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大中国区及韩国商业咨询高级总监 鹿崇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弹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疫情面前,那些技术网络和运营网络已经具备弹性的企业经受住了动荡时期的考验。而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这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当我们现在经历衰退,力图重组、重建和再造时,每家企业都有机会反思并决定面对危机怎样更好地做好准备。
在这一点上,所有垂直市场中的企业都应认识到,必须在每一执行层面上具备弹性;企业每一流程的基础架构都需要应用这种功能,与这种功能相连接。无论是全球蔓延的危机还是其他形式的经济动荡,危机一旦来临,都不可能通过简单地打开或者拨动某种开关就能解决问题。
持续关注可能影响未来业务的每一可变因素
然而,在我们考虑弹性的本质之前,我们应首先确定“变化”本身的真正含义,以便理解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
在不可抗力层面上,发生了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变化,当然,我们在2020年目睹了这种变化。除了疫情,我们还应该考虑其他破坏供应链的“黑天鹅”事件,例如集装箱船沉没、飓风,或者可能是大范围的污染事件。
虽然这些大规模令人恐惧的破坏性事件通常会造成混乱和生命损失,但它们相对来说并不常见,因此在任何正常的世界中,不会威胁到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因为企业经历过更深层次市场趋势带来的相同类型的市场变化和波动。需求模式更多的底层变化缓慢地蚕食着利润和服务能力。虽然灾难性不大,但这些变化最终可能产生比飓风更大的影响。
甚至从长远来看,当保护企业自身的基本战略资源受到威胁时,出现这种变化就可能造成企业倒闭。了解变化的发生方式和原因(以及变化出现的形式)有助于我们构建具备弹性的供应链,推动当前的业务运营,同时持续关注可能影响未来业务的每一可变因素。
可见性、智能、数字连接
具备弹性的供应链基于三种核心能力:可见性、智能,以及数字连接的生态系统。为了更深入地再次强调这些基础,我们将讨论端到端的实时可见性;遍布根本原因识别、异常检测和解决方案管理的智能;以及通过数字化生态系统执行的特殊能力,这些系统提供了实现自主“感知和响应”活动的途径。
依次介绍这些要素,让我们先看看可见性。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中,企业可见性只取决于供应商告诉它的信息。企业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订单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货。然而,基于云的供应链网络使得各个相关方都有机会在一个视图中实时查看订单,并与之交互。最终的结果是,企业、供应商和运营商在运营时共同使用单一的实例和数据版本——这是真实信息的唯一来源。
这种特性非常重要。这减少了不确定性和延迟,避免了相互孤立,因此,在日常运营中几乎不会有意外因素。但要做到真正的清晰,需要保持端到端的可见性。企业需要知道其行为对上游(对其供应商)和下游(对其销售渠道和客户群)的影响。
此外,应保证端到端可见性的实时性,即能够随时、实时地提供所有与供应链交易、变动、价格波动等相关的信息。如果没有实时的超高质量的数据,就不可能由例外事件驱动供应链,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
智能,消除干扰
企业供应链具备弹性后,将拥有软件算法的优势,能够检测出可能导致破坏性问题的事件。重要的是要记住,在整个实体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中都会有“运营干扰”因素,因此企业应限定在正常业务过程中能够承受多大程度的干扰。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任何单个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当生产工厂材料短缺,或者零售店的成品供应短缺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应知道市场需求变化引起的短缺与集装箱船滞留在港口造成的短缺有什么不同。
真正的智能体现在能够将一家企业整个全球供应链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整合在一起。如果企业能够找出多个运营问题中存在的相同的根本原因,那么就可以更快地提供解决方案管理措施。
数字生态系统
具备弹性的智能供应链可以在一个基于云的平台上处理数千个变量和数据源,从而帮助企业向前发展。数字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工作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人类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所有各方在日期、时间、发货订单、融资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协作。当所有合作伙伴相应地打开他们自己系统面向外部的部分后,能够更快的做出业务决策,同时提高准确性,减少不确定性。之所以要重视这类问题,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偶然事件,增加成本。
从自动化1.0开始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最具弹性的数字供应链中开展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地由智能代理和智能算法自主的执行。我们的实体和配套的金融供应链网络将反映出已经通过工业4.0实践将自动化智能应用于制造业。
如果我们目前处于自动化阶段1.0,那么企业将在未来应用更多的算法智能。当这种智能开始不仅仅基于短期价格、供货信息和市场需求做出决定,而且能够基于感知到的业务周期来做出决定的时候,可以说它不仅是智能的,而且具备了弹性。核心事实是,当我们不得不适应一些截然不同的“新常态”时,构建一个能够对“常态”变化具有弹性的供应链,将有助于企业经受住巨大动荡的考验。
关于作者
鹿崇先生现任Infor大中国区及韩国商业咨询高级总监。他在企业应用软件领域有超过15年的实战经验。鹿崇先生自2003年1月加入Infor至今。加入Infor之前,他曾在KPWOOD公司任系统工程师、SSA上海公司任职商业顾问,还曾在迅达电梯担任过项目负责人。鹿崇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