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数据中心被列入基础建设条目。这将给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市场以及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变化。数据中心不仅是基础设施,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数据中心建设具有基础特性明显,投资大,产业带动强,符合智慧城市、民生工程和数字经济发展等特点,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
在加速推进新基建过程中,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方面有哪些亮点?在新的机遇风口,产业格局会有哪些变化? “产业格局变化不会特别明显,不管从营收还是从资源来看,重资产行业发展不像轻资产发展那样迅速。“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军表示。数据中心作为重资产行业,是需要建设、运营、长线投资的行业,有一定的门槛。
数据港作为上海市、区两级唯一一家国有控股数据中心上市公司,近年来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据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目前数据港在运营数据中心已达25座,业务规模从2018年末的68.1兆瓦(MW)快速扩张至2020年末的250.3兆瓦(MW),增幅约268%。
聚焦头部客户共同成长
数据港自2009年成立之初,就开始为阿里巴巴提供数据中心服务,随后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头部客户的陆续加入,逐渐扩大了公司的业务服务规模。随着近年来云计算的持续爆发以及新基建的政策推动,数据港规模体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基本上以每年再建一个数据港的速度快速发展,徐军提到。
谈及与客户建立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的原因,徐军表示,目前互联网头部企业的规模基本上随着中国数据中心的成长而逐渐成长,或者说他们带动了数据中心市场大规模发展,所以客户对数据中心的认识和我们对数据中心的认识包括设计的、建设的、运维的各个方面,过去差不多七八年的时间是大家同时成长、又互相交流的状况,我们是以共同成长的方式,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数字经济的腾飞,大家在这个阶段建立了“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
而与运营商数据中心相比,数据港有哪些优势?徐军表示,运营商的建设周期不会根据市场需求量来很快速做出反应,我们正好填补了空缺。相对来说,我们在一线城市和比如杭州这样互联网发达的地方就有落点,和客户形成了关联关系。有了这个关联关系以后,随着他们对基础设施越来越重视,对基础设施要求越来越高,逐渐走向了大规模定制的道路。数据港因为客户导向比较明确,所以市场灵敏程度相对基础运营商要高一些。
据了解,数据港以定制化为主的全生命周期业务模式,与客户采取“先订单后建设”的合作模式,从承接订单开始,公司即准备开工建设,并在项目完工验收之前与客户签署运营合同。先订单——再建设——后运营的模式保证了公司得以积极响应客户需求,优化交付周期,同时由于定制化合同一般期限为8-10年,确保了未来公司收入的高确定性。
绿色数据中心提升效能
在国家明确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 数据中心作为能耗关键环节,建设高技术高能效“碳中和数据中心”成为行业必选项。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能源配套机制”的要求。其中,包括探索建立电力网和数据网联动建设、协同运行机制,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引导清洁能源开发使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数据中心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等主要任务。
绿色数据中心如何建设? “准确说,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中国现行经济架构下,对碳达峰或者碳中和有决定性贡献的是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徐军表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可以从三个维度努力:一是降耗,即进行空调和制冷系统优化,降低单位算力的能耗;二是更好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系统的应用;三是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
从2016年起,数据港就在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基地之一的河北省张北县建设了一个大规模采用风能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是当时全亚洲最早大规模应用清洁能源的绿色低碳数据中心之一。
通过在间接蒸发制冷、新风自然冷却、干冷器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PUE仅1.18,华东一大面积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PUE可达1.09,比肩Google、Facebook等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节能水平。近年来,数据港通过各项节能措施的创新应用以及智能化运维的不断突破,2020年全国25大数据中心加权PUE已达1.23,平均能耗比国内平均水平低40% 以上。
把握新机遇
在多年服务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网易的基础上,数据港积累并形成了丰富的数据中心技术研发和运营能力。而今,数据港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又成功地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可满足包括大型金融机构、高端企业客户、政府等更大范围的客户市场需求。
对于下一步市场拓展,徐军表示,互联网新贵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市场动力。随着头部互联网公司现在数据中心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数据港可以做一些技术输出,来面向租用数据中心的客户。
对于东数西算政策对数据港带来的机遇,徐军表示,东数西算的推动力是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不断推进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和节能降耗。西部地区能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相比东部地区在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现在阿里、腾讯、头条,一些银行的容灾备份已经开始往此方向做选址和覆盖。
对于数据港而言,数据港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感知区域合理布局、集约化经营、提供更大规模定制化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徐军表示,随着现在数据中心集约颗粒度越来越大,原来可能2万-3万平米的数据中心就是大规模的项目,现在这个规模可能只是二三线城市园区级的项目。现在一些大城市园区级项目可能一个园区就要容纳大概6万-10万平米的数据中心,是原来三个项目的量。所以这两年数据中心的集约化程度正在大幅提高。
云计算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业务的快速扩张,从而带来其对超级数据中心的快速需求;与此相对,超级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平均需要2年左右。在此背景下,具备快速建设交付能力、更低成本控制能力、稳定运营能力的专业IDC服务商将能够更有效的响应客户部署需求,从而更具备行业竞争优势。数据港将在新一轮发展中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