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产融结合新格局,蚂蚁区块链:让数字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难题

按重量算,海运业承担了全球约90%的跨境贸易,而如果按价值算,75%的全球跨境贸易是通过海运业来完成的。

货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送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理移动,背后是单证和信息流,信息流的背后是全球的跨境贸易的支付体系,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成了完整的全球贸易体系供应链。

然而,航运企业的交易绝大多数通过第三方信用体系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买方和卖方相互的不信任,需要提供加盖公章的纸质文书证明卖方已经按约定数量发货到了船上;另外,海运、海关、港口、银行等各行业单证标准、要求各异,大大影响贸易效率。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现有1350多条船、总载重吨超过1亿吨,全球综合运力排名第一。2019年,中远海运承运全球货物总量13亿吨,创造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跨境商品贸易总额约18万亿美元。9月25日下午,中远海运董事王海民在“2020外滩大会-区块链峰会”上表示,如果能解决买卖双方信用问题,公司的贸易额还能再上台阶。

“2020外滩大会-区块链峰会” 嘉宾对话

与王海民有同感的还有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数字官李玉彬。在招商港口深圳母港的港口平台上,成千上万的参与方中大多是中小型企业,为处理每年600万份提单、800万次集卡车次运输,招商港需要垫付的资金达到150亿元,还有长达两至六个月的账期。

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参与,贸易正呈现快速碎片化的趋势。过去十几万的商品是一个订单,但如今往往是十件商品一个订单。如何提供更有时效性、更灵活性的解决方案,是摆在包括港口、运输等所有行业参与方的重大命题。

“尽管各产业正在快速地数字化,数字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数字化后很多产业的协作链路仍然是断裂的,仍然需要大量线下员工的流程来解决多方协作信任的问题,比如现场尽调、核查、盖章等等,而流程最长的地方经常就是信任缺失的地方,需要全新的技术来构建数字世界的信任基础。”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蒋国飞表示。

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蒋国飞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信任连接技术,区块链在数字经济网络里面“修路”,使各行各业之间产生更好的价值连接。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商业实践,蚂蚁链融合了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致力于数字化重构各产业链路中的信任生产关系。

化解痛点,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构建起新的信任体系

作为对策,中远海运在2018年成立了全球航运区块链联盟,与蚂蚁合资,采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把供应链物理货物、信息的移动和金融的资金流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更真实、更可靠、更及时、更安全地解决航运的痛点。

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对所有的2B业务来说至关重要。这些技术在构建信任体系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IoT技术解决了物理世界客观存在的真实性问题,5G技术解决了数字传输的时效性问题,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加上让信息创造并实现价值挖掘的最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互相协同构建起一个新型的信任体系。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袁蕊谈到,随着区块链技术以及各金融科技子行业的联动融合发展,人与企业间的交易信用关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以浦发银行为例,过去评估一家企业,即使是获得了公司的财务报表,银行也是是非常不放心的,因为企业报告未必真实。然而在今天,借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一切跟企业相关的内容,比如生产、销售、加工、制造、库存甚至是安全等信息,都可以成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的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善用区块链核心技术,中信银行还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了高新科技的应用:一是自然语言识别(NLP)技术,让机器读懂人类的语言,并以机器自动识别来取代人工审核,提高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二是图计算技术,通过图计算很快发现所有上下游的客户和关联客户,当某个企业出现风险的时候,可以间接识别联商所有客户是否也存在风险,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减少社会和银行的损失。

“解决信任问题的金融科技技术,还包括链式储存时间戳以及共识算法、加密技术等更加复杂的技术。”中信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助理王海云表示,把区块链的进阶就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就是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他强调,人工智能大规模的应用,将对银行整个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手段产生重大的影响。

据悉,2019年年底的时候,中信银行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搭建了中信大脑,并从美国硅谷引进了科技人才,以加强科技金融方面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促进金融业与产业的结合与创新

金融服务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袁晶感受到了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她认为,金融跟产业的有效结合,可有效推进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

金融业如何促进产业的创新?袁晶表示,一方面,银行的服务内容要向场景化授信转变,从对企业的主体信用的评估到结合场景的穿透、交易信用的建立,甚至在场景中做到在线的隔离;另一方面,银行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触点触发金融需求,在流程方面提供嵌入式的服务、加强数字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数字风控,成为产业互联网或供应链整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企业来说,金融和科技是两个很重要的支撑,双轮推驱动企业的发展;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将催生很多创新。致力于推动电脑租赁业务的英特尔(中国)行业解决方案集团首席技术官吴闻新对此深有感触。

由于电脑从采购、维护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便,越来越多的人正趋向于租赁。但租赁公司遇到的首要问题是需要先投入资金购买电脑。如何获得融资、有否手段去跟踪获取这些电脑的状况,而如果使用企业倒闭,这些电脑能否收回来?这些问题困扰着租赁公司。

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及一个可信交易、追溯机制,就可以追踪了解它的使用状况,电脑就逐渐变成了数字化资产,加上企业中其他大量的信息,所有资产都成为可交易的数字化资产。而在交易过程中,租赁公司还可以分析用户在链上的行为特征,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并且捕捉和化解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的高风险行为。

区块链使得上述管理成为现实。

“区块链技术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服务能力,然后创造企业的虚拟资产,实现资产的流转和成功交易。”吴闻新表示,英特尔公司正在跟蚂蚁一起探讨金融与科技的产业结合点。

中信银行做出了可喜的尝试。

雄安新区建设是国家的千年大计,从财政拨款到住建部门,到一级承包商、到承包工程队、农民工工资,每一层都必须清晰可溯源、不可篡改,资金也不能被挪用。在多轮遴选中胜出的中信银行,从去年底开始,为雄安新区政府提供了一套区块链管理资金的划拨清算系统,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的监管问题。

区块链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在公链体系、贸易领域以及支付领域广泛的应用,势必为全球的贸易支付体系、单证体系以及相关流程,甚至立法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以海洋运输为例,目前国内采用的都是汉堡规则、鹿特丹规则和海牙规则等国际性规则,而作为海运大国的中国却没有一个规则可以遵循。

“对于航运企业而言,信息流的区块链化将更好的实现货物的可视化追踪和运输的可靠性。”王海民总结说:“如果区块链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具备有较好的立法基础,就会产生中国自己的规则,从而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和话语权。”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需求,产业和金融的深度结合,还在路上。

让数字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蚂蚁链已经构建数字世界的信任基础,并像移动支付一样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的蚂蚁链技术已经能很好地解决大规模区块链网络的性能问题,开始聚焦以“用户”为中心,大幅提升用户的友好度和易用性。

以用户为中心的蚂蚁链技术实力

在前沿技术领域,蚂蚁链已经连续4年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蚂蚁链的全球专利授权数也位居全球第一,奠定了蚂蚁链的技术基础和牵头国际和国内标准制订的实力,围绕客户价值,蚂蚁已经推出了涉及到金融、政务、民生很多领域超过50多个商业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了蚂蚁链今天的商业基础。

蚂蚁链的技术优势和商业应用的成果也获得了全球权威机构的认可。就在过去一年,蚂蚁先后获得了Gartner、IDC、Forbes、MIT Reviews等国外机构推荐,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众多奖项。

目前,蚂蚁链日上链量超过1亿,各种资产在蚂蚁平台上流转,驱动了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各方生产关系的协作。

展望未来智慧银行赋能实体的时代,王海云预测机器审批将取代人类,而因为有感情有情绪,人的审批必定存在隐患;李玉彬表示,招商局正在借助科技赋能产业,以数字技术作为载体,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智慧、共享、普惠的一套生态体系,普惠所有参与方。

“独木不成林,中远海运已经做好准备和公链的所有参与方共同合作拥抱数字经济。”王海民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将自己的区块链跟各个行业的区块链结合在一起,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蚂蚁集团正在努力,让数字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难题。”蒋国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