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通往制造强国的道路上,大量制造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起探索,各行各业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日益重视。在今年两会上,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第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已覆盖全国300个城市、连接18万家工业企业,覆盖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着各行各业的创新变革。
工业互联网蕴含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毋庸置疑,不过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最大化,一定是建立在设备数据被有效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这离不开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支持。依托神州数码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沉淀,神州数码成功帮助某从事战略高科技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搭建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教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数字孪生、建模、工业大数据分析、边缘协同优化、制造过程管控、多维可视化展示等核心服务,加快智能制造转型。
洞察客户需求,匹配最优选择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造而言,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核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可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灵活集成、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某国立科研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希望搭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教工业互联网平台。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该机构长期以来以制造科学与工程科学为学科方向,从事战略高科技研究,在机器人、光电信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要,该机构希望以工业 PaaS 云为核心,向下通过互联网关实现工业设备及数据的广泛接入,向上通过核心服务支撑面向设计、制造、物流与产品的互联制造应用,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大型制造企业和产业集群分别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制造服务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端——网——云一体化集成。
经过反复深入的沟通,在详细了解该机构的需求和现状后,神州数码发现客户更希望在基础层面实现开箱即用,做到一次部署、随处运行,因此对实现产品设计、质量分析、溯源排产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有较高需求,在基础层面完成所有IT优化后,还需要建立高弹性资源池,从而达到存储、网络、计算等的按需分配,帮助其将现有的原生业务迁移到稳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
神州数码基于对云及数字化能力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为其推荐匹配了IBM基于OpenShift的Cloud Pak平台。该平台具备大规模容器集群,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应用的容器化改造,帮助旧式应用安全上云,还能够解决生态链协同的问题,帮助供应链实现数字化转变。
沉淀技术实力,提供全流程服务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解决方案中,云厂商基于领先的技术优势,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技术服务。然而,神州数码凭借多年来的技术沉淀,在本次实践中为客户提供了从前期的容器化改造、IaaS迁移,到后期的PaaS层敏捷集成、CI/CD、混合云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具体来看,神州数码在项目最初为其规划了三步策略:
首先,神州数码建议其采用 IBM 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s 取代原有自主开发、维护的 K8S,可提高工程师的相关技能;
其次,采用 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 帮助该机构快速构建多云、混合云的能力,实现云平台自动监控、运维和集群自动化部署;
最后,通过 IBM 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 中的 DevOps 工具链,可以帮助该机构实现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大大减少了机构人员从开发到运维的投入。
在确定了基本策略后,神州数码成功帮助该机构将原有业务迁移至基于OpenShift的IBM Cloud Pak平台,并轻松实现应用容器化。在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PoC测试完成后,神州数码帮助该机构尝试与容器云平台实现集成对接,明显提高了代码质量,加快了部署、发布阶段的速度,显著地提升了研发效能。
经过PoC阶段的检验,神州数码最终为该机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开源的基础上提供IBM Cloud Paks,满足了该机构基础研发环境所需构建的面向工业智能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以及制造执行管控应用,实现了可协同私有云、混合云的运行管理。
在神州数码帮助其成功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后,该机构将更多的科研转化为生产力,利用其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孪生、建模、工业大数据分析、边缘协同优化、制造过程管控、多维可视化展示等核心服务,帮助其企业客户快速实现业务上云、数据上云以及智能化转型升级;在IT价值方面,神州数码为其适配的基于OpenShift的Cloud Pak 平台轻松实现了支持超过30000容器的目标,并将客户所在的IaaS容器带宽衰减从10:1 提升到 3:1。
在未来,神州数码还将继续作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赋能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水平、对客户需求精准分析、增强营销及售后服务能力,为企业和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插上“智能双翼”,赋能企业迎接智能制造时代。