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在企业中像老板的“巧媳妇”一样“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在捉襟见肘的信息化预算中竭尽全力维持着一个个信息化项目展开。因此,CIO也需要和巧媳妇一样必须做到“开门”七件事。
开门第一事:让员工先说话
国内企业有个习惯,开会时总是领导先发言,然后才让员工发表意见。这样做的一大弊端是直接封杀了员工的话语权。很多时候,那些一线员工的认知是很有见地的,CIO作为企业的高层主管,应该让员工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而自己尽量少发表意见而在幕后综合各方面信息后作出决策。
开门第二事:给老板所需
如何争取到老板的支持?特别是在已经有过失败经历的情况下争取老板信任?答案只有一个:“给他所需要的”。那么领导者最关心的是什么?利润!作为CIO可以利用这点,在项目说明会或项目计划书中突出重点说明:预期成本、ROI(投资回报率),IRR(内部收益率)……用这些数字来说话,肯定为 CIO带来很好的效果。
另外,和非信息技术专业的领导人谈某个项目的效果时,一定要讲让他们听得懂的话,“能使财务结算效率提高24%,使产品合格率上升到84%”等有准确数值等信息是他们愿意接受的,而“较高、很好”等主观性太强的词则往往会被老板们所反感。
开门第三事:真正了解你的“顾客”
现在不少企业在管理中引入了“内部市场”机制“即每个部门都独立核算,上个流程是下个流程的供应者,下个流程是上的流程的顾客。从这个角度看,信息部门的”市场“最大”,“顾客”最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信息部门要服务的是整个企业。有人说CIO的工作除了分析需求,就是需求分析。那么如何有效的了解“顾客”呢?笔者常常用一种“替换法”,屡试不爽。让信息部门的人跑出去,将其他部门的人请进来,甚至CIO自己也去前线“打工”,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与“顾客”的彼此信任,而且也可以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
开门第四事:“多一点”理论
想多一点,做多一点。这种“多一点”理论适合任何类型的领导。在营销学里有2个词:基本满足和额外满足(根据翻译可能不同)。CIO带领的信息部门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只能说是基本满足,而通过CIO“想多一点,做多一点”才可以做到额外满足。但值得注意的是,CIO的这种“多一点”理论是建立在真正了解顾客的基础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功能创新”,除了带了麻烦以外没有别的作用。
开门第五事:协调而不是“无原则”
CIO是个项目经理,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而一个项目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协调,但这里的协调决不是“无原则的妥协”。遗憾的是,似乎已经有很多CIO已经习惯妥协,这种“无原则的妥协”只能让CIO陷入泥沼。
CIO还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培训工作,“信息系统是全企业共同的事业”无时无刻不在传播,但世界上没有“共同富裕”,有时牺牲小部分的利益去换取更大的利益也是万不得已。笔者曾经遇到过一家企业计划上马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在高层领导通过后,车间主任死活不肯,原因就是怕系统上马后没事做,结果项目只好搁浅。可见,一味无原则的协调,最终只能事与愿违。
开门第六事:学的广,做的专
笔者发现很多文章提出“CIO要是个通才”的观点。但在笔者看来,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如同我们从小宣传的“三好”学生,而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能有多少?
CIO是业务与技术的“缓冲”,业务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企业运作相关的业务。CIO应该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但也要同时专作一个行业。笔者的一位朋友是某电子设备制造厂的信息主管,在成功地为该厂实施ERP后被一猎头公司挖到一家鞋厂,结果为鞋厂实施的ERP却遭到惨败。用这位朋友事后说的一句话来看这件事情再贴切不过——“隔行如隔山”,让这位本来可以做得更加优秀的信息化主管兵败麦城。
开门第七事:技巧虽小 作用不小
一些小的技巧往往会为CIO们在工作实践中,带来很多方便。比如:
① 准备两份《系统规格说明书》。一份给“顾客”看,少用些专业词语,多画图,最好能再加个系统的模拟界面。一份给技术人员(软件供应商)看,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说明书。但要注意两份说明书的内容要保持一致。
② 让相关领导在《需求说明书》上签字。笔者在早期的项目中就是吃了没有签字得亏。变更管理混乱直接导致项目失败。
③ 保护好你的数据库。实践证明,有时程序员会随意更改你的数据库结构,很多CIO应该都遇到过,这是个很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