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选择自动打磨设备的两大误区

从德国于2010年正式推出“工业4.0”项目,到我国全局部署“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得以纵深化发展。作为工业产业典型代表的铸造领域,各种自动化打磨生产设备在产品质量、设计创新等方面在近年来也得到提升。

自动打磨设备选择的两大误区

技术的创新发展必然带来设备的更新迭代,但作为从业者,更应该走出两个误区:其一,如果在设备选择上不够理性,自动化设备与其生产线在工作原理、技术处理等方面不够契合,其工作效率会远低于人工打磨;其二,拥有国际一流技术的进口设备未必适合自己的生产线,贸然引进会造成设备使用率严重不足甚至面临设备无法集成、售后无法维护等被动局面。

“在实际应生产中,许多自动化设备存在刚性不足、打磨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许多企业购买设备的实用性大幅度降低。”走访中,多名生产制造型厂家负责人均透露了在自动化打磨设备时遇到的尴尬,“要么技术应用不成熟,要么设备无法集成,对生产进度和设备使用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据了解,近几年来,受‘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促进影响,国内很多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引进国外技术或制造工艺,以“智造”“工业4.0”等噱头在国内市场推广。正因如此,不少采购自动化打磨设备的厂家深受其害。

如何选择自动化打磨设备

“最基本的,还是要按照自身需求选择设备,”某自动化打磨设备资深从业者认为,“对于国内很多生产自动化打磨设备的厂家而言,其技术经过国内市场的考验已经足够成熟,反而是部分国际先进技术,因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市场磨合,没有充分的实践检验导致‘水土不服’,让采购商频频中招。”此外,部分厂家因单纯追求压缩成本而利用有技术缺陷的产品误导市场,严重掣肘打磨自动化解决方案体系。比如磨削主轴就存在不少问题。

据了解,市场上的磨削主轴普遍选用廉价伺服电机来带动,但是因其无正压气体保护和空气冷却,以及负载和扭矩较小等自身局限性,给采购此类设备的厂家带来不少后续问题。相比之下,已经过多年市场认证的高速电主轴就更具竞争优势。“在打磨诸如发动机缸体、缸盖这种中大型铸件时,可完成工件100%清理,无需人工二次作业”,某设备制造商透露,“高速电主轴安全、可靠、耐用,满足了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作业的需求。”

为了让采购者避开误区,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在技术升级和工艺创新等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思路。“二十余年的工业制造领域经验和技术积累,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与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等一流公司合作。”誉洋实验室负责人透露,“同时,对于引入的国际先进技术,都要经过实验室的反复数据论证和实践检验,在确保能够保证质量、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前提,才会应用于设备。”据了解,目前,誉洋实验室拥有导师1名,博士2名,硕士9人的专业团队。

如何识别设备供应商的实力

作为自动化打磨设备采购商,在针对其生产线及相应的配套产品明确自身需求后,还需要考虑的就是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这个因素直接影响的是设备集成、调试以及维护等环节。

“对于采购商而言,后续的这些问题反而对整体的生产效率影响更大。“铸造协会副会长认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有实现机器人、自动化打磨设备在产线中的有效集成,有更权威的成功实施案例,这是优秀供应商必须要具备的三个要点。”

虽然我国从事自动化打磨设备生产的厂家并不少,但是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品牌并不太多。成功案例方面,大连誉洋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行业内率先攻克了刹车毂的自动化打磨难题,以及完成了国内首个汽车缸体自动化打磨项目等,其他自动化打磨设备供应商在各自。与案例相比,更能反映出供应商综合实力的是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受制于公司规模、投入产出比以及专业人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备自主研发一直都是自动化打磨设备行业的软肋。相较于国内诸多供应商,握有50余项申请专利的誉洋实验室在业内已经算是处于相对应先的地位。随着对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大连誉洋专业化的工业智能集成一站式解决方案受到越来越多采购商的认可。

“和国际水平相比,包括大连誉洋在内的国内自动化打磨设备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但是能有企业结合国内市场需求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自主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升级,这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都是重大利好。”铸造协会副会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