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物讲述人芮晓武讲道:“操作系统,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它是计算机的灵魂,也是大国网络安全的地基。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一个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才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从这款软件开始,中国电子打造自主操作系统的漫漫征程就此起航。”
今天,让我们跟随信物讲述人芮晓武,一起了解从中国第一款中文操作系统诞生开始,中国电子赓续传承红色血脉,打造麒麟操作系统,守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故事。
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 中国人自主打造的操作系统起航
20世纪8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大洋彼岸,个人计算机已正式开拓商业市场,走入大众视野。改革之初的中国,计算机虽然刚刚开始出现在科研领域,但已经显示出信息改变生产、生活的巨大可能,此时的计算机运行的还是微软公司的纯英文DOS系统,语言的门槛将大众与计算机隔绝开来。
1983年,中国第一款PC机操作系统CCDOS诞生于中国电子。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中国软件工程师于1983年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款中文操作系统CCDOS,实现了操作系统的汉化,正是这款中文操作系统让个人计算机开始走向中国的千家万户。解决了语言问题,但对于中国的信息产业,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亟待解决,那就是核心代码的问题。
2000多万行代码 新一代国产操作系统“麒麟”问世
操作系统就像地基,信息就在上面的房屋里。如果掌握了操作系统,就相当于可以从地基进入房屋,进而获取最重要的数据信息。如果中国信息产业没有自主的操作系统,一直住在别人的“地基”上,个人及国家的信息安全从何谈起。
2002年,来自全国最顶尖的信息院所的工程师们选择整合了四个不同技术架构的系统设计。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架构,充斥着工程师们的无奈和妥协,他们的经验、人力和时间,都严重不足,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走最复杂的路。四种系统内核代码多达近2000多万行,如果打印成A4纸,能叠七十多米高。面对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工程师们经常一连十几个昼夜写代码,以实验室机房为家。
经过四年多的鏖战,新一代中国国产操作系统终于研发成功。
2006年,新闻联播报道我国研制完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
信物讲述人芮晓武介绍道:“这个历经千辛万苦才打磨出的操作系统,寄托着所有人的期许,它像一个新生的婴儿,让人们欣喜。那如何给这个‘新生儿’命名,大家一时犯了难。最终,有这样一个名字,它借鉴了四家代码之所长,跟中国传统神兽——拥有狮头、鹿角、麋身、牛尾的麒麟有相同的特性,于是,便有了现在我们家喻户晓的名字:麒麟。”
但是自主的操作系统,不仅仅只是运行在实验室里,它更需要面对市场的考验。很快,麒麟迎来了在市场上的首秀。中国民航信息集团的票务系统一直采用的是国外操作系统及数据库,但在续约时外国厂商却狮子大开口,开出了高出以往十倍的价格。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开始寻求国内的替换产品,民航票务系统是中国民航的神经中枢,它每天产生的巨大交易量,对于初出茅庐的麒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麒麟团队决定分三步走:
首先,麒麟操作系统试用于客流量较少的西藏航空,成功。
接着,首都航空,一切顺利。
终于,麒麟操作系统迎来了大考。这次服务的对象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它的数据处理的数量级远超前两家航空公司,这意味着系统后台工作量将成指数级增长,国产的麒麟能否经得住考验,技术人员不禁捏了一把汗。
为了保障系统顺利运行,运维专家悉数入场彻夜值守,所有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眼前的屏幕,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维护,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屏幕上的数据和后台的系统显示一切正常,所有交易数据均准确无误。终于,麒麟完美通过考验。
2016年,麒麟操作系统成为首款服务民航核心业务的国产操作系统。
守护大国信息安全 助力我国现代化发展
在核心领域成功应用的麒麟操作系统,在市场的锤炼中走向成熟,开始逐渐进军服务于其他更多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曾经举步维艰的它,如今已遍布在交通、金融、能源、公共服务等行业,奔腾在数以百万计的电脑中,为快速发展中的各行各业打下了信息安全的“中国地基”。
2021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桌面环境。
信物讲述人芮晓武动情地说:“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奋斗,麒麟操作系统终于开花结果,不仅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在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一个个令国人骄傲的大国重器中。作为其安全可靠的后盾,正是这一串串变幻无穷的‘代码’,守护着大国安全,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注入着奔腾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