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在新医改方案公布前夕,本报总编辑孙定专程前往上海,会见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池捷,就新医改有关政策趋向与卫生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交流。而在前一天,池捷刚刚送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卫生局负责人。阿克苏卫生局负责人在参观完长宁区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之后问道: 能不能把你们这套系统搬到我们那里去?
那么,长宁区在卫生信息化方面有何特别之处?它在区域医疗数据平台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不做个别试点全区整体推进
必须从整体来推进信息化,使整个区域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这样才有可能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孙定: 上海长宁区在利用信息手段推动新的卫生工作模式、便利百姓看病就医等方面,做了哪些深入的探索?
池捷: 过去几年,长宁区重点在区域医疗数据平台的整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尤其在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已经把与公共卫生相关的医疗和卫生信息全部集中到我们的公共卫生大楼。区内的卫检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所、卫校、培训中心等,都与信息中心连通。各个卫生机构有着统一的数据窗口,比如申请职业许可、卫生许可等事务,都可以在卫生大楼的统一平台办理,老百姓办事再用不着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跑了。
长宁区的信息化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起步的。我们当时提出了一个基本方针: 基础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首先,必须先把基础的信息系统做好,否则就谈不上交互,也谈不上打破孤岛,更谈不上共享; 其次,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管理体制和技术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重点去突破的; 最后是整体推进,我们不是在区内仅选择哪一个点来做,把某个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程度做得很高,而置其他机构不顾。出于区域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职责,必须从整体来推进信息化,使整个区域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这样才有可能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孙定: 区域医疗信息的整合并非易事,长宁区对于区域信息的整合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池捷: 在2002年,我们先从临床信息化起步,区内各家医院先上HIS(医院信息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把RIS(放射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等连上来。PACS系统主要是图形图像信息,我们选择了一些需求量比较高的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推进,这个系统在我们全区所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署完成后,相当于形成了各个医院的一个小局域网,提前实现了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要求的卫生信息化第二阶段的要求。
完成这个布局用了很长时间,过程也相当艰辛。刚开始,一些医院人员有抵触和反对意见,很多医务人员的知识有些老化,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要求。从零开始到接受、再到熟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磨合。
有了CIS(临床信息系统)以后,我们接下来做的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CHSS系统),它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 而相对应的,CIS则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
孙定: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等于对医疗信息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长宁区是如何解决这些挑战的?
池捷: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是为了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这也是新医改方案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要求社区卫生工作的内容除了医疗之外,至少50%的工作内容要以公共卫生为核心。这个任务非常重,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机构,它更需要关注居民的群体健康,覆盖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所以,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了每个人的基本档案和专项档案,还包括了一些公共卫生的信息。
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同于临床医学,它既包括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也包括肿瘤、传染病的管理以及慢性病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我们的CHSS系统从2007年开始在全区所有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进行部署,也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大量的死档,原来上门采集的信息无法激活; 另一方面,CHSS系统没有包含病人的诊疗信息,诊疗信息又分别来自于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等不同医院。要建立完整的、覆盖个人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就应该包含诊疗信息,这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健康信息。
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些探索,基本实现了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可以做到及时更新; 同时,诊疗当中的一些核心信息,比如什么时候去看过病、诊断的结果、化验的指标、主要的用药等,也都输入到了档案。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卫生部信息中心的一个计划: 建立国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标准。上海长宁区将作为全国社区卫生信息化的试点,一起参与整个电子健康档案的标准化建设。
培养全科医生延伸社区服务
区域信息平台的整合以及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不仅提供了更多贴近百姓的人性化服务,更使"双向转诊"这种理想模式的实现有了可能。孙定: 最新医改方案中提到,建立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着力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长宁区的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模式,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全科团队又是怎么借助信息系统,方便老百姓看病的呢?
池捷: 社区卫生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这其中就有全科医生团队的建设。我们先从2006年开始试点,有了突破之后,在全区所有的42个站点全部建立了全科团队。
在此之前,社区医生也像医院一样,坐着等病人来看病,只是扮演临床医生的角色。组成全科医生团队以后,他们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直接到老百姓里去提供更加贴近的服务,所以这是一种延伸的服务,也是全过程、全流程的服务。
我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名词TIS(Team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系统融合了临床和公共卫生健康档案,包括一些公共卫生领域的慢性病管理。为了便于全科团队携带,我们还开发了一个小的PDA系统。
每个团队由7~9个人组成,负责1万~1.5万居民,大约是两千到三千户家庭。社区里面的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儿童,妇女,孕产妇等,都由全科团队来管理。以一个个团队为基础,长宁区形成了一个280人~300人的全科团队群体。
全科医生团队中,有一部分医生是从临床医生或防保医生转成公共卫生医生的。他们的工作面很宽,专业程度却非常高。这方面信息化也能做很多事。比如如果全科医生忘了什么东西、或者出现他不熟悉的时候,PDA就能帮上忙。
信息化还可以使我们对信息实现更有效的规范应用。比如,有一些病人的检验报告要过几天才拿,而全科团队定期上门时,通过网络就可以打印报告,病人不用再去医院取结果。为此,我们专门为全科团队配了一台小型红外打印机。
在整个信息化过程当中,点点滴滴的惠民措施穿插其中,老百姓都很欢迎,这正体现了信息化的优势。而只有信息化做到一定程度,我们才可能把这些惠民的手段摸索出来。
孙定: 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确实很不容易。那怎么进一步发挥这些整合信息的价值呢?
池捷: 由于社区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可能达到二、三级医院专科专家的水平,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分级的医疗体制,然后双向转诊,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信息化中怎么去体现呢?首先,社区应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诊断和治疗,能够鉴定慢性病,诊断一些明确的突发病。但还是会有一些问题社区医生不能解决,所以要有一个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做技术支撑。这就要发挥二、三级医院的作用,遇到问题时,社区可以及时把信息转给二、三级医院的专科专家,他们更加专业,有更好的设备,这就是分工和分级医疗。
新医改方案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要建立分级医疗的模式。我们在信息化方面也计划做些探索,准备将联系到的6家二、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的信息放入我们的系统。这个专家有什么特长?什么时候出门诊?如何与他联系?这些信息都可以与社区实现对接。
这样一来,社区全科医生的背后将有一个强大的支撑团队,他们的底气就更足了。以前,居民不太信任社区医生,"你水平肯定不行,我不相信你。"现在不同了,居民把问题提出来,如果我不能解决,我会帮你咨询,也可以帮你转诊、介绍专家,或者留下问题,下次来的时候我再告诉你。这样一来,老百姓对于社区医生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就大大提高了。
整合基础数据摸索医防联动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孙定: 经过2003年非典一役,公共卫生的信息化暴露出严重不足。长宁区是如何加强这一条线的信息化,并且发挥作用的呢?
池捷: 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公共卫生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监督。卫生监督又分为两块,一块是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比如饭店、宾馆的卫生管理,这些数据非常庞大,形成了一个基础的数据库; 另一块是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从行业管理的角度,长宁区一共有191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保健室、校医院、三级医院的分部、部队医院、企业医院等。只有清楚了解全区的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今后再发生类似非典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疫情时,我们才能统一协调。而信息化在这数据库管理方面正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二是卫生疾病的监测预警。医疗和预防要结合,是新医改的一个重要思想。信息化可以实现医防联动,把疾病的监测和HIS系统结合起来。现在各个医疗机构都在直接向国家相关部门汇报疫情,但其中的数据长宁区还拿不到,我们希望能够把一些数据落到我们这个平台上面来。
要实现医防结合,还必须整合很多的基础数据,而这些基础数据往往来自临床医疗。如果能够把一些源头信息,比如感冒、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炎、胃癌等疾病在全区的发布情况及时抽取上来,就可以进行医疗诊断和疾病的监测。
此外,还可以以症候群为组合,进行整个区的症状监测。这就比诊断监测更进一步,能及时监控具体到区内的某个街道的某个症候群。一旦症候群的异常程度达到警戒线,就需要采取措施干预。信息化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也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在继续完善公共卫生的应急系统。卫生资源目前是怎么分布的,该怎样分配?哪里存储了多少药、多少衣服?车辆是怎么布局的?甚至不同的应急队伍里有多少单架?掌握了这些卫生资源信息,信息化就可以为突发事件的调度指挥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采访手记:真正的数字惠民
钢铁信息化、烟草信息化、物流信息化……信息化带来的行业化学反应也已看了不少,初次见识到长宁区数据中心管理交互平台时,我还是难掩激动,心向往之,毕竟这关乎每个人的最切身的利益–健康。
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进行医改,挑战巨大,也没有可学习的对象。中国的医疗改革迈出的每一步,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于是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始终伴随。所以,医改总是走一步,退半步。
而在中国蹒跚的医改探索进程中,信息化不仅是工具或者手段,它已成为政府创新体制改革的支撑,在对旧有流程的改造中,它扮演着"推土机"的角色。
对此,池捷的体会非常深刻: "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东西,它可以帮助实践新的管理理念,同时又可以发挥自身特有的技术优势,提升管理效能,实现惠民服务。"在落实新医改政策、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方面,信息化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是积极的,前瞻性的。
新医改要实现卫生服务的人性化、业务的规范化、管理的精细化、决策的科学化的目标,在任何一个环节中,信息化都不应缺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 数字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