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CIO是信息化大势所趋
记者:高教学会信息化分会是最早提出高校引入CIO制度的,这个提议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黄达武:CIO进国内高校的提议是由从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建设者们提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不像网络,只要有资金,有技术力量,基本上就不存在太大问题。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全不同。其一,它与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紧密相结合。其二,它又和具体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观念紧密相关。
做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做得很痛苦,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驱动,否则很难继续下去。所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学会一些骨干高校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们就提出在高校应设信息主管的岗位。2000年6月,高教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是现在高教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的前身)在江西召开的二届四次理事会议上,正式把“建立CIO体系”写入了会议纪要。
建立CIO体系的思想也源于一件事。香港城市大学从美国引进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是按照美国大学的管理方式进行设计的,在香港城市大学没法工作。他们校长就说,所有的管理,按软件来管理,软件怎么管,我们的管理就怎么管。
这事情对我们的促动很大。我们希望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能够非常恰当地推动高校对信息化的应用。
而且,当时国内一些企业也在提CIO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美国的一些大学也有了CIO的岗位以及机制。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推动CIO体制在国内高校中的诞生。
十年过去了。这一步我们走的很艰难,可以说也很痛苦。不过到现在,一些让人欣慰的改变还是出现了。现在好多学校已经开始在往这个方向走了,虽然走得还不够完善,但都在认可这个方向。
记者:CIO诞生于美国,在美国大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中国的大学机制与美国大学还存在很多的不同,因此有一些观点表示担心,CIO在中国的高校没办法发扬光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达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信息化要想发展,一定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一定是学校最高决策层的成员,这件事情才可能走得更顺畅。
但是确实地,中国大学的机制与国外大学机制存在很多不同,比如国外大学的聘用机制比较灵活,而我们的机制相对比较僵硬。前阵子我跟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副CIO有过沟通,他介绍说,现在美国大学的许多CIO要求有很专业背景的人,所以更倾向于从企业中寻找做过类似职务的人,这可能在中国暂时无法实现。
我想,在无法达到一个完善的CIO制度的时候,我们也许要着手寻找一个更加接近我们自己情况的CIO体制,无论是叫CIO,还是信息化主管校长,还是叫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我认为,其核心就是说,你必须要有一个人主管,主抓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这个人必须是学校最高决策层的主要成员。
记者:可能一个强有力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黄达武:真正要走向规范化的话,要完善管理制度,不能因人而异。当然我们现在往往还取决于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和上面有很好的沟通,也和下面沟通的很好的时候,事情就会比较顺利。
如果只能和上面沟通,或者只能和下面沟通的话,事情完成起来就不会那么顺利了。所以一定要有一种机制,能够使它不是因人而异,换一个人,这套制度,这套体系照样能够运行,这样信息化建设能够深入和推进。所以要提供CIO的体系结构之前一定要使之很明确、思路清晰。
记者:信息化建设这么多年,你认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否已经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是什么?
黄达武:衡量一个大学信息化建设是否已经走向成熟,标志有很多,但我认为有四个标志是最重要的。第一,一个良好的CIO体系,这是最基本的保证;其二,一个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建设规划;第三,一套完善的规范标准、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第四,一个严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记者:那么,符合您提出的这个成熟度的高校有多少比例?
黄达武:依据我的了解,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完全达到这一标准,但已有不少高校向这个标准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有的步子还较大。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觉得大家还是应当有信心,毕竟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是一个新的行当,和学校的其他领域的建设相比,比如说教务,财务、人事,基建等这些在高校中存在了上百年的传统行业相比,信息化建设属于一个新的领域,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更大的挑战性。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走继续创新的道路,多去尝试各种方法,相互交流。相互之间可以学到许多,从而慢慢丰富自己。我觉得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理性与有序是发展目标
记者:您认为高校信息化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是什么?是否有方式化解这些问题与矛盾?
黄达武:在过去几年中,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使得信息化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仍然是大家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它是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推动信息化的建设,决策层方面的支持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信息化投入方面都没有一个长效机制,在这种背景下,主管校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管校长的专业背景、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以及信息办的主任是否可以和主管校长很有效地沟通等因素对信息化的发展都在起作用。
在我们平时的沟通中,我感觉沿海地区高校校长的信息化意识方面走在前面,比如上海很多高校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近几年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较大的投入,给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在内地,可能意识远未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希望随着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的关联更加紧密,学校的决策层面能够从一种被动推动的局面走向主动推动的局面。
另一方面,在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应该考虑对信息化建设资源的整合,包括人力资源、经费资源、设备资源和空间资源。
我们一方面总在喊信息化建设缺人、缺钱、房子不够,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没有相关的机制给予控制,造成大量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像高性能计算机,小规模的几十万元一套,大的数百万元,这样贵重的仪器设备本应该学校集中统一采购,有专门的技术队伍、专业的机房面向全校各学科提供服务,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但现在是各学科谁想买谁就买,都觉得机器在自己身边,属于自己的,用起来方便。从学校整体来讲,各单位都要建机房、安排系统维护人员,机器的利用率也不高,这无疑造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设备资源和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有通过资源的整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效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件事情做起来很难,需要人们观念的转变,需要主管校领导的决心。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在过去的10年中,CIO机制在高校走得很辛苦,那么您对高校信息化的未来如何看待?
黄达武:我觉得,随着高校信息化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会得到提升,但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同行们不能等待人家来承认,要靠自己的工作来提升信息化对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推动,还需要使得校领导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来逐渐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我们应当采取非常积极的态度来推动这件事情。
信息化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高校信息化建设永远要进行,因为时代在发展,管理在变化,IT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所以我们的理念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世界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