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向汽车领域的渗透值得关注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近日笔者在在一份咨询公司的报告中,读到了一些关于物联网在中国汽车业应用和前景的相关文章,收获颇多。物联网的概念早在十年前便提出了。但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而言,早年关于物联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零部件和生产领域。在和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乘车产品方面,物联网却一直是一个相对常陌生的概念。不过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对3G网络服务的不断拓展,国内汽车市场正在慢慢开始一场针对终端客户的"物联网"革命。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研究3G终端和整车电子控制系统之间联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3G网络、GPS、车载摄像设备、智能传感器为主的车载物联网设备和服务市场将逐渐进入高速发展状态。

对于普通的汽车消费者而言,汽车终端的物联网更多体现在通过3G网络对汽车的控制方面,比如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停在任何角落的汽车。在乘坐汽车时,也可以将整车作为一个多媒体的网络终端;车载传感器可以帮助市政机构监控交通流量,而车载的智能摄像等系统则可以在主动安全方面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的紧急避让等等。这些技术在过去两三年中逐渐出现在了一些价格昂贵的豪华轿车上。相信随着国内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新技术一旦成熟,并且在成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后,可能会在几年内迅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和汽车物联网相关的服务并不多,只有少部分汽车品牌推出了一些基于车载GPS系统为基础的物联网服务,也有一些汽车厂商开始尝试通过3G运营商给新上市的车型提供所谓的多媒体终端服务和WEB2.0服务。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仅仅是物联网应用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从整个物联网运用的前景看,物联网无疑将在未来成为中国汽车产品信息化全面升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笔者认为,在物联网的概念中,消费者日常驾驶的汽车是整个物联网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信息终端,通过车载的信息芯片、整车电子控制系统、GPS、3G通讯设备、摄像控制、红外测距设备等,将一辆冷冰冰的汽车变成了一个信息网络的终端。而消费者对汽车的控制也不再局限于手中的车钥匙,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任何一个互联网登录终端,便可以像控制智能房屋一样控制自己的爱车。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便是物联网概念下的一辆"完美之车"。

物联网可以让消费者在汽车的使用上更加便利、人性化和安全。比如夏季或冬季,消费者可以在进入停车场前,实现通过手机启动汽车的发动机、提前完成热车、启动空调或者加热座椅的过程,待进入车辆后,便可以直接驾驶。在车辆停放后,车载的外置式摄像监控设备可以时时记录车辆周边的情况,在出现可疑的偷窃等行为时,其摄像设备会自动记录相关视频,同时通过3G网络和GSP进行报警。这将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警方的出警效率。在日常的驾驶中,车载的红外传感器、外置摄像设备和市政信息芯片等也可以为驾驶者和城市市政道路管理者提供便利。市政系统通过对道路上的车辆芯片的扫描和监控、可以为驾驶者提供相关道路的实时路况信息,这将有效避免道路的拥堵。车载的红外传感器和摄像设备,也可以为整车的主动安全驾驶提供帮助,这一技术已经在德国的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应用,未来也将逐渐普及化。

笔者认为,汽车产业的"物联网"化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普及,但是随着芯片技术和成本方面的突破,这一技术的普及过程也可能进一步加速。对于国内汽车厂商、电信网络运营商和相关的电子设备厂商而言,这一普及的过程需要他们的推动,同时未来他们也是这一技术的主要受益群体。笔者认为,未来3G网络的终端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和上网本市场,对于同样是"移动"状态下的汽车而言,3G网络对其产品控制方式升级的重要性也将日趋凸显。

对于所有国内厂商、尤其是自主品牌厂商而言,应该更加重视汽车消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和研究工作,这一技术可能在未来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这一技术在整车的应用也需要汽车厂商和移动运营商、车载电子设备厂商、网络服务机构等的共同配合,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可能给市场提供一个外包服务的机会,可以预见,未来也将可能出现相应的汽车车载物联网服务的打包供应商。

济仁小评:随着80后逐渐成为国内新车市场的主要购买人群,"物联网"在未来汽车市场的应用也将逐渐加速。笔者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逐渐有部分厂商开始推出相关的新车产品,在3G运营商的鼎力支持下,物联网概念在中国汽车终端市场的前景将非常乐观!国内汽车市场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预计也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