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网红又火一次,结果“翻车”了

没想到,继马景涛之后,再次看到靠“咆哮体”走红网络的男人,居然是在正经新闻里。

还记得去年6号台风“烟花”登陆上海前夕,那个对着镜头直接开启嘶吼模式的记者小力吗?

@澎湃新闻

冰冰的冷雨在脸上胡乱地拍,狂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看得人好笑中又是满满心酸。

让人意外的是,最近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小力,他还在到处出外景。

而这回,除了他的激情口播之外,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打脸现场”。

01

种地也能整新活儿

最让人颠覆印象的一次,是看小力去出了场农村外景。

在这之前,主持人下农村的场景可太常见了,闭上眼就能勾勒出画面来:

头顶烈日,脚踩稻田,对着一片希望的秧苗,歌颂起“粒粒皆辛苦”……

小力的口播词也差不多: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用干裂的双手犁开一寸寸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然而下一秒,镜头就切到了一脸无语的农民大叔。

靠天吃饭?大叔亲切地告诉你,不存在的,“你个娃儿才靠天吃饭”。

这年头连反季节蔬菜都种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能不受老天禁锢吗?

新时代的种地,玩儿的就是个人定胜天。

很多农民家里的旱地都是三四亩以上,水田小的也有一亩多。

真要全靠一家人吭哧苦干,根本照顾不完。

但如果像大叔说的那样,借助无人机打理农田,效率就要高太多了。

2019年7月,极飞科技正式与华为达成的5G+Cloud+EI智慧农业项目合作里,就把无人机和通信技术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

无人机飞过农田上空的时候,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下面的作物密度和生长状况,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喷洒农药。

卫星也是种地整活儿中的隐藏王者,毕竟,现在愈发莫测的气候、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让选种播种的难度都直线上升了好几个等级。

老天爷的心思是琢磨不透了,但农民还有别的办法。

以前春耕秋收的节点要查黄历,现在可以问卫星。

在“种地界”享有盛名的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专用的农业卫星。

除了天气预报这种“小儿科”,地表覆盖的作物类型、作物的生长状态差异,都能一目了然。

而随着遥感卫星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华为云还研制了一站式智能遥感云平台,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

哪种害虫会让庄稼颗粒无收?降雨充沛的地方怎么会突降旱灾?今年的白菜价格怎么没有去年高?

这些原本只能靠老一辈人经验做出的判断,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

选种、驱虫、打药、施肥,这些平常的农业步骤,在遥感卫星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正在一步步变得更为高效和精准。

无人机、卫星、大棚传感器,这些看起来高精尖的技术手段,都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普及、走向常态化。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丰收才不再只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美好盼头,而是真正成为了农民们能够牢牢把握的谋生之道。

伴随着高科技、智能化的农业发展趋势,我们对农村生活的定义,也完全可以再大胆一点、放飞一点。

02

从体力活到脑力活,

都不再只是苦和累

事实上,被农民大叔的硬核科技震撼到的,不止小力一个。

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行业,我们的想象总是容易浮于表面。

一部分,是出自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另一部分,是人们对那些存在已久的行业,总会产生某种刻板印象,习惯性地用苦、累、枯燥去定义一切。

这里面除了被误解最深的种地,另一个总是被盖章认定“脏累差”的行业,要属矿产工业。

很多人心目中的煤矿工人形象,是 每天起早贪黑地下矿干活,又苦又累,身不由己。

小力的煽情咆哮体口播,也因此在矿山前又重现了一次。

没想到一扭脸,站在5G无人矿车前的工人,在镜头前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所有人:时、代、变、了。

矿山作业的模式,早已不是老一套了。

基于华为云工业物联平台的智慧矿山方案,在我国的红柳林煤矿实践得非常成功。通过平台强大的远程管控、数据处理、分析决策等能力,让智能化采煤率达到了97.7%。

一个煤矿工人一天的开始,可能是穿上矿衣,也可能是拿起手机。

手指一滑点击进入煤矿的智慧控制中心平台,就能在运输控制中心,按下了车辆呼叫键,使用云技术的无人矿车就会在远端开始作业。

再用过去满脸煤灰、一身尘土的矿工形象定义他们,路走窄了。

而在种地、下矿这些传统认知中“卖力气”的活计之外,即便是一些走在时代前沿的行业,也难免受到大众的误解。

比如互联网行业中,常年风评被害的程序员群体:

发量堪忧、健康更堪忧的程序员老哥们,在网友心中,从来都是最惨打工人代名词。

程序员上班的画面,被渲染成了在格子间里下苦力种地,一个个形容枯槁、头顶放光的年轻人,弯腰驼背地对着电脑屏幕念念有词,场面要多绝望有多绝望。

至于时尚品味,更是被全网群嘲了好几轮。

搞得好像一个程序员在路上摔一跤,就能摔出八个花色的格子衫。

via.@上海交通大学

为此,不少程序员“愤怒”地表示——现在谁还用肉身扛啊?程序员早已经技术升级了懂伐?

根据IDC的预测,2025年,全世界每个联网的人每天平均将实现4909次数据互动,换句话说,相当于每18秒产生1次数据互动。

在这样庞大的运行流量面前,连一个开发完备的软件都经常会“崩”。要让程序员每次面对突发的高流量热点事件时,靠人力和时间去和系统、数据搏斗,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何让一个互联网产品能稳稳面对远高于日常峰值的瞬时流量,离不开以华为云为代表的云技术支持。

尤其对于新浪这样的平台,更是时常会遇到引爆互联网的重大热点话题。

去年一月,某突发热点事件在新浪平台引爆之后,微博短时间紧急扩容了2000台华为云服务器;观察到流量还在逐步上涨,又在华为云团队的配合下,紧急调配了2000台弹性库存,最终 使系统安然地度过了这次难关。

以云协同能力构建的华为信息流引擎为基础,使用新一代的云原生技术,便可以支持无缝弹性扩容,精准捕捉定位热点关键词,完美搞定原本让人秃头的流量洪峰。

可以说,如今在云技术的帮助下,新一代程序员的工作,就跟他们的发量一样稳。

如果还是固步自封地停留在旧有印象之中,很可能就会被现实打脸。

千行百业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早已都是今非昔比。

03

有温度的技术创新

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大趋势,正在悄然改变着无数产业的发展格局,乃至无数人的日常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2》里,曾出现过一个让很多观众心疼的群体。

电网巡线人员,常年在崇山峻岭间穿梭,一个班组一年步行的总里程超过25000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三个赤道。

传统的巡检工作环境艰苦,输电线路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人烟稀少不说,遇到雨雪天气,更是寸步难行;

但华为云的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能够通过无人机巡检来减少电网工人的工作量,以更加高效安全的方式完成巡线工作。

《舌尖上的中国2》中出现的电网工作人员

在效果上,有了巡检图像的智能视觉分析系统,可以对海量图像及时进行分析排障,并大幅度优化视觉识别效率,让巡检人员不用再辛苦爬塔的同时,还能看得更清晰、全面。

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升级,更是在一个科技创新的社会里,企业对于行业痛点、职业安全的关注,和应有的责任感

这一技术运用在广西的沃柑产地,可以精准治理虫害,把常见的病虫害识别率提高到95%,极大减少当地果农的损失。

让大山深处的丰收,变成致富的喜悦。

而到了地形险峻的西南山区,有华为云的loT提供路网数字化服务作为出行保障。

应对在异常天气多发、路况复杂的都汶高速上,就能让“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

不仅如此,云技术的应用,还深入到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华为云还支持了普通市民最常使用的政务平台app,让人们能实现全程高效的网上办理;

在信息毫秒即取的同时,也兼顾了高强度的数据安全,并优化了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流程。

如今在网上政务大厅办手续、走流程,再也不至于一头雾水。

小到一颗矿石、一亩地,大到一个行业、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都在以云×5G×AI融合的技术“黑土地”上蓬勃生长着。

如何利用科技更好地反哺生活,是科技发展中无法逃避的命题。

对此,华为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持续磨砺自己;

不仅更好地服务客户和伙伴,也尽可能地把这种影响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更多人感受技术应有的温度。

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还很长,但在这条路上,不断有人的生活和工作在发生着改变,走向更安全高效,也更有幸福感的方向。

这样有温度的技术创新,或许就是我们对于智能化时代的云上生活,最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