,形成了可独立私有化交付的云产品,发布了青立方超融合和QingStor企业级分布式存储方案。
从那年开始,青云QingCloud不再是一家纯粹的公有云厂商,而是正式进入了私有云市场,随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都成为青云QingCloud私有云的忠实用户。
很快,QingStor企业级分布式存储家族迎来了第一个成员——QingStor对象存储。
随着QingStor对象存储在泰康集团等多套私有云生产环境中部署上线,承担重要的存储引擎角色之后,2017年,分布式存储家族的第二个成员——QingStor NeonSAN块存储正式发布。
事实上,为了发布QingStor NeonSAN,青云QingCloud准备了五年。毕竟,这是一款要在核心系统中应用的方案,青云QingCloud对此非常慎重。
打造它,要的是百炼成钢的韧劲儿。
在发布的前五年中,青云QingCloud以公有云的形式将NeonSAN做了大规模部署,之后又在华润创业、阳光保险集团的核心生产系统里,稳稳运行了三年多时间。
2018年,青云QingCloud迎来了分布式存储第三个成员——QingStor文件存储,而文件存储的底层用也采用了QingStor NeonSAN的核心技术。
从业务属性来看,可以认为QingStor NeonSAN是QingStor产品线中的最核心产品。
如此看来,QingStor NeonSAN的成功绝非偶然。
作为年轻的存储品牌,QingStor NeonSAN的市场表现,证明了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道路是走得通的。
最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软件定义存储的的确确对用户是有价值的,这才是市场买单的根本原因。
如今,跻身软件定义块存储市场Top4的青云QingCloud,已逐渐打破存储界较为垄断的行业格局,在主流存储厂商占下了一席之地,而且是在最有发展潜力的那块市场。
分布式存储趋势下
QingStor NeonSAN生逢其时
有人会认为,相比存储市场多年的发展,QingStor NeonSAN市场扩张速度实在太快了。看似一夜成名的背后,必有其成功的原因。
一直以来,主流的企业级存储仍是以集中式为主,直到2010年之后出现了云计算,分布式存储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云计算的服务形态都起源于互联网公司,云计算架构自然要顺应互联网业务特点,这样的架构与传统IT架构有明显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横向扩容和资源的自服务能力。
为了支持弹性伸缩和灵活分配的特点,在存储方面用的就是分布式存储,云计算与分布式存储天然走在了一起。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发现自己对于IT的需求不太一样了,传统IT也要承担起新型互联网业务,企业业务量和数据量也渐渐有了互联网业务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要弹性伸缩和灵活分配资源的需求。
对此,传统集中式存储架构对于性能和数据规模的要求,表示无法接受。
到了数字化转型2.0时代,企业都在构建基于数字化的业务平台,将以前的业务都放到数字化的平台上来。
当企业整体的业务架构发生了变化,原先的集中式存储架构,就不再适合现在整体业务发展的方向。
综上,一场由需求推动的企业级存储架构革命开始了。大约在2014年-2015年,许多人对于分布式存储还呈观望态度。
但到了2017年以后,人们对于分布式存储的看法就基本达成共识了,分布式存储能堪大用,对存储架构的选型方向也转变为分布式存储。
长期关注企业级市场的分析机构,无论是Gartner还是IDC,都非常看好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
Gartner预测,到2024年,全球50%的存储容量将以软件定义存储的形式部署。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定义市场将以18.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23年市场容量将接近20亿美元。
在云计算时代,分布式存储必将取代传统集中式存储,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正是这个新旧技术交替的窗口期,为青云QingCloud留下了快速进入存储市场的机会。2017年诞生的QingStor NeonSAN,可谓生逢其时。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机会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但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青云QingCloud做QingStor NeonSAN的契机在于,有大量云平台的客户遇到了存储的问题,而青云QingCloud在存储端早已有了大量的积累。
上文提到,如今分布式存储的兴起得益于早期公有云的实践。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型公有云服务商之一,如今的综合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从成立之初做的就是公有云,所以青云QingCloud才能将核心技术从公有云服务产品中解耦并产品化,迅速打造一整套企业私有云存储。
而在面对传统存储巨头时,由于没有历史包袱,青云QingCloud可以在自己的方案里应用各种新技术。
当传统巨头还在忙着把集中式存储里的磁盘换成SSD时,青云QingCloud直接在分布式存储里塞满了NVMe SSD。
当传统存储巨头身大难掉头,看着传统存储业务惯性带来的现金流,面对分布式存储业务眼神里是又爱又恨时,青云QingCloud已经打造了云上云下采用一致架构的混合云方案,根本不需要像传统存储厂商费尽心思为本地存储插上对接云的翅膀。
这足以让青云QingCloud比别人跑得都快。
说到底,存储市场非常依赖技术积累,而不是看资历。作为后来者,QingStor NeonSAN吸收了很多前辈的经验,使用许多新的技术,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看到许多方案踩过的坑,QingStor NeonSAN也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方案。
生于云时代的QingStor NeonSAN,正是一款面向核心业务设计的全闪分布式块存储。
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存储的容量与水平扩展的瓶颈,性能媲美全闪的中高端存储,可以承载数据库等传统应用;另一方面,其分布式的架构,原生适配虚拟化、大数据、容器等多种应用生态。
好的方案经得起检验。青云QingCloud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家族坚持自研,经过公有云大规模使用和大量企业客户核心业务的长期验证,目前QingStor NeonSAN是业界真正可以替代传统存储,承担起Oracle企业核心业务的分布式存储产品。
同时,青云QingCloud还具备一个综合云服务商的实力,擅长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的交付:完整覆盖IT及CT全部基础设施及平台领域,提供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超融合、桌面云、云管、容器平台等一体化ICT方案,能够将好的产品真正落地到企业实际业务中,帮助企业完成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
分布式存储终于活出了该有的样子。
百炼成钢:核心业务云化 一个NeonSAN就够了
对于所有的存储厂商而言,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只有市场会告诉你,是否抓住了用户的需求,是否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在企业存储的金字塔台阶中,处于最顶端的是高端存储。一般来说,高端存储的均价在25万美金以上,而中端存储一般是在2.5万-25万美金之间。
当然,这一数字仅做参考,不过可以明显感受到高端存储的“高(端)“和“(昂)贵”。
高端存储一般用于企业核心业务,这些业务对于系统关键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有极高要求,为保万一,这些钱必须要花。
然而,越来越多企业发现遗留的高端存储的运行成本非常高,客户心理觉得不对劲,嘴上说真贵,但也只能接受原厂高价服务。
毕竟在封闭的系统结构下,很多东西只有原厂才能提供。
对于许多大型企业来讲,天下苦传统存储久矣。而QingStor NeonSAN带着来自新世界的技术力量,让用户花中端存储的钱,享受高端存储的品质。
阳光保险集团是国内知名的金融保险集团,Oracle等商业关系型数据库在其核心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原本架构中采用的是传统数据库一体机和集中式FC SAN存储,而现在的核心数据架构中,他们利用标准的 x86 物理服务器作为Oracle RAC的计算节点,用分布式块存储QingStor NeonSAN作为底层的存储节点承担高负载核心业务。
由于该方案采用了计算与存储分离的全分布式架构,将海量数据压力分散到多个并发存储节点,系统性能(吞吐量)按照比例线性扩展,各存储节点采用 RDMA 互联,且提供负载均衡机制,有效避免了单节点性能瓶颈。
替换后,用户收获了更快的报表查询速度。经过业务场景实测,基于新架构的复杂视图查询响应时间从20 分钟以上缩小到2分钟,复杂SQL执行效率从分钟级缩小到秒级,实现效率100%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保险企业核心业务中的存储,已经100%替换成了QingStor NeonSAN分布式方案。
与之类似的,某省电网ERP系统中也对传统存储进行了100%的分布式替换。
电力企业核心ERP生产环境普遍采用SAP,后端是Oracle 数据库,采用小型机加集中式FC-SAN的存储组合。
这套架构已累计运行多年,普遍存在系统设备老化、性能低下,系统集成复杂度高,无法扩展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青云QingCloud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整套完善的ERP迁移与测试方案,在存储架构层面,采用全x86分布式存储QingStor NeonSAN作为核心存储平台,不仅打破了数据库的性能瓶颈,后续还可通过增加节点实现性能及容量的扩展。
QingStor NeonSAN在金融和电力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中,完全替代传统高端存储的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堪比走过伊兹桥的大象。
在性能方面,QingStor NeonSAN采用全闪和RDMA网络之后,单卷读性能可达到10W IOPS,3节点集群性能可以达到100万IOPS以上,随机写延时低至90微秒,在交易类、查询类、业务分析类业务场景中能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
与主流的高端存储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些环节上表现超过高端存储。
值得注意的是,QingStor NeonSAN高性能表现还来源于使用了黑科技。
上文提到,青云QingCloud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各种新技术来武装自己。QingStor NeonSAN正是采用了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平台。
该平台相较于上一代,不仅计算性能有大幅提升,而且还利用了英特尔傲腾固态盘和英特尔高速缓存加速软件(Intel Cache Acceleration Sotware)等新技术,以此实现超高吞吐与极低延时。
英特尔在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软件等方面的综合全面的优势,帮助青云QingCloud打造了极具竞争力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
在扩展性方面,QingStor NeonSAN分布式架构最大的优点就是扩容。
私有化部署的NeonSAN理论上能最高扩容到4096个节点,性能和容量都会相应扩展。
同时也支持单节点扩容,且升级过程无需业务中断。此外,还能与云原生的各种应用生态对接,这些都是传统SAN存储所不具备的。
在可靠性方面,常见的高端存储可用性一般都声称6个9,QingStor NeonSAN能做到9个9的可用性。
这是因为QingStor NeonSAN用数据分片以及多副本策略确保高可靠,硬件架构上采用的是多层冗余,以此来避免单点故障。
在一致性方面,多副本之间采用同步写机制,所有副本全部写完数据才确认落盘,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
高端存储最引以为傲的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青云QingCloud用分布式存储也一样能做到。
在成本方面,QingStor NeonSAN以传统中端存储的价格,提供高端存储服务品质。
与原来的存储相比,不需要专门的存储硬件,用常见的标准服务器就可以,也不需要专门的存储网络,而是基于标准的以太网,组网和运维成本都有大幅降低。
总体而言,QingStor NeonSAN在性能、扩展性、可靠性、成本方面均表现出优势,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这条路。
QingStor NeonSAN支撑传统行业核心业务上云的成功经验,也为更多渴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树立了信心。
有人说钢铁重塑了美国,在证明钢铁可以用来建造大型建筑后,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如同早期的钢铁一样,QingStor NeonSAN取代传统集中式存储的做法,也给许多企业开了一扇大门。
企业用户惊叹于原来分布式存储已经进化到这个阶段了,QingStor NeonSAN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测试和验证QingStor NeonSAN,青云QingCloud用分布式QingStor NeonSAN替代传统存储的模式也越来越成熟,市场表现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下一阶段,青云QingCloud必将重新塑造企业IT基础架构。
QingStor®全速升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