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专题“【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大数据赋能 深圳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点赞深圳市交通治理数字化,为百姓提供安全、畅快、便捷的出行方式。
据新闻报道,在深圳市中心一个车流量巨大的路口,但通行依然顺畅。

深圳出租车司机潘先生:高峰期的时候会走得慢一点,基本上都不塞车。

深圳车主刘女士:有感觉到确实它(红绿灯)会根据车流量会有一些时间上的变化,会方便很多。
红绿灯时间的长短是根据实时车流量计算的,这个平安智慧交通系统将通行的车辆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的“数据”,再通过5G传输、AI计算,优化控制交通信号灯,实现了从过去车看灯、读秒数通行到现在灯看车、读车数放行。

深圳市交警局科技处科研所所长张欣:左转弯车流量大的时候,前端就会给一个AI优化的方案,比如说让我们在每一个高峰期的绿灯会延长到5-10秒钟的时间。
这个“聪明”的智慧交通系统,正是由华为参与建设,以“视觉+AI+边缘计算”为技术底座,通过全息路口解决方案,通过雷达、视频等多维感知技术和智能算法,生成“全面、准确、实时、精细”的交通数据,驱动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升级,在事故快速处置、信控优化、交通隐患治理、交通组织优化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提升路网运行效率,改善了出行体验。
事故处置,预警处警一连贯
以前事故警情主要依赖于人工上报,处理效率低。
全息路口赋能事故处置,通过对交通事故、事件的自动感知,精准轨迹辅助定责,在交通治理时做到有据可依,可节约大量处警时间,做到事故快处快撤,避免交通拥堵,2019年深圳市交通拥堵警情同比下降7.81%。
信控优化,多维指标一来源
十字路口,红绿灯时间不再一成不变。
面对道路拥堵、绿灯空放等复杂的路况,全息路口赋能信号控制,通过路口摄像机采集到的数据,结合高精度地图呈现数字化上帝视角。运用精准车道级数据联动信控灯,实现路口信控自适应配时,信号灯看车放行。
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炜说,深圳交警与华为深度合作,构建了交通“感知-认知-诊断-优化-评价”的全闭环,打造智能灯控“一张网”,提升交通运行管控能力,提高了市民整体出行效率。

为响应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要求,华为全息路口解决方案将持续优化创新,实现交通路口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专业化,助力城市交通优化,为居民提供更美好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