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位就诊病患节省37分钟!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光大中医药科技,数字化颠覆者倪荣博士医德仁爱矢志不渝

杭州市基层社区的卫生健康服务令人称道。

4月25日,出席2021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的健康数据安全分论坛的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荣博士,这位有着12年医生、11年卫生局局长以及5年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经历的医学专家说,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无法救治的话,医生可以立刻通过系统预约到上级医院最合适的医生,并且精准到具体的时间段。

凭借功能完善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信息系统,最底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已经健全完善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医保、药品配送系统等各方面的功能,居民(村民)的防病治病等基本卫生健康服务条件绝不差于城市。某个患者,如果早上在萧山区的任何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过药,下午再去杭州市其他医院,医生在诊间就能够查到他上午配的什么药,还剩多少。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配药以后,马上能够通过医保完成结算。

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荣博士

以患者为中心,缓解“挂、病”难,化解“支付烦”

倪荣博士讲述的是杭州市的医疗卫生状况。跟全国各地一样,因为优势医疗资源都集中在省城和地市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百姓,特别是远郊区县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患者。出生萧山、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倪荣博士,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1年,在国务院总理以及当时的省委书记、省长关心和支持下,浙江省卫生厅(现卫生健康会员会)信息中心牵头下大力气建设了全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集中了全省70%的专家号与100%的普通号,百姓可以像购买火车票、飞机票一样通过各种渠道随时方便地预约,“挂、病”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014至2015年间,浙江省在试点的基础上再次祭出新招,推出了“双下沉、两提升”举措。双下沉,是指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每家县级医院都会对口联系一家省级医院、院长可能是这家省级医院的副院长或者著名科室的主任直接兼任,这样也带动了学科发展;两提升,是指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具体的场景,比如临近福建、位于偏远地区的庆元县人民医院,就有一家对口的省级医院,医生利用信息化网络可以直接预约对口省级医院的医生,开出的处方和住院的预约也可以直接实现。

2014年3月18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健委前身)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召开的现场会上展示了省级医疗单位信息化的一项共享成果:一名患者在浙江医院拍片后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时,省肿瘤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生在诊间就能调阅他刚刚拍的片子;此举既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进展、又节省了患者就医费用和时间,还减少了因辐射造成的伤害。

还是在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内首次官方提出推动探索网络医院发展的正式文件。倪荣博士作为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发展的专业人士,成为省卫计委派出的该意见三位起草人之一。

201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树立了三个典范:乌镇的互联网医院,宁波的云医院以及舟山的网络医院。

尽管如此,网络医院在当时的推动仍然存在不小的阻力,也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毕竟,互联网的医疗本质上还是医疗,所有的互联网医疗都是传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化,而且互联网医疗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产妇生孩子,又如,因为医生在网络的另一端,患者对看病效果仍存顾虑,亦担忧诊治过程中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医院由于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又为老少边穷地区百姓带来很大的方便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发展中,杭州市还发现存在付费难的烦心事情。通常情况下,患者挂号时需要付一次费、在诊间医生开出检查单之后再次付费、医生开出药方后还要去付一次药费。从浙杭州市起步的“诊间结算”发展到“舒心就医”,在全省范围内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诊前网上预约、然后诊间就诊,医生检查单开出后刷一下医保卡(市民卡),费用直接结算,检查结果直接显示在系统上,医生据此开出处方后再刷一次医保卡(市民卡),患者就可以直接去药房取药。

据当时统计,推行“诊间结算”后,平均每个患者看病可节省37分钟时间。

很显然,浙江省在百姓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方面,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踏踏实实做好了涉及百姓的每个服务流程,在智慧医院、智慧卫生健康服务建设方面,越走越远。

信息系统建设要统筹,互联网医院应用有保障

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资源均衡问题方面,信息化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看病流程再造加信息系统实现,成功缓解了“挂、病”难,还为解决“支付烦”立下了新功。

倪荣博士在2021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的健康数据安全分论坛发言

倪荣博士曾经担任过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他特别重视信息系统安全。假如再重新回到这个岗位上,他充满感情地说要努力去做这几件事:一是专门提出从事信息网络数据安全的人员比例,二是推动技术大比武、安全大检查,每年进行信息网络数据安全攻防演练;三是建强大的态势感知系统,动员和提升自己的团队、主管领导加强对卫生健康信息网络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的制度,结成紧密的整体;四是与安全厂商形成良好的互动,提供信息安全专员培训,持证上岗,共同推进行业的信息网络数据安全建设。

倪荣博士告诫说,在智慧医疗、医院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每家医院都在建设各种各样功能和规模越来越强大的智慧信息网络系统,但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还需要努力,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杜绝那种到处是孤岛、遍地是烟囱的现象。

“孤岛烟囱越多,网络安全漏洞就越多。”倪荣博士说。

谈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倪荣博士指出,技术十分重要,但关键还是理念、制度和落实,只要能支持各种方便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预防为主少生病、治后快速康复少复发”的,那就是最有效的。

“互联网医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技术在不断升级,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安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倪荣博士强调,百姓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

领导的期许,时代的使命

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倪荣博士把社区中医药服务做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的赞许,他的团队探索出来的“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拱墅模式”等成功经验被全国各地推广宣传,造福了更多的人。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对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中医中药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省卫生厅担任信息中心主任,你能不能再想些对策?”

带着这样的嘱托,倪荣博士开始了中医中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探索。

常有人开玩笑说:“西医,明明白白把人治死了;中医,糊里糊涂把病看好了!”倪荣博士想,中医药的命根在基层、在老百姓家门口,而中医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一个现代化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工具,能否利用岗位和专长,融合中医药+互联网+大数据,研发一套工具(系统),使基层社区中医们能够“会辩证、敢开方”,让中医药明明白白地把病看好?

基于此,他主持开发了一套社区中医馆系统。系统成熟后,他把这套系统连同源代码无偿奉献给了国家。在这个技术基础上,国家财政部拨付5.3亿元“社区中医药馆系统建设”专项资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分配给各省建立自己的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和应用社区中医馆系统,应用效果总体不错:百姓享受了数字化中医的服务,基层中医药机构和中医有了一套诊疗工具,中医药事业有了大数据的加持,中医药管理部门也有了决策支持平台。

这一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但离他的设想还有距离。2016年,倪荣博士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毅然决定离岗创业,整合全社会资源,推进中医药人工智能化、互联网化。

在原社区中医馆系统的基础上,倪荣博士团队继续攻关,把该系统升级成了“华佗云•悬壶台”,联通了近2000家医疗机构、开出智能化处方近500万张,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创新大赛一等奖、亚太地区数字化颠覆者大奖、世界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药天池大数据竞赛智慧中医药应用创新挑战赛冠军等一系列荣誉;2017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以“中医药也玩黑科技”为题,做了12分钟专题报道。

为了让这些成果插上互联网翅膀惠及更多百姓,倪荣博士亲自担任总设计师,创建了中国首个互联网国医馆——乌镇互联网国医馆,至今已经接受了包括国务院副总理、两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领导、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任省人民政府省长)、世界互联网之父、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等诸多领导、专家、企业家的视察和检阅。

去年疫情尚未爆发,倪荣博士在1月5日就提出“这是一个新的冠状病毒”预警;而后在第一时间主持建成了中医药互联网国内和国际抗疫平台,被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面向全球发推。

从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到光大中医药科技, 数字化颠覆者倪荣博士也完成了从管理者向创新者的角色转变。

离开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管理岗位的倪荣博士,在互联网医疗医院建设、中医药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发掘和保护、全社会公益心理健康促进等方面探索已经实践了5年的时间;他正以医者之德、仁者之心,努力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百姓更加健康而努力。

生活中,有无数倪荣博士那样默默奉献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可敬的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致敬,倪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