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清君主任:5G智慧医疗潜力巨大 标准先行加快规模商用进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下,5G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医疗领域,5G作为抗击疫情以及促进行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武器,真正被用了起来,而非仅仅作为一个示范,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随着全球不断强化疫情防控、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是时候对5G智慧医疗的发展作个系统的梳理,看看5G给医疗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新的变革、它与医疗的深度融合还需要跨越哪些障碍、下一步的重点又是什么。在MWC上海 2021 “点亮未来”演播间的采访中,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就此作出精彩分享。
卢主任同时也是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卫健委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的办公室主任。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他,对于5G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有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推动医疗变革,5G潜力巨大

5G作为最新一代通信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开始应用,尤其在我国,5G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根据MWC上海2021上公布的信息,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独立组网(SA)模式的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拥有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基于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等优势,以及通过与各种新兴数字技术的结合,5G正在进入各行各业,带来显著的改变,医疗行业同样如此。

卢清君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500余家医院已经铺设了5G站点,5G被应用到了医疗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涉及的场景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动态监护等。从终端、系统,到医生之间的互联都可以在5G支持下更加快速高效,同时也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移动性,更方便以及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诊治。

考虑到新冠疫情对各地医疗行业造成的巨大压力,这种改变的意义尤为重大。据了解,在华为参与的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项目中,参与抗击疫情的远程医疗系统已覆盖18个市、108个县的147家医院,提高了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分配效率,并提供专家医疗指导。通过这一系统,乡镇和市县的患者和医疗机构能向大型医院寻求帮助,从而提高了本地医院的应对能力,并降低因转诊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

标准先行,加快规模商用进程

尽管5G在医疗行业的试点项目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走向深度融合、规模应用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障碍亟需解决。

卢清君认为,5G智慧医疗应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行业配套技术的均衡发展,诸如5G与云计算、大数据、自动化等数字技术,以及现有CT、核磁共振等医疗器械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应用、充分协同。而这首先需要形成5G应用的行业标准,卢主任主持的国家卫健委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标准的研究项目正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标准先行,可以引导各家医院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技术参数和业务质量进行建设,有利于5G+医疗的快速普及。我们号召了全国200多家医院和企业,共同参与我们5G医疗卫生行业标准的研究。希望能通过这样的研究、通过我们实际案例的测试,真正了解到5G到底有多少能力,以及如何将5G的能力与其他数字技术、与医生的使用结合起来,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他解释说。

他还指出,具体的行动可以以5G应用案例筛选为起点,建立一些模型进行测试、研究出参数来,经过多家机构反复试验后,统计、凝练成为标准。这样在形成应用技术参数标准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业务流程规范。

携手行业组织,共建5G智慧医疗生态圈

在5G技术推动的数字技术融入各行各业时,离不开跨行业、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而5G智慧医疗的发展,背后亦需要一个生态圈支撑。MWC 上海2021期间,举行了最新一届全球行业组织圆桌会议(GIO),多家标准组织、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开源组织、政策智库齐聚一堂,共话数字化转型。

“我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共享我们的一些流程、一些标准和一些协议,在一个统一的生态环境下去享受5G给各行各业带来的便捷和价值。GIO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联合全世界相关行业的专家,对5G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作了全面研讨。”卢清君在采访中表示。

他谈到,有了行业组织的帮助,5G医疗行业标准的制定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发展进程可以大大加快。同时,有了行业组织的联络,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方加入到生态圈建设中来。

在全球范围,我国的5G智慧医疗已经处在最前沿,并且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无论对于全球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升级转型,还是5G ToB的突破,都有着不小的示范及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相信,在“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助力下、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推动下,5G智慧医疗将迎来一个整体性的飞跃,进而更好地普惠大众。

作者:蒋均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