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在线12月29日报道 30秒内为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和最优出行路线信息;8分钟完成单幅机载合成雷达数据成像,准实时精确提供灾情评估和经济损失分析信息。记者日前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国产KD-50-I-E增强型万亿次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已成功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防灾减灾。
在教育部"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2007年6月以中科大陈国良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研究队伍开始研制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同年12月底,中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在中国科大研制成功,功能定位于大规模科学计算。
为了让该项成果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陈国良院士领导科研团队大胆改进了计算节点的设计,提高了系统主频,采用纠错能力更强的存储芯片、速度更快的交换芯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新的生产工艺,使整机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今年11月该团队又研制出两台面向行业应用的增强型高性能计算机KD-50-I-E。
新近研制成功的两台万亿次计算机包括144颗"龙芯2F"CPU,已分别应用于安徽省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和安徽省减灾防灾雷达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技术中心的负责人介绍,安徽省交通信息网目前已经在该万亿次计算机上运行,效果良好。
"KD-50-I-E"的体积仅相当于一台普通家用冰箱,其功耗小于6千瓦,成本不到80万元人民币,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等特点,通过配置数据服务节点和其他应用部件还可构建出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系统。过去使用进口服务器生成一幅雷达图像需耗时2个小时,而使用KD-50-I-E增强型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后,完成这项工作只需要8分钟。
中科大表示,已取得的应用成果标志着我国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向产业化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