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融危机下IT费用怎么花

"一个用户本来预算用300万元做一个网上营业厅的项目,但现在被老板削减为150万元了,项目还得做,而且各项指标也没有降低。IT项目的负责人问我,该怎么去做?”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Oracle融合中间件产品策略总监每周至少要见两个客户,最近他碰到类似用户削减IT预算的已不是个例。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下,IT费用怎么花,怎样才能花在刀刃上?成了很多用户和众多的厂商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危机下IT更重要

走访多个客户,刘松估摸到了在金融危机下用户的需求。“用户2009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别犯错,即所谓合规,比如说要符合萨班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继续支撑业务,不能因金融危机丢失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第三,要安全生产,不要出现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因此,IT的投资和建设对很多用户来讲仍然至关重要。

根据Garner 2009年1月的数据,金融危机后大多数企业的IT项目重点都有了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 第一,流程要求更加透明,业务流程变得特别重要; 第二,信息的可视化。

刘松解释说,在流程方面,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的各种执照、税务等流程周期都非常长,现在政府要更快速地帮助企业,给服务的流程方面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而在信息可视化方面的变化则更为明显,比如有一些央企下辖着十几个不同业态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经营是动态的,但领导希望知道各个企业每天的动态情况,了解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原先是月报,现在是每天。数据的可视化有助于决策。这就是数据集成的需求,得靠中间件来解决问题。” 刘松说。

在金融危机之下,IT成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的工具。很多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寻找更廉价的供应商,中国的成本优势凸现出来,海外市场的拓展成为部分企业的目标所向。而且经济的衰退期也为中国领先企业收购海外企业提供了好时机,因为收购的成本会更低。“收购后,IT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比如收购一个巴基斯坦的公司或者菲律宾的公司,怎么能让它的业务运营纳入到你的管理范围内,这需要IT来支持。”刘松接受采访时说。

架构搭建: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老板捂紧钱袋的情况下,很多IT项目经理会说:“我就这么点预算,你给我个偏方,帮我解决问题。”遇到这样的客户,刘松会根据用户的类型来分析,如果用户只需要解决当前某个问题,他会给他一个方案; 如果需要构建一个长期的IT项目,他会耐心给用户解释,进行架构的咨询。

“其实SOA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客户越来越愿意为架构咨询付钱。”刘松说,IT项目实施之前,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梳理一下业务,根据现有项目的优先级,给出参考架构规划,标明3年内大概做几个事,先做哪个、后做哪个等。

对于架构的重要性,刘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应用开发比喻为盖一座楼,做技术的开发者是建筑师,那么架构师就是城市规划师。“做架构可以让钱花得更值,比如说原来5000万元的预算,现在降到了3000万元,为了让这3000万元达到原来5000万元的效果,花几十万元,做个架构咨询是很值得的。因为这等于把业务需求找了出来,通过架构设计告诉用户,未来3年做几件事的先后次序。”

“企业的IT架构应该像大树一样,本身是可以生长的。” 刘松用大树来比喻企业的架构,树干如同“应用网格”,每一个树叶如同一个业务服务,比如支付服务、网上下订单、客户的信息查询等,理想的状态是树叶可以随着季节变化颜色,可以落掉又长出来,如同开发的业务服务可以随用户的需求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